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尹晓军 特约通讯员 叶祥元)最近一段时间,甘肃省武威市凉州区西苑实验小学五年级(2)班班长、学习委员孙小洋拾金不昧的事迹在网上“火”了。原来,她在放学回家的路上捡到了一个手包,里面有钥匙、现金还有身份证等物品。那天天气不好,刮着大风,但她却耐心在原地等了一个多小时,直到失主到来,归还后才回家。
“孙小洋同学身上真实、集中地展现了新时代小学生应该具有的美德,似一朵清新的荷花悄然绽放。她是学校模范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优秀学生代表,是凉州区‘金种子工程’培养出来的优秀学生。”凉州区教育局党组书记、局长杨发寿告诉记者。
如今,在凉州区,“金种子工程”实效凸显,类似“日行一善”的例子不胜枚举。近年来,该区以特色校园创建为抓手,打造特色,于润物无声处、潜移默化中感染学生心灵。同时,以德育为学校发展基础,健全完善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德育网络,用“金种子工程”的德育力量浸润学生心田,让“金种子”在常规、平实、朴素的教育教学实践活动中生根发芽,茁壮成长。
在具体实施中,凉州区中小学注重校园每个细节的设计,建设主题突出、特色鲜明的走廊文化、教室文化、办公室文化等特色文化。与此同时,各校利用重大节庆日、纪念日等,积极开展养成教育、成长教育、环保教育等主题教育活动,并把这些活动延伸到家庭,通过引、讲、写、做、说等步骤,让家长参与到互动活动中来。
永昌镇山高小学是一所农村小学,前几年由于办学条件落后,生源流失严重。得益于“全面改薄”项目,该校建起了新的教学楼,配齐了功能室,学校面貌焕然一新。为丰富学校内涵,提升学校办学品位,山高小学决定从特色校园建设入手,充分利用校墙、过道、楼梯、走廊,悬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国梦主题宣传、讲文明树新风宣传等牌匾,让“金种子”文化弥散在校园的每个角落,学生每天都能在身边听到、看到、感受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在洪祥镇陈家沟小学,记者看到另一番场景。正值该校大课间活动,孩子们在操场上欢快地打起安塞腰鼓,左右跳跃,腾空起舞,沉浸于快乐的海洋中。校长董武文自豪地说:“我们在开齐开足国家课程的前提下,充分考虑学生兴趣爱好,因地制宜开设了经典诗文阅读、安塞腰鼓、美术、舞蹈、音乐、电脑绘画等社团组织,并且发展成为校本课程,有序开展活动,陶冶了学生情操,也张扬了学生个性,学校也形成了品牌和特色。”
杨发寿介绍说,凉州区以“金种子工程”为主线,围绕学校课程建设,把“金种子工程”纳入到学校课程建设体系,依托社团活动等,让学生不断丰富知识、拓展技艺,并使之成为培养学生良好习惯、提升学生文明素质的重要阵地。
据统计,目前,凉州区中小学校本课程和社团活动涵盖体育、艺术、语言、科技、综合、实践等六大门类32种,实现了“生生有特长,班班有特点,校校有特色”的目标。
在实施“金种子工程”过程中,凉州区还倡导全体教师提高自身素养,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区教育局要求全体教师率先学习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准确把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渊源、发展脉络、基本走向和价值内核,做到真学、真懂。同时,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为教师的精神追求,外化为自觉行动,用自身的模范行为和高尚人格去感召学生、教育学生,从而带动学生、激励学生。
“近年来,伴随着特色校园创建活动的开展,‘金种子工程’在中小学落地生根,让每一个孩子从小懂得建设美丽家园、拥抱美好人生需要从我做起、从一言一行做起,他们逐渐成长为素质优秀、适应社会、生命力强的‘金种子’,成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杨发寿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