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零教育信息网 首页 > 教育新闻 > 新闻阅读存档 > 正文 返回 打印

生活中有最好的教育资源

[db:作者]  2018-09-24 00:00:00  互联网教育报

    上周,台风“山竹”变身舆论焦点,其登陆我国东南沿海之际,导致广东全省学校停课。

    但停课并不意味着停学,不少家长借机给孩子上起台风“启蒙课”,帮助其了解相关注意事项和如何应对停水停电等突发情况。佛山市禅城区玫瑰小学复课后的第一课,则是为全校学生上了一堂“生命教育课”,向他们详细讲解台风特点、危害及如何正确应对台风。

    教育家杜威一直提倡“教育即生活”,并指出“最好的教学,是牢牢记住学校教育和现实生活之间的必要联系,使学生养成一种学习态度”。的确,好的教育不是凭空而生的,一定是根植于生活的日常,通过教育者的适当点拨,让被教育者丰富知识、打开格局。教育其实无处不在,无时不有,生活中蕴藏丰富的教育资源,能否将教育资源转化为教育内容,首先看教育者是否有关注大地、观察生活的意识。

    好的教育就像苏东坡那样,“全不拣择,入手便用,如街谈巷说,鄙俚之言,一经坡手,似神仙点瓦砾为黄金,自有妙处”。而将教育素材转化为真正教育的关键,则是“但要人熔化耳”——一个“熔化”,道出了苏东坡与不敢“题糕”的刘禹锡之间的区别;一个“熔化”,道出了教育的奥秘,即无外乎从生活中就地取材,使教育与生活紧密结合在一起。但凡优秀的教育者,不见得拥有多么高深的教育理论、多么复杂的教学方法,但总能做到教育与生活不离不隔,善于从孩子的实际情况出发,写出一篇篇脍炙人口的教育佳话。

    遗憾的是,许多教育者并未像苏霍姆林斯基、陶行知那样,在思想上做好准备,相反忽视了生活中丰富的教育资源,错过了宝贵的教育时机。《广州日报》日前就报道,在第五届广东省网络宣传周期间,《2018中国儿童网络安全调查报告》发布。报告显示,随着年龄的增长,高年级学生会和父母因手机使用时间产生争执,从而影响亲子关系。其实,如何使用手机、怎么管理时间,尤其是借助手机提升自主学习能力,都是有价值的值得探究的话题,更是信息时代必须上好的媒介教育课。父母在孩子使用手机、电脑时讲一讲使用之道,有助于孩子正确看待电子媒介。如果父母不自知,不妨与孩子共同寻找正确使用电子媒介的方法,这一过程本身对孩子成长就大有裨益。

    而今,我国许多家庭在物质条件上越来越优渥,对孩子的教育越来越重视,一心为孩子寻找优质的教育资源,但优质教育资源相对不足,难以满足所有家庭的需求,也是不可回避的事实。问题是,优质教育资源到底在哪里?最适合孩子的教育从哪里来?是一味追求所谓的名师名校,抑或一心将孩子送到发达国家留学?答案不言自明,就在于教育者能否从多彩的生活中汲取适合的教育素材,亲子能否共同发掘蕴藏在生活表象下的多种技能、多学科知识,从而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塑造孩子正确的价值观。

    换而言之,教育无处不在的背后,是教育者要有强烈的自省意识、就地取材意识,应抱着开放的学习姿态,做好自身的教育储备。从现实来看,教育者尤其是父母还有很多功课要做。《中国青年报》日前通过体育界业内人士之口指出,中国家庭在对待孩子参与体育运动的问题上很容易走两个极端,要么是不重视、没要求,要么是功利心太强,大多数中国家长仍然并不清楚体育对孩子成长的意义究竟何在。其实,国外著名高校无一例外地青睐体育好的学生,很大程度上揭示了体育塑造人生的意义。

    因此,包括教师、家长及其他社会公众在内的教育者,都应该勤于自省、努力学习,深刻体会“熔化”一词的内涵,学会将教育融入生活,让生活反哺教育。各个主体若心往一处想,则有望营造良好的教育生态,为孩子提供更丰富的教育资源。在不久前闭幕的全国教育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就指出,办好教育事业,家庭、学校、政府、社会都有责任。全社会要担负起青少年成长成才的责任。

    而在众多主体中,家庭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因此更要在提升自身素养、为孩子做好榜样的同时,善于从生活细微处以小见大,开阔孩子视野,激发其学习兴趣,讲好“人生第一课”。



http://www.00-edu.com/jiaoyu/1/2018-09-24/210706.html十二生肖
十二星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