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零教育信息网 首页 > 教育新闻 > 新闻阅读存档 > 正文 返回 打印

融入办学目标 培植特色精品

[db:作者]  2018-10-22 00:00:00  互联网教育报

    全国教育大会上提出,要全面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坚持以美育人、以文化人,提高学生审美和人文素养。以文化人、以文育人是北京青年政治学院30多年办学的执着追求。

    1986年学校成立之初,创业者们提出“我们学校的师生要有一点文气”的朴素理念;1994年创建“北京东方道德研究所”,开启此后20多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传播历程;2009年以示范校建设为契机,确立“人文素养、一技之长、社会责任感”三位一体人才培养模式;2015年颁布和实施《北京青年政治学院“十三五”人文素质教育专项规划》;2017年首次党员代表大会,将“实施人文素质教育工程”确定为学院未来5年建设的“十大工程”之一……30多年的持续建设,文化育人、文化兴校已积淀成为北青政人才培养的核心理念,也必将成为学院薪火相传的宝贵财富和改革创新的动力源泉。

    “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携手文化价值引领

    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理想信念是立德的核心灵魂。学院充分发挥思政理论课主流意识形态教育主渠道作用,实行“全课时、黄金段、小班化”特色模式,形成了课堂理论教学、社会实践教学、网络辅助教学“三位一体”教学体系。

    思政课程价值引领,显性教育优势突出;课程思政润物无声,隐性渗透同向同行。学院积极破解思政课程“孤岛化”、思政教师“单兵作战”的窘境,充分挖掘专业课、人文素质通识课、公共选修课、网络课的“德育元素”、育人功能,构建全员、全课程、大思政教育体系。以爱岗敬业、服务奉献晕染专业课职业底色,培养学生大处着眼、小处着手的工匠精神;用“大学语文”“国学经典诵读”等人文素质通识品牌课程构筑学生家国情怀、自强不息的精神堤坝;凭借文、史、哲、艺公选修、网络课学习资源,启迪学生理性思维,根植学生理想信念。

    顶层设计、重点突破,“三年一贯制”规范引航

    “三年一贯制”育人模式秉承“没有差学生,只有有差别的学生”的理念,立足全员育人,坚持整合资源、整体推进、重点突破、融入日常的工作原则。“引航计划”依托学生活动专业化模式,将“专业教育和职业素养教育”贯穿3个年级,引领学生树立职业理想、明确职业目标。“树人计划”将“人文素养教育”贯穿3个年级,积极开展“生命·生存·生活”“三生”主题教育活动,规范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养成。“卓越计划”以“社会责任感教育”贯穿始终,依托社会实践,培养一大批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信念,有较强社会责任感的卓越毕业生。“帮扶计划”以“不放弃任何一名学生”为工作目标,建立健全校园帮扶体系,落实帮扶措施,服务学生成长成才。

    2013年“三年一贯制”育人模式实施以来,以打造“青椒”“红椒”特色品牌为抓手,以“理论学习”“校园活动”“社会实践”为依托,打造“成长学堂”,建设“5+1”平台,逐渐探索形成“一条主线、两大品牌、三个载体、四项计划”的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模式,学院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水平日益体系化、规范化。

    “一体三翼”美育提升艺术审美品位

    学院始终秉承“让艺术点燃青春,用美育助力成长”的美育教育工作理念,形成了以审美教育为“主体”,以美育课程、校园社团文化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为“三翼”的“一体三翼”美育教育工作格局。

    统筹专业教师为本专业学生开设钢琴、舞蹈、声乐、表演、美学基础理论等必修课程的同时,面向全校学生开设声乐、合唱、话剧、歌剧与音乐剧赏析等多门选修课程。积极举办传统文化、艺术专题讲座,广泛开展美育通识教育普及;依托学生社团开展格调高雅的校园文化活动,逐步形成了以大学生合唱团、舞蹈团、话剧团和乐团4个美育专业类社团为核心,以茶艺社、街舞社、健美操队、摄影协会等多个美育普及类社团为补充的“4+N”社团架构,为学生搭建了解美、感受美、欣赏美、表现美、创造美的平台;重视艺术实践,引进原创话剧、歌剧等“高雅艺术进校园”的同时,大学生艺术团走出校门,参加中央电视台《唱响中国梦》等大型演唱会,代表北京市赴韩国参与“首尔友谊节”的演出交流,受邀参加“纪念中日邦交正常化45周年——2018年度友好交流演出活动”。

    志愿服务,点滴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丰富、有效、长期不断线的社会志愿服务是北青政学生人文情怀、社会责任感培养的重要方式。学院将社会实践设定为一门课程,纳入人才培养方案,计两学分,实现了学生社会实践全覆盖,形成了教师指导、学生参与、师生分工合作的社会服务模式。

    坚持将青年、政治特色作为开展社会志愿服务活动的主线。从1990年北京亚运会、2001年世界大学生运动、2008年北京奥运会到2015年北京国际田联世界田径锦标赛,从1997年香港回归、1999年国庆50周年、2009年国庆60周年到2015年抗战胜利70周年阅兵等一系列国内外重大活动中,到处可见北青政师生志愿服务者满脸洋溢的青春微笑;走出“象牙塔”,用专业技能服务社会,奉献美丽、收获感动。坚持志愿服务天安门地区、毛主席纪念堂、宋庆龄故居等已经有十多个春秋;坚持走进怀柔、延庆等京郊农村,用“北青墙绘”“电子商务”“健康养老”等项目服务新农村文化建设。社会志愿服务,已经成为北青政一张亮丽的名片。

    弘道明德,做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研究传承

    学院积极整合人文领域教育教学力量,构建“三层次、多模块”通识教育课程体系,开设了“中外文学名著欣赏”“书法概论与练习”“中华茶艺”“音乐欣赏”等一批特色课程;邀请孔庙、国子监博物馆开展《中国礼乐文化展演》,借助各种艺术形式,讲好中华文化故事。

    学院以北京东方道德研究所为依托,以“弘道明德”为宗旨,扎实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将学术研究与中华美德的普及推广紧密联系在一起。先后组织编写多层次、成系列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普及读物近百本;为北京市朝阳区录制 “十德树人”(孝、礼、勤、诚、耻、忠、信、义、宽、廉)国学系列教育光盘一套;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社区”“中华十德讲堂”等宣讲教育活动近百场。

    文化浸润心灵,文化涵育德行,文化引领风尚。30多年的坚守、努力,北青政文化育人工程硕果累累。

    1.制度建设不断完善。学院党委高度重视文化育人传统,将文化育人纳入“十三五”教育发展专项规划,列入学院未来5年建设的“十大工程”,从制度层面保证文化育人全员、全过程、不断线持续推进。

    2.队伍建设明显加强。学院在各院系、学生处、团委等传统文化育人队伍的基础上,以教育教学综合改革为契机,组建人文素质教育中心,统筹构建课内课外、校内校外、理论实践“一体化文化育人”格局,全面提升人文素质培养水平。

    3.获奖层次数量迅猛增长。2016年,学院被评为高职院校创新创业示范校,成为获此殊荣的全国50所高职院校之一;2017年,荣获北京市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校,斩获第二届北京高校中华经典诗词诵读吟唱一等奖;2018年,“成长学堂”荣获北京市职业教育教学成果二等奖;连续6年荣获北京市大学生人文知识竞赛一等奖;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活动连续多年荣获一等奖、二等奖、优秀组织奖、“优秀团队”“优秀成果”等百余个奖项;大学生艺术团连续4年冲进全国大学生戏剧节“金刺猬”决赛,荣获优秀剧目奖;荣获北京大学生艺术展演金奖两个、银奖两个。

    4.影响力、美誉度显著提升。北京东方道德研究所连续25年在全国各地1000余所大、中、小学以及尼山书院等开展中华美德普及教育,受益学生达150余万人,声名远播东南亚、日韩等地;连续16年与香港中文大学新亚书院合作举办“中华美德教育行动计划师资培训班”,累计约有800余所学校、900余名学员参加了培训,500多万名学生间接接受传统文化教育;在生源严重不足的情况下,近几年学院招生数量、质量屡创佳绩。2018级各专业全部招满,其中学前教育专业78.7%新生入学分数在本科分数线以上。

    文化育人工程既是学院“人文素养、一技之长、社会责任感”三位一体人才培养模式的文化践行,也是广大师生文化自信的重要展示。学院将继续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引领,坚持立德树人、文化育人,在丰富内容、创新载体、搭建平台上下功夫,推动文化育人工程的生动实践。

    (北京青年政治学院党委书记 程晓君 北京青年政治学院人文素质教育中心主任 张靖华)



http://www.00-edu.com/jiaoyu/1/2018-10-22/217520.html十二生肖
十二星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