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的成长树上有翻转课堂的影子。资料图片
教育均衡发展和质量提升一直在路上。肥城教育信息技术与课程教育改革深度融合,以及基于现代信息技术等各种资源和理念的翻转课堂的教改实践,无疑是一项有益的探索,具有较为普遍的意义。
3月30日,正是桃花盛开之时。记者在山东省肥城市偏远的汶阳镇中心小学看到,学生们刚吃过午饭,就来到多媒体教室,打开“肥城市小学同步学习网”上的微视频看起来。“学习新课以前,老师会提前下发自主学习任务单,并把新课做成微视频让我们看。我们会根据任务单上面的学习任务,结合视频中老师的讲解自主学习。视频中的知识看懂了的就快进跳过,没看懂的可以倒退回来反复观看,直到学会为止。”汶阳镇中心小学五年级(5)班学生聂欣惠笑着告诉记者。
随同的肥城教育局党委副书记张衍峰谈起教学改革就有一肚子话要说,“作为县域教育,城乡最大的差距是课堂教学水平的差距,最直接的表现是技术的差距和资源的差距。云时代、数字化的到来,为尽快缩小城乡差距、促进公平提供了契机。技术进步为教学改革插上了翅膀。推进翻转课堂等做法,就是为了‘打造云端教育新平台,推进教育高位均衡发展’这一目标”。
记者还了解到一件新奇新鲜事:石横镇中心小学校参加该市教学能手和优质课评选的教师,全部获奖、无一落选。在目前教师职业倦怠情绪有蔓延趋势的背景下,他们是怎么做到保持教师对职业的新鲜感和敬业精神呢?
石横镇中心小学校长毕德银看出了记者的疑虑,他告诉我们:“翻转课堂的教学实践与研究,改变了课堂上师生教与学的方式,让我们的教师和学生都受益匪浅。”
区域性推进 实现教与学的“双重变革”
肥城市地处山东省中部,泰山西麓,有“君子之邑”“中国桃都”的美誉,总人口98.58万人,在全国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百强中列第59位。
2011年,肥城市就已成为山东省教育工作示范市,2013年又首批通过全国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市验收。在教育发展基础扎实、已经实现基本均衡的前提下,如何进一步推动全市教育整体水平的提升,走向高位均衡,成为肥城教育人面临的新挑战和新任务。
探索早已开始,突破面临难题。早在2003年,肥城市就建立了基于校本教研的联片教研区;2014年初,又建立了小学教育教学改革发展共同体。随着教育信息技术与课程教学的实质性融合,以及翻转课堂理念的深入人心,让肥城人豁然开朗。
该市教育局在市委、市政府支持下,结合“互联网+教育”的时代要求,以“促进教育高位均衡发展,建设现代化教育强市”为目标,持续加大信息化建设,持续探寻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以翻转课堂助力区域教育高位均衡发展,聚焦教师专业成长、学生学力提高,全面实现城乡教学的“共建、共生、共享”,基本实现了县域内义务教育段学校乡村和城区的学生都能接受同等优质的教育。
目前,整个肥城市无论城乡,105所小学的55674名小学生,都能依托肥城同步学习网,实施翻转课堂,初中、高中也在积极推进,基本实现了教与学的“双重变革”。
肥城市仪阳中心小学围绕“共生”教育理念,开展了基于信息化教学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探索,现在学校学生平板电脑拥有率达到95%以上。通过近一年的翻转课堂实践,孩子们能够熟练的掌握资源下载、微视频程序操作、作业上传等操作,同时,学校成立了“仪小资源信息中心”,提出了针对知识点、重难点和易错点的微课制作思路。
石横镇中心小学是一所省级规范化学校,学校组织教师积极投入到翻转课堂教学改革与实践中来。强化教师的学习与培训,为教师开展翻转课堂研究奠定了理论基础。学习也真正成为了学生喜欢的事,表达能力、组织能力得到锻炼,综合素质迅速提升,在各级创意大赛、学科能力展示大赛等活动中,学生均取得了优异的成绩。课堂上,学生的胆子更大了、笑声更多了,学生学业成绩在全市一直名列前茅。
为提升教师素质,肥城先后在中央财大、首都师大、华东师大等举办订制式肥城高级研修班,邀请知名专家到肥城讲学及实战指导,多次组织外出学习和挂职锻炼,近年来外出学习研修参会达10000余人次。强有力的培训,提高了教师的施教能力。在去年上半年“一师一优课”评比活动中,肥城有1292节优秀课例被推荐到山东省和中央电教馆,推荐数量约占泰安市推荐数的30%;在近期教育部公布的全国“一师一优课”获奖名单中,泰安市66节获奖,其中肥城21节获奖,占泰安市总获奖数的32%。在山东省和泰安市首届优秀微课程评选中,有163项作品获奖,获奖比例也居泰安市第一。
本土化设计 堂堂有名师 家家变课堂
记者了解到,肥城市针对农村学校是县域教育主体的现状,根据互联网终端差异,实施三种样态:一是条件好的市直学校,师生人人具备移动终端,采取“全天候智能交互学习”,实现处处是学校,即时学习的状态;二是家校都有终端,教室内只有一个固定终端的学校,采取“家校智能交互学习”,实现家家变课堂,在家随时学;三是教室内仅有一个固定终端的学校,采取“课内智能交互学习”,实现堂堂有名师,课内选择学。
汶阳镇中心小学坐落于风景秀丽的泰山脚下。为了让农村孩子接受更好的教育,让每个孩子都能健康、快乐地成长,学校在改革中分为学生和老师的双向改革。在改革中因材施教,尊重个性差异。教学中采用家校翻转模式,实现小组内学优生帮学困生的“兵教兵”场面,训练学优生的表述能力,增强团队意识和责任心,学困生也在平等的氛围中请教、学习、质疑,更好地实现了分层教学和因材施教。
“随着孩子年级段的升高,我们家长已经辅导不了学生,而翻转课堂的实施,解决了我们家长的后顾之忧。学生可根据老师提供的任务单和资源进行自学。尤其是在英语学科中我体会最为深刻,英语单词的发音我们把握不准,也就不敢教孩子读。现在有了老师制作的小视频,学生可以跟读,反复观看学习,并可以通过QQ(社交通讯工具)等方式和老师互动交流,我们家长再也不用为辅导学生而发愁了。”汶阳镇中心小学四年级的学生家长魏丽如是说。
全覆盖实施 农村偏远学校也能实施翻转
以前有个误区,觉得好像只有城区学校具有“翻转”的条件,农村偏远学校只能实行传统的老师灌、学生被动接受的模式。而肥城实践的体会是:只要学习能够发生,就能实施教学翻转;翻转课堂并不是硬件条件好的城镇学校的专利,农村偏远学校也能实施翻转课堂。目前,区域内所有12学科、1年级至6年级全部实施翻转课堂。
桃源镇晒书城小学地处桃源镇山区,因传说孔子曾经在此晒书而得名。学生家长的经济条件不充裕,如何赶上“互联网+教育”这班车,校长和教师们面临很大挑战。他们从“先学后教”到“五步三查”,再到“翻转课堂”,走过了一个漫长且具有挑战性的过程。目前,“微课+翻转课堂”现已成为晒书城小学教学的新常态。
“以前关起门来教研,教师容易倦怠,现在所有教师都参予到教学微视频和导学案的研发,村小老师业务水平得到很大提高。”校长郭浩东说。
蒋庄社区学校依托教研组活动,交流研讨,破解困惑难题,充分发挥骨干教师的辐射带动作用。课堂教学以小组合作学习、“微视频+自主学习任务单”为载体,详细解读了新形势下的翻转课堂。课前的自主导学培养学生独立自学的能力,课上的小组合作交流促使学生团结协作。微视频为课前自主学习提供了保障,自主学习任务单引领学生掌握自主学习的方法。现在学校已形成以“新授课—复习课—讲评课”为基本课型,以“课前自主学习——课上互动学习”为基本流程,以“自主学习、同伴互助”为基本形式的教学模式。
“近年来,以微课程、翻转课堂为代表的新型信息化教学模式在在全国各地迅速发展。也正因为有翻转课堂的存在,信息化条件下的教育改革才具有‘互联网+’的时代特征。”中国教育技术协会秘书长刘雍潜表示,肥城市百万桃乡人就是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积极推动信息技术与教育融合,咬定“促进公平、提高质量”的高位均衡发展目标,锁定学习力、创新力培养。
教育均衡发展和质量提升一直在路上。肥城教育信息技术与课程教育改革深度融合,以及基于现代信息技术等各种资源和理念的翻转课堂的教改实践,无疑是一项有益的探索,具有较为普遍的意义。如何进一步通过教育环境均衡、教育资源均衡、教育机会均等而实现区域教育质量的高位均衡,肥城的探索实践也值得借鉴和深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