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零教育信息网 首页 > 教育新闻 > 新闻阅读存档 > 正文 返回 打印

通识教育绝不等于“通才”教育

[db:作者]  2016-01-01 18:00:00  互联网教育报

    我认为,大学本科应该实行“通识教育”。本科不论是什么专业,都要修习一定数量的通识课程。许多美国一流大学的四年本科课程都有一个基本模式:前两年要修若干通识课程学分,而这些通识学分要有一定的比例:一部分在量化推理方面,一部分在自然科学方面,另一部分在人文社会方面,三者要兼顾,不容有偏废。我心目中的大学本科“通识教育”便是这样。

    然而,通识教育绝不等于“通才”教育。大学本科教育的确应该培养知识结构比较完整的人才。但是,当今世界几乎不可能再出现欧洲文艺复兴时期达·芬奇那样的“通才”了。通识教育是大学本科教育的手段而非目标。通识教育是相对专业教育而言的;没有专业课程,就无所谓通识课程。因此大学本科有必要分专业,只是专业不应该分得太细,也不应该太过专注某些具体实践。

    无论在语义上或是今日中国高等教育的环境中,受过四年专业教育的人并不就是某一方面的“专才”,只有通过相当时间的实践和自我提升才有可能成为专才。而追求自我提升的动力和持续学习的基础往往就是本科阶段接受过良好的通识教育——这是通识教育的益处之一。

    通识教育应该给学生介绍人类几千年物质和精神文明的积累。知识本身原是整体的和连续的,是人把它分成文、理、法、工、医、农,等等,因此通识教育也得分为若干方面。

    基本上,教育的总体目标是培养未来对社会有贡献和有担当的人。什么样的人能有贡献、有担当?就是一个视野宽广、心地明亮、对不断变化的社会有着良好判断力的人。

    未来的社会成员应该对天地宇宙有一个基本的认知架构,这个架构能够帮助他对未来的新情况做出比较准确的判断。但价值观的建立,不应该是通识教育的直接目标,因为价值观是很难直接灌输的。设计通识教育课程时,最好是专注于对人类总体的经验作介绍。

    当然,客观的科学知识也是建立在某些假设上,难以完全避免主观的成分。但我认为应该尽量不要做先导性的设定:为了培养具有某种价值观的人,而特别给他上某种课。我希望学生将来能够有自我思考、自我判断的能力,知识的积累和创新非常需要这样的判断力。如果一定要问什么是价值观?就是每个人心里的那把“尺”。这把“尺”是一个人在成长过程中从家庭、学校、社会等得到的全部认知的总和。

    我不赞成教育者把自己心里的那把“尺”直接给学生,而应该把人类整体的知识尽量客观地介绍给学生,让他继续去探索、去思考。从这个意义上讲,通识教育并不是没有目的和功能,但这个目的不能太突兀,功能不应太窄狭,以致突兀到把信条编成口号要学生背诵,窄狭到要按某个模子来塑造社会未来的精英。

    在一切事物都在快速改变的今天,人类的需要莫过于能够适应未来的改变,最好的方法就是给他打一个全盘的基础。

    (作者系香港城市大学荣休校长,本文原载于2015年12月28日《财经》杂志,有删节)



http://www.00-edu.com/jiaoyu/1/2016-01-01 180000/221175.html十二生肖
十二星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