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零教育信息网 首页 > 教育新闻 > 新闻阅读存档 > 正文 返回 打印

集邮育人三十载 文化积淀显特色

[db:作者]  2018-11-15 00:00:00  互联网教育报

集邮辅导员陈笃豪老师介绍集邮知识 学生向参加厦门市中学生集邮夏令营的学生介绍集邮常识 学校集邮类书籍 学生展示集邮作品

    厦门市启悟中学是全国青少年集邮活动示范基地,从上世纪80年代末开始,学校坚持集邮育人,让集邮走进校园、走进课堂、走入校本教材。学校把集邮与课程资源、学生德育、教学科研、校园文化环境进行整合,建立了系统的校园集邮育人体系。三十载坚持不懈,砥砺前行;三十载承前启后,薪火传承。学校在积淀丰厚集邮校园文化的同时,也走出了特色办学之路。

    1. 源起于20世纪80年代,传承积淀三十载

    厦门市启悟中学前身是创办于1937年的“启悟学校”,1953年由福建晋江地区政府部门命名为“同安第三中学”,2002年9月更名为“厦门市启悟中学”。学校历经81年风雨磨砺,已发展为福建省“一级达标高中”。

    上世纪80年代末,学校创建荔园集邮社。当时,学校有荔园集邮社、荔园文学社和荔园书画社三个兴趣小组,这三个社合称“荔园三社”,同安三中也由此成为全国较早成立集邮社团的中学之一。

    互联网时代,人们已经忘记了那带有手写温度的信纸,还有邮票、信封与明信片。但在上世纪80年代,学生们更高兴的事莫过于收到信件了。信封上精心挑选的邮票备受关注,小小方纸上包罗万象、色彩斑斓。学生们经常把自己收到的信封上漂亮、有意义的邮票剪下,小心翼翼地放在热水里,让信封纸褪去,再晾干收进集邮册。

    与普通邮票爱好者不同,同安三中的集邮实现了系统化、理论化、知识化。80年代末,学校成立集邮社后,集邮成为学校提高学生文化素养的一种教育组织形式。通过举办集邮知识讲座,邀请行家传授集邮知识,拓展了小邮迷的知识面。通过定期开展集邮活动,师生之间、同学之间相互交换集邮品,交流集邮体会,丰富了校园文化生活。

    1999年6月,同安三中在厦门率先推出毕业纪念明信片,印有时任校长苏柳森的题词“迈向新世纪,缔造新辉煌”,并附上手绘的校园风光“读书亭”图案。这枚独特的明信片,兼有纪念意义和收藏价值,同时发挥着在师生间、同学间表达情谊的作用,深受师生们的喜爱。外地邮局对这枚明信片产生浓厚兴趣,特地前来索取并咨询。

    厦门市启悟中学校长陈长兴说,30年来,在学校办学理念与发展规划的引领下,学校的集邮活动蓬勃发展,已经成为德育的有效载体,成为学科渗透的桥梁,在培养爱国主义思想、陶冶高尚情操、丰富文化知识等方面发挥独特的作用,体现了“启思明德,悟理达行”的办学理念。

    2. 开设校本课程,普及知识

    为深入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贯彻落实高中新课程精神,学校编印集邮校本教材《集邮ABC》《校园邮话》,每学期分别在初一年级、高一年级开设集邮选修课,向每一届学生普及集邮知识,实现集邮“进学校、进课堂、进教材”的目标。学校将30年的荔园集邮社历史汇编成册《荔园邮迹》,让启悟每名师生都能深入了解集邮社悠久的历史,感受学校办学特色。

    《荔园邮迹》这本校本教材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为“邮识荟萃”,介绍了集邮历史、集邮常识、邮票来源,世界邮票知识等内容。还有一些与邮票有关的故事,让学生一读到教材就对集邮产生浓厚兴趣。

    教材第二部分为“邮品欣赏”。上世纪90年代以来,师生创作的校园纪念图章、校园手绘纪念封、校园明信片,校园邮折都被展示出来。

    教材的第三部分为“邮花飘香”。内容包括集邮与校园文化、历届集邮文化展的画面、夏令营活动展示、特色教学成果展示、特色办学展示等内容。

    学校拥有一批长期活跃于集邮天地的骨干教师,高级教师何金挺是同安区集邮协会副秘书长,陈笃豪老师是厦门市集邮协会学术委员会委员、同安区集邮协会副会长。同时学校重视集邮骨干教师培养,每年在集邮活动的开展、师资力量的培训上都给予经费保障,选派青年教师参加各级集邮专题培训。

    学校还与邮局和集邮协会建立长期合作关系,邮局工作人员会定期上门,对学校的信封和邮戳等物品的规范性进行检查和指导,确保其符合相关标准。一些对集邮有兴趣的学生,还有机会到邮局实习,得到培训。

    厦门同安集邮协会副秘书长邵毅斌介绍,邮局为学生提供集邮服务,基本没有赢利,更多的是出于公益性考虑。她说,其实,绝大多数学生在集邮上的费用,每年没有超过100元。

    同安区邮政部门还经常与学校联合,深入其他学校,举行集邮知识讲座,举办邮展,传播集邮文化。邵毅斌介绍,邮政部门和集邮协会还组织老集邮迷,拿出自己的收藏品,供学生欣赏。她说,很多老集邮迷具有丰富的知识和较高的学历,他们的讲解,让学生大开眼界。

    据介绍,在展览的过程中,为了能节约费用,学生们都自己动手制作邮框,邮政部门也经常免费提供各种展框,让学生们在活动中树立节约和环保意识,同时锻炼了动手能力。

    3. 德育为先,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集邮的性质决定其具有较强的德育功能。首先,方寸天地包罗万象,是一部百科“教材”。丰富多彩的图案可以直观地加强学生对知识的记忆,同时也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厦门市启悟中学书记张益群说,学校开展集邮活动着眼于学生道德品质的培养,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优秀的传统文化融入集邮活动的全过程,让每次集邮活动都能培育学生具有爱国情怀、民族责任、团队精神和进取态度。

    学校至今共举办25届邮展,刻制了25枚纪念图章。邮展、图章的主题均反映祖国的悠久历史、灿烂文化,融入了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集邮过程中,学校充分利用和整合各种德育资源,努力建构学生的情感价值体系。比如开展亲情感恩系列活动,让学生学会感恩。在教师节那天,一些学生向教师献上“谢师卡”;同学成功、失败、生日等重要时刻,送上一张“友情卡”或“快乐传真卡”;新春佳节,深情制作“慰问卡”,向劳动者献上自己的敬意;红色之旅活动中,通过制作“寄情卡”“托志卡”缅怀革命先烈……

    开展集邮活动能促进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叶圣陶先生说过:“教育是什么,往单方面说,只需一句话,就是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邮票作为一种艺术品,收藏的过程中需要非常细心,任何一个细小的差错就会造成邮品破损,影响其价值。因此,在保存邮票时必须要有仔细、认真的好习惯。通过集邮,培养了学生细心的好习惯,进而内化为一种自觉行为,学生更加懂得注重个人校服穿着的整洁、规范;懂得打扫卫生时注意边边角角的卫生保洁;懂得做作业时要规范书写,保持书写清洁的习惯。

    4. 活动育人,集邮活动丰富多彩

    “我很喜欢集邮这项活动,这是我第二次参加集邮夏令营了。通过小小的邮票,可以让我们看到不一样的世界。希望今年能有不一样的收获。”启悟中学初二年级的小营员说。

    2018年7月5日上午,启悟中学首届市级集邮夏令营暨启悟中学第十三届集邮夏令营开营,来自同安区各个中学的45名初中学子在4天的夏令营时间里探寻集邮的意义、学习集邮贴片的制作、感受集邮文化的魅力。这是启悟中学众多精彩活动中的一项。

    厦门市青少年集邮协会前会长曾金国老师,为营员们作了一堂精彩的集邮讲座,他以“一带一路”为线索,讲述了丝绸之路经济带、海上丝绸之路沿线的邮票故事。

    在集邮夏令营活动中,营员们聚集在一起,共同欣赏邮票的图案美、内容美。

    除了本校的夏令营活动,启悟中学的师生还一起走出去,传播集邮知识和文化。2018年5月31日下午,退休的副校长陈笃豪、教师李志艺与同安集邮协会一起,前往莲美中学举行集邮贴片巡回展。李志艺老师向莲美中学初一年级全体学生讲授了“邮话厦门”的集邮知识。初一学生认真听讲座,并积极互动回答问题。

    李志艺老师以邮票为载体,厦门的园博苑、“集美学村”等风景名胜都被一一讲解。

    学校日常除了教授学生集邮知识外,还举办了形式多样的集邮赛事。如经常举办集邮贴片制作比赛、邮品邮展、集邮夏令营活动等,组织学生参加全国、省市区级集邮活动比赛,成绩斐然。

    5. 科研引领,融入教学提升学生素质 

    学校把集邮与教学科研结合起来,语文组李志艺、谢宗戟、杨寿松教师探索集邮与学科相融合的作用,做好课题研究,收到良好成效。

    在2013年同安区教学科研课题“利用集邮提高语文教学素养实践研究”中,对集邮与语文阅读课堂教学相整合、与语文综合实践活动相结合进行总结,并就促进学生写作水平提高展开研究,还开展了具体实践。

    教师通过收集、研究有关邮票,帮助学生积累语文知识。比如,通过让学生欣赏《中国古代档案珍藏》邮票中篆、隶、草、楷、行这五体文字的成套邮票,来让学生理解古汉字知识,让学生直观了解甲骨文、篆书、隶书、楷书、草书、行书等形体。这些让学生形象感知、积累了汉字知识。

    集邮也加深了学生对古文化知识和文学常识的理解。在小小邮票家族中,有不少微型“挂图”“插图”。比如孔子小型张的边饰,是描绘儒家教育内容,礼、乐、射、御、书、数六个方面的图案都被呈现,这些可以加深学生对“六艺”的理解。

    历代著名的文学家,如屈原、曹植、柳宗元的形象也出现在《中国古代文学家》系列套票上,元杂剧《西厢记》、昆曲《牡丹亭》也由套票形式表现其主要情节,这些邮票都是我们学习中国古典文学不可多得的参考资料,而且名著邮票的选图大多是典型情节,更容易激发学生阅读兴趣。

    学校探索集邮与语文课堂结合的道路,提高课堂教学质量。通过鉴赏邮票,让学生加深对课文作者的了解。在中学语文100多篇基本课文篇目中,附有作者肖像插图的屈指可数,然而,这些入选课文的作者,多是名家伟人,大多数都可以在邮品上一睹其风采,如:现代中国科学家竺可桢,古代文学家陶渊明、李白、杜甫等,都出现在邮票上。通过这些名人邮票,学生可以从不同的画面了解其生平。那些衬有背景的名人邮票,学生通过对人物背景图案的赏析,也有助于更深刻了解课文作者的生平、事迹和成就。比如,邮票中青年鲁迅身后的街景,即是《孔乙己》《故乡》等故事发生的环境。

    学校李志艺老师在上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公开课“我也追星”“寻觅春天的足迹”时,课件引用了相关邮票图案,图文并茂、有声有色,受到同行的好评。

    学校把集邮活动与作文写作相结合,在让学生受益匪浅的同时,也积累了丰富的教学科研经验。

    6. 结出硕果,特色成就校园文化

    学校的环境建设因地制宜,处处渗透集邮特色。路灯灯杆悬挂邮品常识,让学生在进出校园的时候都能看到,做到时时普及;每间教室的班牌、教室内的方寸天地设计,也融入邮票元素;教室走廊墙壁悬挂张贴宣传画、师生作品,并采用齿孔形边框或是信封式样;集邮课教室将集邮知识介绍、学校集邮特色发展历程与师生集邮实践活动融为一体,设计成窗帘。

    学校的少年邮局按照邮政局的模式建造,让学生活动时仿佛置身于邮局之中。少年邮局外还设置邮筒,用来收集师生对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意见和建议;学校LED屏定期播放邮票赏析视频、介绍集邮知识等。这些举措营造出集邮特色鲜明的文化环境,学生身处其中,能时刻感受到强烈的集邮文化氛围。

    集邮活动的开展,拓展了学生的知识视野,丰富了他们的课外知识,为学生搭建了一所积极健康的精神文化平台,也促使教学质量不断提高。

    学校集邮课要求每名学生期末必须制作一页邮集,以备评分。绝大部分学生经过集邮辅导员的规范指导,都能制作一页邮集。厦门市2013年中小学生“爱我中华”一页邮集比赛中,学校8名学生分获市级二、三等奖。

    学校的集邮特色也被新闻媒体多次报道。2001年2月5日,中央电视台《集邮在中国》摄制组到学校拍摄“同安三中校园集邮文化活动”,导演崔淑芬等4人在省、市、区邮协领导陪同下莅临校园拍摄后并在央视四套播放。《中学生周报》《中国集邮报》《邮政周报》《福建邮花》《厦门日报》《厦门晚报》《海峡导报》、市区电视台等多家媒体先后十余次报道学校集邮工作。

    学校集邮基地建设也是硕果累累。2003年12月学校被授予“全国青少年集邮活动示范基地”称号,这是全国首批95个集邮示范基地之一,学校是厦门中学中仅有的一个。2010年9月28日,厦门市邮政部门批复成立了厦门市首个学校少年邮局。

    2012年学校应邀参加苏州“第二届全国少年邮局联谊会暨苏州市少年邮局成立十周年庆典”。学校第二任少年邮局局长林培弟应邀参加并做经验汇报。2013年9月,学校陈笃豪、李志艺、何金挺、陈英为4位教师和学生李叶宛愚的9框邮集参加“台湾高雄两岸邮展”,并载誉归来。

    近些年来,学生也频频在各类集邮活动中获奖。2013年在福建省邮政公司主办的“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大家齐行动”主题教育之环保明信片设计大赛中,高一学生吴一锋同学绘制的《垫板上的世界》喜获厦门地区仅有的福建省一等奖。2014年邝晨在厦门市中小学生“快乐成长”活动中,邮票设计荣获中学组一等奖,其作品被厦门市邮政部门作为邮资纪念封发行。2018年初二学生何舜宇、钟梦婷获得第二届福建好少年书信节“我是当家好少年”集邮贴片制作省三等奖。

    集邮进校园是一项一举多得的有益活动,以集邮作为学生教育活动载体,给学校办学思路注入了新的活力、新的教育内容。集邮不仅能够形成别具一格的集邮特色校园文化,而且给启悟中学带来蓬勃的生机和活力,让学校走出一条创建校园集邮文化的特色之路。 (杨寿松 李志艺)



http://www.00-edu.com/jiaoyu/1/2018-11-15/224130.html十二生肖
十二星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