零零教育信息网 首页 > 教育新闻 > 新闻阅读存档 > 正文 返回 打印

看见“另一种可能”

[db:作者]  2017-12-25 18:00:00  互联网教育报

《另一种可能——一个特级教师的跨界生长》,池昌斌 著,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7年,曾和池昌斌老师一起在温州市品德学科研讨会上执教公开课。池老师上的是《悲愤的吼声》,一堂历史题材的品德课。我至今仍清晰地记得当时听他上完课后的震撼。那一堂课,让我明显地感受到他的课比以前更大气、更理性、更深刻。课堂上,他带给学生的不仅仅是一段历史,更是一种审视历史的思考——历史,该如何铭记。我好奇:这种课堂气质的变化从哪里来?

    我总觉得,雪山与教育之间其实有着某种灵魂般的关联。在珠峰脚下,我感悟到教育所需要的伟岸与大气。倘若一位教师能像一座雪山那样矗立在天地之间,他就会变得伟岸而从容不迫,他的教学就会变得越发厚重、精致、灵动、大气!

    ……人生如课,像圣山一样矗立,默默无语,无须证明。课能如此,人能如此,这是我们教育人一辈子不懈努力的境界!

    多年后,当读到池老师在《另一种可能》中写的这段文字时,我了然,我是站在了一个历史的节点上看着他走向教育的远方。

    在这本书中,我反反复复地读着池老师西行穿越藏区、登顶雪山的经历。丽江的宁静缓慢,雪山的伟岸大气,挑战极限的坚忍意志,站在天地间的物我两忘,一次一次打动着我。但是我也知道,不仅仅是因为自然赋予了他深邃的思考,更是因为他带着思考走向了自然。

    我明白,同样行于路上,不同的是,我是游者,是旅者;而池老师是行者,是思者。万事万物都会引发他对教育的思考,对生命的思考。正是因为带着思想上路,他走过的路才会如此有意义。

    我经常会跟我的学生谈起池老师堪称传奇的经历:童年时大山深处的独居,下山求学时格格不入的惶恐,考师范时被否定的挫败,毕业后山村庙堂执教的艰苦……到后来成为全国课堂教学大赛一等奖获得者,成为浙江省最年轻的特级教师,直至赴京任教,成为全国著名的特级教师。后来,我的学生竟然也成了《另一种可能》的小读者。

    那天,我在一位学生的作文里看到这样一段文字:“逆风飞翔,怕什么?逆风,不是可以飞得更高吗?就像从大山深处走向北京,闻名全国的特级教师池昌斌老师一样,面对逆境,不抱怨,不放弃,哪怕在最偏远的村小,饱受冷遇,也执着于未来的梦想与希望。他努力修炼,终于拥有了决定自己命运的力量。我今天遇到的困难又算什么?我也要让今天的挫折,历练我明日飞翔的翅膀。只要心中拥有梦想,未来一切皆有可能!”

    我承认,在看到这段文字的刹那,我的眼眶有些湿润了:一个优秀的教师,更重要的不就是播种梦想吗?“另一种可能”打开了池老师教育梦想的大门,不也打开了孩子人生梦想的大门?教师的思想与人格的魅力,对学生精神成长的影响多么重要!

    一个长期处于抱怨状态中的教师,他的学生就会深受其害。一个消极的教师,在他的脸上很少能看到发自内心的真诚的微笑,他也很少能蹲下来和孩子们进行亲密无间的交流……少一分抱怨,多一分努力,自己成长的空间就会越来越大,学生也将会在我们积极乐观的教育影响下变得阳光灿烂。

    品味这文字背后的柔软,我折服于池老师对每一颗童心的珍视与引领,折服于他对每一个儿童生命无界分的联结、体察与足够的尊重、敬畏。

    我的一位教育圈外的朋友看完《另一种可能》后,深深感慨:对于学生而言,教师的见识真的比知识重要多了。作为一个老师,他的见识广了,眼界宽了,境界高了,思维活了,就会给学生带来无尽的财富,就会在不经意间把他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悟,带给他的学生,就会使他的学生学到许多书本上、课堂中、校园里学习不到的东西。这种来自自然、社会的经历和源于心灵的潜移默化,使学生的成长直接获益。池老师的特别成长,不仅仅是给他自己的专业成长提供了“另一种可能”,也给所有他接触到的孩子的成长,提供了“另一种可能”。(浙江省杭州天地实验小学 朱旭艳)



http://www.00-edu.com/jiaoyu/1/2017-12-25 180000/206078.html十二生肖
十二星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