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教师自主发展共同体开展教研的场景。(资料图片)
作为一所新建园,教师专业水平是幼儿园能否获得发展的关键。在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走向自主道路的问题上,我园以观察反思活动为基础,让教师通过儿童的实际需求,寻找自身专业发展的方向,并尝试通过构建教师自主发展共同体,形成同伴互助的自主发展氛围。
过多设计的培训舍本逐末
我园是2015年的新建园,教师专业发展是我们优先关注的问题。为此,我们做了种种努力,但取得的效果还是不明显,真是有心栽花花不开。反思其中的问题,主要在于过多设计的教师专业发展途径并不适合教师,反而忽略了根本。例如,盲目让教师参加各种培训、开展固定的教研活动和各类读书活动等,往往形式大于内容。
在幼儿园驻校专家的建议下,我们广泛并不断深入地开展对儿童的观察,坚持在教研活动中报告儿童在游戏中究竟发生了什么,并从生命能动的角度去思考如何生成儿童的教育活动。
无心插柳柳成荫,一年多的实践后,奇迹出现了,教师们在专业发展中变得自发、自觉、自信和自主。他们开始自觉地进行理论学习,三三两两随时随地开展教研活动,积极聆听同伴的分享,在大型的教研活动中更主动地发言。在这些转变中,我们不仅看到了教师们在专业理念、知识和能力上的发展,更依稀看到了实现教师专业自主发展的路径。
实际上,我们的教育在面对儿童时崇尚自主发展,这也同样适用于教师队伍的专业发展。教师队伍的专业发展也应该是生成为主的,而不是设计为主的。为了有效地解决教师专业发展的问题,2017年5月,我园申报了课题,开始对基于观察反思的教师自主发展共同体构建的途径和方法等进行探索与尝试。
开展观察反思活动寻找方向
教师专业发展的目的是促进儿童更好地发展,因此,我们认为教师自主发展的关键在于找到儿童的真实需求,在儿童的真实需求中发现教师在专业上存在的不足,而实现这一过程的重要手段就是观察反思活动。
在研究中,我们组织全体教师坚持开展观察反思活动,教师的视野进入到幼儿日常活动中,并将此作为教研活动体系的关键。与之前相比,之前的观察活动更侧重于对幼儿发展进行判断,而目前开展的观察活动更多地指向于幼儿活动的开展,希望通过对活动的观察,解读幼儿生命能动的表现及与此相联系的发展痕迹。
在教研活动中,我们尽可能地对观察到的现象进行详细还原,对观察到的事实进行反思,反思幼儿需要什么样的活动,从而决定进行下一步的教育实践。在这个过程中,我们提倡反思是多种样态的,包括自发的、灵活的,也包括计划的、固定的。
构建教师自主发展共同体
在观察反思过程中不同的教师形成了共同的兴趣、目标,在普通层面的教研组外教师又自发组成数个小团体,自觉地开展专业学习活动。我们认为,这种自主发展共同体的组成,对于教师专业成长有着进一步的促进作用。因此,我们从自发和组织两个路径,根据教师的兴趣、问题和目标,构建了6个教师自主发展共同体,包括项目社团共同体、阳光田园共同体、教学活动共同体、生活活动共同体、区角活动共同体和环境创设共同体,这些自主发展共同体基于观察反思活动,不断积累经验,尝试改变,进行检验。团体成员不断分享观察所见,交流反思所得,共同研究教育措施。
同时,为了共同体活动的开展,幼儿园专门打造了教师活动室,并配备了大量专业书籍,也为共同体提供了一定的时间保障,将以前每周两次的大教研活动减少为每周一次,让各个共同体自主开展教研活动,在此环境下形成了各式各样灵动的园本教研方式,这让原来略显刻板、固定、模式化的教研变得更加开放、民主、充满生命力。例如,出现了三三两两小组式、线上交流式、随访漫谈式、主题沙龙式等自发的、灵活的教研方式。
通过进一步梳理发现,教师自发的小团体相比于我园的教研组有着一些区别:
传统教研组——教研时间固定,一般为双周大教研,单周小教研。教研内容固定,在内容选择上主要考虑共性问题。教研组教师组成或基于所教幼儿年龄段,或基于所研究的不同领域,或基于阶段研究任务,目标较为宽大,工作内容相对广泛,部分教师在其中会因针对性不足显得较为被动。
教师自主发展共同体——教研时间灵活,发现问题后随时随地开展教研。教研内容依据自身兴趣、目标和发现的问题,能解决个性问题。教师有相同的兴趣、目标而自发形成,因此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均能呈现较高的主动性,并积极采取各种途径促进问题解决。而在阶段性问题解决后,又会和其他教师组建或加入新的团体解决自身新的问题。
构建自主游戏让观察与改革相互促进
通过前期的研究我们发现,之前教师在幼儿园开展观察反思活动普遍缺乏儿童视角,在幼儿的游戏活动中表现得特别明显。一是从成人的角度预设游戏活动,忽视了儿童本身的需要和兴趣;二是对活动过程控制过多,忽略了儿童的自主生成。这导致了我们的游戏活动更多的是儿童被动进行游戏,尚未让儿童成为游戏的主人。于是,我园开始尝试探索一种新的游戏活动——项目社团活动,我们希望通过游戏方式的改变,让儿童真正成为活动的主体。在这个改革过程中,教师的观察反思成为我们改革推进的重要依据,我们围绕“儿童的游戏是如何玩大的”这一主题开展了大量的观察反思互动。所谓“玩大”,即是指儿童的活动在自主状态下持续时间更长、开展深度更深、开展范围更广、卷入同伴更多。
教师围绕这一主题在教研中以案例形式进行分享和反思,逐渐改变了儿童观,也从儿童游戏的自主推进中发现了促使儿童活动生成和延续的关键。例如,意向对于儿童自主游戏发展的重要性、通过任务激起儿童活动的主动性、侧面引导比直接引导更为有效等发现,进一步优化了教师介入活动的方式,对于游戏活动的构建提供了重要参考。在角色游戏中,医院没有病人时,院长组织全体人员讨论如何寻找病人,并开展了如发传单、送礼物、为洋娃娃看病等一系列活动,教师在这个过程中通过观察了解幼儿的能力,并选择让幼儿独立解决问题,让幼儿自主完成了对游戏活动的构建。与之类似的众多例子反映出观察反思能真正将教育者与幼儿联系在一起,能提供真实、可靠的现实依据推动教育改革,同时也促进了教师自身专业发展。
根据共同体实际需求提供保障
理论支持。根据各个共同体的反馈,经过观察反思,大家对理论学习的需求逐渐强烈,自发进行了大量的理论学习,但在研讨过程中使用理论解释现象的还比较少。针对此情况,我园在教研活动中,坚持进行“案例背后的秘密”讲述活动。要求不仅要讲案例,还要用理论分析案例,采取理论学习加理论分析模式,保证在共同理论体系下学习研讨,又不断补充各种新知识。
成果转化支持。除了理论联系实际能力亟须提高外,我园教师普遍在转化成果时感到了一定的困难。为此,我园在教研活动中坚持开展“名篇赏析”活动,选取优秀论文作为案例,对论文结构、写法、研究方法、论点和论据关系进行解析。同时,邀请专家对科研成果的撰写进行专题培训,并定期引导教师勤奋练笔,这样通过自学、讲授与练笔相结合,提升教师科研成果撰写能力,为教师共同体的进一步发展提供支持和保障。
(作者系成都市温江区光华实验幼儿园园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