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零教育信息网 首页 > 教育新闻 > 新闻阅读存档 > 正文 返回 打印

沐改革春风 办西部名校

[db:作者]  2018-09-27 00:00:00  互联网教育报

    改革开放40年来,兰州理工大学党委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团结带领全校师生员工解放思想、深化改革、凝心聚力、开拓奋进,坚定不移走内涵式发展道路,不断加快创建国内高水平教学研究型大学的步伐,谱写了改革发展的壮丽篇章。

锐意改革,砥砺前行,创办西部名校

    明确办学思路,实现跨越发展

    在十一届三中全会精神指引下,学校立足甘肃,面向西部,走向全国,争创一流,大力提升教育教学水平,不断强化人才培养中心地位,加强融合发展和内涵建设,紧密结合行业特色和区域优势,努力创办一流学科和优势专业,为经济社会发展砥砺前行,“双一流”建设步入快车道,逐步发展成为多学科协调发展的综合性理工科大学。

    学校从1977年的4个系10个专业共招收631名本科生,发展到目前20个学院全日制在校生27000多人。学校相继成为国家“中西部高等教育振兴计划”重点建设高校、“国家大学生创新型实验计划”和教育部门“卓越工程师计划”入选高校、中国人民解放军后备军官选拔培养基地。“工程学”“材料科学”两个学科进入“ESI”排名全球前1%,8个专业通过工程教育专业认证,进入全球“前列方阵”。2017年,学校成为甘肃省政府部门、国家教育部门、国防科技工业部门共建高校。

    校园面积从1977年的441.6亩发展到2017年的两个校区2430亩,校舍面积从6.4万平方米到108.9万平方米,教学科研仪器总值从340万元到3.6亿元;图书馆馆藏图书从17.3万册到223万册,基础办学能力关键指标呈几何数增加。

    推进学科建设,彰显龙头作用

    1981年,学校成为首批学士、硕士学位授予单位。1998年,材料加工工程学科获得博士学位授予权,学校成为甘肃省首所具有工学博士学位授予权的高校。学校支持重点学科发展,用高新技术提升传统学科,大力发展新兴学科和交叉学科。围绕新材料及现代成型技术、机电一体化技术、现代控制技术、计算机应用技术和现代设计与制造方法等学科领域,构建了5个优势学科群。

    学校不断完善对“红柳”系列人才、团队、平台等资助政策,现有5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6个一级学科博士点、23个一级学科硕士点、66个本科专业、两个教育部门战略性新兴产业相关专业;现有9个学科门类,一流的工科、坚实的理科、特色文科协调发展。

    加强党建思政工作,奠定坚实组织保障

    学校秉承“奋进求是”的校训,弘扬以“艰苦奋斗,自强不息,求真务实,开拓创新”为内涵的“红柳精神”,党的建设、思想政治工作和精神文明建设成绩喜人。1998年,中组部门、中宣部门、教育部门授予学校“党的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先进高等学校”称号。学校被评为“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全国文明单位”“全国文明校园”“全国易班共建示范高校”,为改革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组织保障和思想基础。

立德树人,强基固本,培养工程优才

    探索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

    学校坚持把增强学科专业活力作为核心,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专业。1984年,学校召开了有史以来规模较大的教学工作会议,初步形成以工为主,多学科协调发展的格局。1987年开始对全校所有主要课程开展教学质量评估,1991年探索了教学综合实验“三条线”改革,1993年创办了“全学分、全自费、全走读”的技术工程学院。

    2006年,学校接受教育部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练内功,强内涵,专家组给予“优秀”评价。2011年入围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高校行列,5个“国家级别工程实践教育中心”获准建设。2016年,学校入选全国首批99个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2017年,“西北恶劣环境下土木工程防灾减灾团队”入围首批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毕业生就业率连续多年保持在95%以上,被教育部门授予“全国毕业生就业典型经验高校”称号。

    提升师资水平,夯实人才基础

    学校大力实施人才强校战略,加大力度培养学科带头人和青年教师,从政策、资金、保障措施等方面形成了人才引进、培养、储备的完整体系。

    40年来,新增博士学位教师560多人。其中,刘希远于1985年在瑞士苏黎世高等工业学院获得博士学位,成为学校历史上首位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1996年,陈剑虹教授赴美国哈佛大学讲学,成为到该校讲学的甘肃学者之一,被誉为“亚洲焊王”。2004年,引进首位院士——中科院著名流体物理学家胡文瑞,学校基础研究和新能源开发硕果累累。杜永峰教授获得“全国先进工作者”“全国师德标兵”等荣誉称号。2017年,中国工程院院士柴天佑受聘担任校学术委员会主任,杜小泽教授入选教育部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

    学校专任教师中高级职称813人、博士生导师111人,有共享院士4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2人、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入选者3人,有享受国家特殊津贴30人、“百万人才工程”国家级别人选两人,有甘肃省领军人才35人、“飞天学者”23人、省级“教学名师”10人。

    加强人才培养,打造工科摇篮

    学校逐步明确了培养“基础理论实、专业口径宽、工程能力强、综合素质高,具有国际视野和创新精神的高级专门人才”的培养目标,构建了“学生中心、成果导向、持续改进”的培养体系。先后实施“卓越班”“基地班”“国际班”等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推行混合式教学、翻转课堂、双语教学等。建立校外实习基地230多个,拓宽了工程能力培养的实训渠道。

    学校不断完善人才培养质量保证体系,建成了20多个标准化实验室,获得省级以上教学成果30多项,“土木工程结构设计课程教学团队”被批准为国家级别教学团队,建成省级精品课程28门。如今,18万名优秀学子活跃在工程一线,学校成为名副其实的工程师的摇篮。

立足地方,创新驱动,服务区域发展

    开拓创新,服务一线,推动社会经济发展

    1981年,学校提出了以“教学为主,加强科学研究”的方针,着重抓面向社会生产、直接为国民经济服务的应用项目。在有色金属新材料及先进加工、高端装备及数控加工设备、新能源技术及装备、石油化工流程装备、工业控制及信息技术、土木工程及防灾减灾等研究方向形成了鲜明特色。“ZXG-400型新型弧焊电源”“裂纹技术及YD-型应力断料机”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水轮机过流部件抗气蚀泥沙磨损喷焊合金粉末”可延长设备寿命4倍以上。微机控制可控硅弧焊系统、径向柱塞泵、涡旋压缩机、四轴四联动齿轮加工数控机床、大型农用排灌泵、铝锭连铸机等一大批成果实现产业化。舞台机械被文化部门定为“全国舞美十大生产厂”之一,获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

    学校成立了温州泵阀研究院、金川公司研究院、兰石研究院、兰州新区研究院等产学研合作机构,纵横结合,联合攻关,服务产业转型升级。千余个项目精准服务社会经济发展,数百项成果在企业落地生根。

    加强科研基地建设,推进产学研协同创新

    “十二五”以来,学校“省部共建有色金属先进加工与再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作为甘肃省属高校仅有的国家重点实验室,为区域主导产业提供了坚实的技术和智力支撑。教育部门批准建设“有色冶金新装备教育部门工程技术中心”教育部门批准建设“有色冶金新装备教育部门工程技术中心”“西部土木工程防灾减灾教育部门工程研究中心”和“数字制造技术省部共建教育部门重点实验室”。科技部门批准建设“国家Linux技术培训与推广中心”。甘肃省依托学校组建了“风力机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学校大力促进协同创新。2009年,国家发改机构批准建设“有色金属合金及加工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工业过程先进控制重点实验室”;2010年,大学科技园被认定为国家级别大学科技园;2011年,“有色冶金成套装备及信息集成技术”团队获得教育部门“长江学者和创新团队发展计划”资助;“太阳能低温储热材料及过程研究与示范”等7个项目进入国家“十二五”科技计划库;2012年,联合金川公司等单位成立了“镍钴金属新材料协同创新中心”;“甘肃省生物质能与太阳能互补供能系统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西北低碳城镇支撑技术协同创新中心”先后在学校成立。学校成为甘肃省首家拥有“军品三证”的高校。

    学校与中科院金属所、清华大学、瑞典冶金研究院、乌克兰巴顿焊接研究所等国内外知名科研机构的交流合作取得实质性进展。现在,学校有国家级别科技创新平台5个、省部级科研机构34个。高新技术成果推广中心是首批国家级别技术转移示范机构。

    提升学术研究水平,建设科技创新高地

    改革开放以来,学校先后承担国家“973”“863”计划项目10余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近400项。EI收录论文在全国高校排名第85位;ISTP收录论文在全国高校排名96位,全国中文索引期刊进入76位。“叠层橡胶垫支座隔震技术”“铝锭连续铸造机组”“阳极焙烧综合自动化控制系统”项目,先后获得甘肃省科技进步一等奖。学校共获得省部级以上奖励百余项,获得授权专利200多项,进入全国高校前60位。科研经费从改革开放初的40多万元增长到2016年的1.4亿元,进入中国大学及科研院所研究影响力200强。

    新时代,新使命。学校将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以人才培养为中心,以学科建设为主线,以队伍建设为重点,以科学研究为支撑,以深化改革为动力,以党的建设为保证,努力创建国内高水平教学研究型大学。

    (李建东)



http://www.00-edu.com/jiaoyu/1/2018-09-27/210839.html十二生肖
十二星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