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零教育信息网 首页 > 教育新闻 > 新闻阅读存档 > 正文 返回 打印

寻找一千种蝙蝠的“原则”

[db:作者]  1970-01-01 08:00:00  互联网教育报

  ■本报记者 魏海政 张兴华

  通讯员 王莉莉

  “当你到一个新的环境之后,在中国30分钟就可以融入当地,成为一个当地人。但在其他国家,则可能需要三代人的时间。”2010年度国家友谊奖获得者、山东大学“泰山学者”特聘教授穆乐夫(Rolf Mueller)教授说,这也是他选择到中国长期工作的一个重要原因。

  “科学研究不能靠侥幸取胜”

  穆乐夫1998年在德国图宾根大学获博士学位,并荣获最佳博士生奖和博士论文奖,2005年被聘为全职教师到山东大学工作,2008年被聘为山东大学仿生声物理岗位“泰山学者”特聘教授。

  “科学研究不能靠侥幸取胜,要用严谨、认真的态度,运用有效的方法获取知识和信息。” 穆乐夫的专业领域为仿生物理和声纳技术,他第一个提出关于自然生物声纳目标归类的计算理论,第一个从物理学上解释了耳屏在蝙蝠声纳系统中的作用,第一个对由哺乳动物外耳产生的空间信息进行直接的数值化的描述,第一个从物理上解释了某些种类的蝙蝠的鼻页上附着瓣的功能,在与蝙蝠声纳有关的几个基础研究问题上取得了突破。所有“第一”的取得,都和他勤奋、严谨、认真的学术态度不可分离。他的学生高丽说:“穆乐夫总是一开门便进入实验室,一直工作到实验室关门。”在穆乐夫的指导下,他的博士生发表的研究论文被《物理评论快报》选为封面论文,被《自然》选为“研究亮点”。

  “国际交流可以激发更多灵感”

  “科研中要进行专业之间的合作,尤其发展交叉学科,多进行国际交流,这样可以激发更多灵感。”穆乐夫说。穆乐夫承担了中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由蝙蝠耳轮和鼻叶推导仿生自适应波束模型的研究”,开辟了一个崭新的学科方向——仿生声纳学,这是一个既与基础科学相关,又有着巨大潜在应用价值的新学科。穆乐夫在山东大学和弗吉尼亚理工大学同时开展科研工作,并极力促成了“山东大学—弗吉尼亚理工联合实验室”,目前合作已经取得了初步成效。

  穆乐夫还非常重视国际合作科研团队的建设,组建了一支专业科研创新梯队,与欧洲的CILIA合作伙伴,美洲、亚洲的相关研究机构进行仿生科学和蝙蝠生态多样性采样等方面的合作,穆乐夫认为,欧洲的学生擅长“独立解决问题”,美国的学生擅长“掌握技术技巧”,中国学生非常认真,基础扎实,但要经过较长时间才能从学校教育模式中转化出来,独立解决问题。因此,在工作和实践中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非常重要。

  “大自然本身就在做实验”

  穆乐夫从小非常喜欢大自然,对生物特别着迷,还把家里的一个大花园,变成了一个小型动物园。正是这种从小就与大自然中的生物不可分割的情缘,使他后来执著地走上了探索大自然奥秘、从大自然寻找人类所需信息的科研道路。穆乐夫说:“大自然本身就做着无数的实验。我现在所做的实验,就是通过对蝙蝠的研究,把对一种生物的研究系统化,提供一个人类从生物本身获取需求信息的研究范式。”

  穆乐夫说,现在仿生技术还处于起始阶段,他希望通过蝙蝠实验,发现世界上1000多种蝙蝠共有的的基本“原则”。“唯有与大自然多打交道,才能发现大自然的奥妙,为人类作出有益贡献。”穆乐夫说。



http://www.00-edu.com/jiaoyu/1/2010-11-6/230145.html十二生肖
十二星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