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下学期,班上来了一个皮肤黝黑、长得很结实的小男孩。第一次见面,多年的工作经验告诉我,这个孩子有点特殊。接下来一周的观察证实了我的判断。他的名字叫嘟嘟,说话喜欢低着头,从来不看老师的眼睛,也不主动与人交流,喜欢自言自语,上课时动不动就拍手叫好。更让人哭笑不得的是,他竟然区分不出班级的三位老师,一个小伙伴的名字也叫不上来。
看到这些情况我很着急。他是因为换了新环境,内心焦虑而产生抵触,还是认知发展较同龄孩子慢?或者……他的父母知道自己的孩子与同龄孩子有差距吗?无数的疑问从我心里涌了出来。我决定走进嘟嘟的家,及时把孩子的一些情况反馈给家长,也想从家长那里获取一些关于孩子的信息。
通过家访,我了解到嘟嘟出生时妈妈大出血,导致嘟嘟长时间缺氧。后来,嘟嘟无论说话还是走路都比同龄孩子晚很多,而且他从来不与别人交往。嘟嘟妈妈痛苦的眼神深深触动了我。家访回来后,我内心久久不能平静。我想,不管嘟嘟属于哪种情况,我都不能放弃他,更不能轻易给他戴上“特殊孩子”的帽子。我能做的就是尽力帮助他、引导他,启迪他的心智,缩短他与其他孩子的差距。于是,我特意为嘟嘟制订了一份详细的计划,计划具体到每周、每天、每次教育活动或者区角活动。
计划的第一步是帮助嘟嘟记住老师和小伙伴的名字,从而使他熟悉并喜欢上新环境,产生与人交流的欲望。每天只要有时间,我都要求班级老师与嘟嘟聊一聊。比如,“你看我是短发还是长发?”“我有没有戴眼镜?”“我是哪个老师?”我希望让老师不断重复各自的外貌特征,从而强化嘟嘟的记忆。终于,入园三周时,嘟嘟能区分出班级三名老师各自姓什么了。慢慢地,我发现嘟嘟非常喜欢班里一个叫小诺的女孩。每次散步,除了老师嘟嘟只允许小诺拉他的手。我像发现新大陆一样高兴,每次散步都让他俩拉手,但前提是嘟嘟必须记住小诺的名字。
就这样,在我的“威逼利诱”下,入园两个月时,嘟嘟终于能记住一个小伙伴的名字了。他的进步虽然只是一点点,但却让我有了信心。当然,比信心更重要的是足够的耐心和科学的方法。
我让嘟嘟和小伙伴一起搭积木,一起画画,户外时一起玩跷跷板,这都让他体验到了和小伙伴一起玩的乐趣。渐渐地,在我的引导和帮助下,嘟嘟陆续认识了其他小朋友,游戏中那个不合群的身影消失了。
后来,我还发现嘟嘟在区角活动时,大部分时间不能持久、投入地玩,唯独福禄贝尔玩具,他能安静地拼摆很长时间。于是,计划的第二步就是从他感兴趣的福禄贝尔玩具入手。但是在玩福禄贝尔玩具时,嘟嘟每次都是把所有的圆圈里填满五颜六色的圆点,然后就大功告成一样跑去把娃娃家的饭菜打翻,把别人刚搭起来的建筑推倒,他的这种捣乱往往会惹来小伙伴的指责和告状。但每次他捣乱时,我都在一边静静看着,没有制止,也没有强迫他道歉,因为我懂他,他是在奔走相告他的成果,他想引起大家的重视。
等他情绪安定下来后,我就会把他拉到身边,先是表扬一番他的作品,然后指着他喜欢的福禄贝尔玩具问他各种玩具的颜色。一次、两次、三次,慢慢地,嘟嘟能从众多颜色的玩具中迅速找出红黄蓝三种颜色的玩具了,每次准确找出来时他都高兴地拍手叫好。玩的过程中,我也尝试着教给他一些与小伙伴相处的方法,比如,遇到事情开口讲,尊重别人的劳动成果,做错事情要道歉等。
时间一天天过去,我对嘟嘟的了解越来越多。我发现他有很多优点:他力气大,所以早操时我请他帮着搬器械;他吃饭快,而且不挑食,所以我请他当值日生,帮助擦桌子、整理小椅子,提醒吃饭磨蹭的小朋友。每天不管多忙,我都会抽出时间跟他聊一会儿,哪怕他不说,我也能感觉到他能听懂我说的话,因为他的小脑袋不时地抬起来看我,眼睛里是信任、是依赖。他的心窗正一点一点向我打开。
(作者单位:山东省胶州市锦州路幼儿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