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零教育信息网 首页 > 教育新闻 > 新闻阅读存档 > 正文 返回 打印

大学生支教 不能天长地久,只愿曾经拥有

[db:作者]  2010-10-13 00:00:00  互联网教育报

陶小莫 绘

  核心提示:

  □每个假期,全国有数以千计的大学生到边疆,到基层,到一所所中小学支教。他们饱含着点燃梦想、播种理想的激情,带来了大山外的新鲜空气。

  □支教时间太短,难以从本质上提高当地教育水平,而要建长效机制,又面临资金匮乏、难以和当地长期合作等诸多机制限制,不少支教地“后继无人”。支教的成果如何继续?怎样突破大学生支教“雨过地皮湿”的困境? 

  “学生们去新疆支教,是件好事,不过只有7天时间,是不是太短了?”看着眼前这群欢声笑语的大学生,从北京开往乌鲁木齐的L27次列车的列车长嘀咕了一句。

  这只队伍由58名学生组成,他们来自北京、上海、广州的十几所著名高校。为了这次活动,他们中的很多人准备了一两个月,更有学生放弃了到大型银行总部、央企实习的机会,坐这趟暑期临时加开的列车,颠簸70个小时,行程3700公里,赶到新疆支教。

  然而他们的巨大热情仅能在新疆展现7天。事实上,每年全国有数以千计的大学生利用长假进行支教工作,他们的活动大都集中在10天至20天内。

  10天至20天、甚至几天的支教活动,究竟能给当地的孩子们带来怎样的好处?是改变一生的梦想,是外面世界的新鲜空气?或者,跟平时单调重复的日子相比,这十几天仅仅是由于那些来自遥远城市的大学生们的到来,才略显不同而已?

  激情,被大学生点燃

  大学生把先进的教学理念带到偏远地区,把五彩缤纷的梦想种进孩子们的心里,获得了当地师生的赞誉。

  按出生日期排队列、玩套圈游戏、大声喊出“我能行!”……在闫芳的指导下,新疆师范大学附属中学高一(2)班的学生们玩得不亦乐乎。通过参与游戏,刚分到一个班的学生们在不知不觉中消除了陌生感,口号声、笑声回荡在地下活动室里。

  闫芳是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专业的本科生,去新疆前,她已经根据自己的专业知识,设计了一系列团体游戏、潜能拓展活动,力图让学生们迅速融入新的集体,点燃他们的激情。

  学生们的笑声和踊跃表现,证明了闫芳活动方案的成功。一直在旁观看的班主任卢明霞悄悄地指向一名女生,喜出望外地悄声说:“这个女生进班十几天了,从来没有笑过。我和年级主任已经跟她沟通了好几次,效果都不太明显。但这次活动,她一直在笑,不停地跟旁边的同学交流。”

  这些大学生们所展现出的对学生心理行之有效的调控能力,得到了教师们的交口称赞。已经拥有20年班主任工作经验的卢明霞坦承,学校没有专门的心理教师,闫芳们带来的这些新活动,在她20年的班主任生涯里也从未接触过,“大学生们的方法好,很专业,我们是很难想到这种活动的。真希望他们下次支教还能来这里。”

  接力,艰难的美好愿望

  缺钱、缺人、缺社会资源……大学生尴尬地发现,好不容易取得的一点支教成果,受制于各种因素,往往消失于悄无声息中。

  大学生们走了之后,明年还会来吗?还会有下一批学生巩固他们的成果吗?

  林芸生是华东政法大学民商法专业的大二学生。他说:“回去之后,我们计划联络其他院校的法律院系,由他们每年来完成‘接力’任务。”

  但林芸生首先要面对资金问题。现在的大学生假期支教,所需的经费一般由高校提供。而要获得校方经费,支教队往往要经过项目申请、审批,更严格的甚至还会有面试、项目答辩等程序,通过之后学校给予立项,才会给队伍提供用来支付路费、物资等保证基本支出的资金,很多情况下,学生们甚至不得不为一些额外支出自掏腰包。此种情况下,如果下一次申请无人“中标”,那么一支队伍之前建立的支教地就会“后继无人”。

  就算资金解决,林芸生们下一个面临的问题就是能否争取到当地相关单位的配合。“如果你是一个地方的领导,年年有几十个大学生到你这来支教,安全怎么保证?有个头疼脑热的怎么办?出事了怎么办?责任算谁的?”北京某大学团委的工作人员反问道。林芸生亦有同感:“学生能力有限,仅凭个人力量,我们很难与当地形成长期合作关系。”

  此外,有些支教队伍目的不纯,或者能力较低,也极易引起地方的反感,“要是能有专家指导,从目标制定,活动实施,到基本培训,都全程帮助,就会好很多!”本次支教新疆的带队教师、北师大生命科学学院学生工作助理闫虹庚说。

  也有研究者指出:短期支教的期限太短,一方面容易打乱学校的正常教学秩序,影响正常的教学进度;另一方面,短时间内难以取得当地教师的信任,常不能被委以重任,难以深入教学一线,也难以使当地的教育水平产生本质上的提高。以先进教育理念与山区教育结合的理想往往落空,使当地人产生大学生支教“热得快,冷得快”的普遍印象。

  种种制约下,大学生们与当地孩子们依依惜别时互道的“再见”,往往只能成为一个美好的愿望。

  机制,如何保障长效

  如何整合高校资源和学生力量,如何建立规范化、长效化的支教机制,使大学生支教活动的效益最大化?

  面对大学生假期支教的窘境,一些学校和社会组织开始尝试进行突破,建立切实有效的长效机制。

  北京师范大学努力将学生们支教过的学校发展为实习基地。今年7月,在学校的支持下,该校生命科学学院与湖北省麻城市教育局签订了长期合作协议。协议签署的背景,是该院学生在当地支教时表现优异,当地借此向北师大提出合作,双方一拍即合。

  根据协议,北师大将在麻城县建立暑期教育实践基地。每年暑假,学校都会派出一定数量的学生到麻城参加教学实践活动,麻城当地则将为大学生们的支教活动提供便利条件。

  成立于今年3月的中国大学生志愿支教基金,是本次新疆支教活动的组织者,立志要在大学生支教活动中取得突破。仅对新疆支教,基金就提出了一系列雄心勃勃的计划:在未来5年内,选派1000名大学生,志教100所新疆中小学,资助2万名新疆中小学师生等。“尽管这次支教新疆还有些不足,但是这毕竟只是开始,我们最终要建立的是‘规范化、系统化、科学化、长效化’的志愿支教活动。”基金秘书长傅道迅说。

  而在该基金管理委员会副主席齐维京看来,每年为数众多的大学生去各地支教,还能起到一个信息中介平台的作用。

  齐维京认为,每年为数众多的大学生支教队伍,深入老少边穷地区,如果仅仅从事短时间的支教活动,将不利于最大化地发挥支教队的作用。“这么多学生花了那么多精力、那么多钱,舟车劳顿地下到最基层,我们是否可以更充分地挖掘他们这一趟的价值?”齐维京说。

  志教基金依此提出了“整合”的概念。齐维京介绍说,该基金将致力于改变“各自为战”的状态,不仅整合全国范围内的大学生支教资源,也要整合被支教地区的资源,使大学生支教活动的效益最大化。“总而言之,我们一方面资助和帮助全国各高校组织开展大学生志愿支教活动,一方面要通过资助、授课、长期联络等多种方式,照顾和关爱当地师生。”

  ■本报记者 高毅哲

  【亲历者故事】 

  支教的快乐和无奈

  佘先胜不是第一次支教了,在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读大二的他,今年暑假又奔赴新疆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支教。这次,他带的班级是高二(2)班。为了丰富孩子们的课外生活,高二(2)班和高二(3)班举行了一次趣味运动会。运动会上,高二(2)班和高二(3)班形成了鲜明对比。尽管比赛有输有赢,但高二(2)班的学生们表现出了更强烈的集体感。每一次赛前和赛后,高二(2)班的学生们都会围成一圈,一只只手叠起来,大喊三声:“(2)班,加油!”相比之下,高二(3)班的学生们要沉寂许多,他们只是安静地执行老师的命令。最后,高二(2)班获胜。

  同样是刚分到一个班,为什么高二(2)班的学生能如此迅速地凝聚成一个有强烈归属感的集体?佘先胜将这种差异归于行之有效的团体教育。在运动会之前,他在高二(2)班的班会上设计了一系列活动,如让大家把自己的理想、心里话写出来,然后贴到黑板上,再让每个人依此找到志同道合的同伴聊天交流。学生之间的陌生迅速被共同的话题打破,再加上班主任适时进行团队教育,高二(2)班在最短的时间里成为每个学生的高二(2)班。看到孩子们更好地融合,佘先胜很高兴。

  回忆起多次的支教经历,佘先胜最感无奈的是,由于支教时间有限,有些事情无法继续。佘先胜在一次前往贵州黔东南州黄平县的支教活动中,发现了一位辍学的小女孩。小女孩家境贫寒,父亲经常酗酒打骂孩子,重男轻女的观念严重。得知这些情况后,佘先胜和同伴们求助当地政府部门,使小女孩得以继续上学。

  现在提起小女孩,佘先胜忧心忡忡:“我们一走,就没人管她了。目前我们只能委托两三个当地大学的同学,时不时地关注一下她,不过效果肯定没有支教队在的时候好。”■本报记者 高毅哲



http://www.00-edu.com/jiaoyu/1/2010-10-13/223807.html十二生肖
十二星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