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朗朗 北京大学宣传部长
前不久,党中央以极高的规格召开了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在这次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紧紧围绕“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为高校思政课提出了“坚持在改进中加强,提升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和针对性”的具体要求。
要在改进中加强,说明长期以来,我们的思政课教育还有不那么令人满意的地方。我在一些很不错的大学参加座谈会,听到不少同学说他们在思政课的课堂上几乎都是“低头族”:功课忙的时候做别的科目的作业,不忙的时候就刷刷朋友圈看看新闻,总之就是不愿意听讲。“内容老到掉牙”“形式常年一套”是同学们最常抱怨的两大顽疾。
对于现在的90后大学生来说,他们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学习方式、交往方式都和以往有了很大的变化。而我们的思政课假若只停留在“老师板着面孔满堂灌,高头讲章提要求”,缺少与时俱进的内容和贴近青年人的话语体系,缺乏让同学们有兴趣、愿意参与的互动与平台,就很难吸引和留住学生的心。除此之外,如果其他各类课程同样如此,学生不欢迎,不仅育人的春风化雨难臻其效,与思政课教育“协同”的路径也很难实现。
北京大学是中国最早传播马克思主义的基地,思想政治教育在北京大学有着极为深厚的底蕴。1920年,李大钊在北京大学开设了“唯物史观研究”“社会主义和社会主义运动”“社会主义史”等课程。在更早的时候,北大学生邓中夏等革命先驱到长辛店劳动补习学校为无产劳动者宣传马克思主义,躬亲践行马克思主义理论。邓中夏一开始到长辛店的时候门可罗雀,目不识丁的工人们认为“手艺人没必要学文化、学马克思”。邓中夏就为工人们认真解释有文化、懂理论的重要性,在教文化的同时启发工人们的阶级认识和觉悟,还为工人们积极谋福利,很快越来越多的工人参与其中,并最终成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工人俱乐部。究竟是什么带来了这种改变?我以为,正是习近平总书记提到的思政工作的亲和力和针对性。
思想政治工作从根本上说是做人的工作。对我们从事思政课教育的老师来讲,就是要切实研究学生的特点,以学生易于接受的形式,为他们“量身打造”思政课教育内容。近年来北京大学在这方面动了不少脑筋:例如,为了使同学们真正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入脑入心,学校宣传部和马克思主义学院在2015年共同推出了北京大学“名师大讲堂”,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12个关键词,聘请厉以宁、楼宇烈、韩毓海、潘维、钱乘旦、朱苏力等12位“大家”,结合各自的学术研究,围绕核心价值观的核心概念的起源和内涵,为同学们做讲解。专家教授们旁征博引,钩沉爬梳,从真实生动的例子入手,将历史与现实结合,引导学生深入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鼓励同学们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积极践行者。每期“名师大讲堂”都座无虚席,这种生动独特的思想政治教育形式受到了同学们的热烈欢迎。
再回到思政课的小课堂,马院的老师们为如何提高课堂的“抬头率”进行了很多次讨论、研讨。2014年,他们搜集整理了学生关于思政课的教学建议10万多字;2015年,他们开了5个座谈会,直面学生诉求。老师们通过这些座谈会的纪录发现,一些学生对思政课所教授的内容还存有质疑。有质疑就应该有回应,讨论、辩论甚至是争论,逐渐成为北大思政课教育的学术常态。思政课从原来单纯地理论灌输,变成师生间的共同探讨,同学们理清了过往对一些事物发展逻辑上的模糊认识。思政课真正发挥了指导同学们做人做事的用处。
也要看到,思政课在“搞活”的同时,也依然要保证研究的深度。思政课建设应当传承不朽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时俱进地挖掘理论深度,要用生动形象的事例和形式抓住年轻人的心,更要让他们真正原原本本地踏下心来读一读经典著作,坚持信仰和实践的统一。思政课教育应该始终保持着自己的“灵魂”,讲好马克思主义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始终关注中国现实、强调问题意识,只有这样,才能让同学们真正信服老师所讲的内容,真正领悟坚持马克思主义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大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