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晓杰,山东省济南燕新中学校长,高级教师。曾获济南市百佳教师、济南市优秀班主任、历下区优秀教育工作者、历下区师德标兵等荣誉称号。
济南燕新中学作为历下区仅有的一所由镇办转区属的初级中学,一所外来务工子女定点学校,面对80%以上的外来务工家庭,学校立足实际,基于学情,潜心发展,全面推进学生自主发展的课堂改革,增强教师动力,激发学生活力,形成了自己的办学风格,拥有了一种坚韧向上的风骨。
在追寻燕新中学发展轨迹的过程中,令人感动的不仅是董晓杰校长锐意进取、变革求新的精神追求,更在于作为一位有责任担当的校长,他始终执着于心的那种“守护天性”“回归主体”的教育者心境。这种内化于心的人本精神,使得他所带领的学校充满了“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的普爱情怀。
而陶继新先生的点评博观约取,娓娓道来,无一不显示出他广博的学识、精深的见识和敏锐的视角,又能给读者以触及教育灵魂的启发。
A 思困求变:守护天性,助力师生走向成功
【董晓杰】燕新中学走上改革之路源于现实的严峻。从2014年起,我校外来务工子女一跃超过了在校生的82%,这部分外来务工家庭的孩子来自全国17个省市自治区,地域广、范围大、人数众多,文化、经济、习俗、环境差异化明显,对教育教学产生了较大的冲击。
经过调研,我们归纳了务工家庭中的孩子常常表现出的六大共性问题:一是目标不明:学习目标不明确或者目标低,达到什么程度算什么程度;二是动力不足:进取心不强,遇难容易退缩,遇好容易满足;三是兴趣缺乏:缺少兴趣爱好,尤其艺术素养缺乏;四是习惯不良:缺少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生活习惯;五是视野狭窄:阅读量与信息量不足;六是性格胆怯:缺乏自信。
我们的教师群体敬业肯干,有扎实奉献的精神,他们早来晚走,关心学生,能主动牺牲自己休息时间为学生辅导;但各学科缺少领军人物,工作上不喜欢改变,宁愿用拼时间耗体力的方式提高成绩。
我们分析认为,以上“问题”恰恰就是自我发展意识、发展动力不足的典型表现。因为发展的需求没被重视,教育教学缺少应对,课程难度加大,学生容易产生厌学情绪,教师容易产生职业倦怠,教育教学上开始呈现越来越多的难题。
缺乏发展动力的师生是最难被发展的——这是我们进行课改的前情。
于是,2014年,我们将课堂教学改革确定为学校发展的中心工作之一,确立了以“翻转课堂”为核心的课堂教学改革。
【陶继新】孔子主张“因材施教”,课堂教学改革何尝不是如此呢?你们通过调查研究,知晓了学生之“材”的状况,分析了师资的现状,有针对性地进行了课堂教学模式改革。不过,破旧立新并非易事。有的学校课堂改革推展一段时间后,便知难而退,前功尽弃。真正的改革者,不但要有一种坚定不移的信念,还要有一种决不放弃的精神。从您与老师们的身上,我恰恰看到了这种信念与精神。
【董晓杰】我们一直在思考,教育应该有怎样的责任,学校应该有怎样的担当。我想,在这个发展的时代,每个人都需要有那么一种情怀,有一股子精气神。怨天尤人不能解决问题,努力做我们可以做的事情,寻求对师生发展有意义的改变更有价值。例如现阶段我们正在探索的课程建设、课堂教学改革、学生自主管理等。
作为一所务工子弟学校,燕新更需要的是能增强学生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自主发展动力的课堂。每个孩子的内心都有求真向善向美的天性,都有被肯定、被关注的需求;每位教师都有专业成长的渴求,都有发展自己、渴望成功的愿望。我们的责任就是:任务驱动,唤醒激发教师主动发展意愿;守护天性,守住学生自主发展的动力,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帮助孩子走向成功!
【陶继新】一个人的视野与格局,在某种程度上决定了一个人能否干出一番大的事业。大凡有大的视野与格局的校长与教师,在做教育的时候,未必特别想着如何提高学生的考试成绩。可是,学生的好成绩反而不求自得。更重要的是,它还会影响到学生的未来前程。从这个视角讲,你们还不只是让学生的考试成绩有了提高,更为他们未来更好地成长在做奠基工程。这样,他们就有可能真正如您所说,有了一股“精气神”,进而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合格公民。
B 课堂改革:次第推进,催生自主发展动力
【董晓杰】“困则思变,变则通。”在课改的推进过程上,我们坚持做了两点:一方面,我们规划了自下而上、由外而内的路线图;另一方面,坚持了循序渐进、分步实施的推进策略。
首先是“自下而上”,即从群众中来,充分发挥教师的作用。学校以任务驱动的方式,给教研组制定课改研究任务,每个教研组首先扶持发展愿意动起来的教师,各教研组之间展开竞争。通过教研组上模式展示课,教研组自己解读模式、教师讲坛交流问题解决方案、教研组读书助推等方式,自下而上进行了小组合作高效课堂模式的探索。“由外而内”即我们先搭外架,营造声势,逐步深入。课改理念与六步流程建设是第一步,理念一定要有形式跟进;然后是导学案的编写与使用,规范必须有抓手约束;第三步才到了学科课堂内在规范建设,落实到集体备课的质量上。
其次是分步推进,我们坚持按照“小台阶、厚容量、有重点、讲考核”的推进步子,循序渐进、分步实施,步步走实。每学期制定一个中心目标,每学期都力图解决一个特定的问题,每一步都制定规范,坚持落实考核。
【陶继新】一般推进课堂教学的改革者,往往急于求成,结果不少都是欲速则不达,甚至放弃了改革。因为课堂教学改革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也很难一开始就大获全胜。你们采取“小台阶、厚容量、有重点、讲考核”的方式推进教学改革,很有智慧!
【董晓杰】我们的教学改革主要经历了以下三个发展阶段:
第一阶段:我们在总结课改成果的基础上形成了燕新中学课堂教学模式,简称“六步流程”(自主预学、对群学、展示点拨、梳理小结、当堂检测、错题整理)。第一阶段,基本解决了人人能上六步流程课的问题。
第二阶段:我们将实践六步流程中发现的各种困难、困惑进行汇总,由教务处整理、分类、打包,然后以任务包的方式由教研组认领。各教研组通过周研讨课的方式,在实践中反思,寻找解决问题途径,修正课改模式,解决落实细节。第二阶段,我们实现了有效解决发现的问题,初步形成学科优秀成果的目的。
第三阶段:学生变化与教师提升开始大幅体现出来,但是课堂改革应有的教学效益还未能充分体现出来。针对问题,学校从理念到规范,从整体到细节,从全局到学科,精选课改优秀成果,分学科改良规范。各学科建立了操作规范和落实细节,同时将自己的“学科落实规范点”作为标准,强化了集体备课和课堂教学达标。在这一阶段,我们初步完成了“人人会上课改优质课”的目标,并且遴选出了有燕新特色的课改优秀教师。
【陶继新】你们教学改革的三个阶段次第推进,很具科学性。第一阶段不但创新出了属于你们课堂教学模式的“六步流程”,而且实现了人人都能上这种课的目标。当然,这只属于初级阶段,还需要在实践中进一步地验证。而第二阶段,则是在实践中发现问题,又分类解决问题的过程。其实,真正的改革,很多都是基于问题解决情境下的改革。任何改革,不可能一开始就完美无缺,正是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才让第一阶段形成的“六步流程”中的问题得到了解决。当步入第三阶段,“人人会上课改优质课”的时候,学生的学习方式与老师的教学方式才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变革。
【董晓杰】这是问题解决式的思路,也是维果斯基“最近发展区”理论给我的启发。在教师可能发展的区域内发展,在“曲折中渐进,修正中提高”,才符合人的成长的规律。
学校课堂教学改革恰恰也契合了历下教育“智慧教室与翻转课堂”教学改革大趋势。这样基于学情的校本课堂改革,为师生发展注入活力。课改推进一年半时间,学校与教师的发展有目共睹。走进课堂,我们看到了教师的“退”和学生的“进”。学生热烈讨论,勇于展示,补充质疑也越来越大胆,课堂变得生动活泼。
【陶继新】没有教师的“退”,就很难有学生的“进”。其实,当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被激发起来后,不但会产生很好的学习效果,还会生成自主学习的习惯。从这意义上说,课堂改革中的学生之“进”,不但会让课堂活起来,还会影响到其未来的发展。
C 课程建设:自主选择,给学生更喜欢学校的理由
【董晓杰】从2015年开始,我们按照国家课程校本化、校本课程实践化方案开发了校本选修课。学生可以自主选择课程,打破班级、年级的界限走班上课。到上学期末,我们已经成功开设了文化素养、科技创新、艺体拓展、生涯指导等4大门类27项校本课程,像“舞动青春”“创客小工坊”“社交口语”“非洲鼓”等选修课程,不仅充分利用了师资,而且锻炼学生学会选择与放弃,学会发现自身长处和弱点,能够扬长发展,建立自信,能够找到更多志趣相投的好朋友、好伙伴。
【陶继新】自主选择课程,不但让学生拥有了课程的选择权,也让他们学会了取舍。有了自主选择权与学会选择之后就不一样了,他们是经过自己的思考来选择的。因为学生选择的是心之所爱,学起来也会产生良好的效果。即使选择错了也未必是什么坏事,它会让学生接受教训,以免在未来的选择中失误。真正的优秀人士,很多就是在尝试错误、修正错误与少犯错误中成长起来的。
【董晓杰】我完全赞同您的观点,学校是应该允许学生犯错误的地方,是学生寻找伙伴的地方,是用学生的“亮点”点亮学生的地方!反思我们自己,不也是在试错中成长起来的吗?
【陶继新】“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况且是正在成长中的学生呢?允许学生犯错误,不等于鼓励学生犯错误。而是尊重客观事实,并让学生在犯错误的过程中,尽量形成“不贰过”的品质。
【董晓杰】近两年学校确实发展很快,但随着课改的深入,问题也开始暴露出来,课堂教学往往体现在注重知识的落实和应试的技巧上。什么更重要呢?灵活运用知识比知识本身更重要,就是思维方式的选择与思维创意的训练应成为我们课堂学习的重中之重,所以我们在今年期末考试后,增加了一个对全体学生的面试答辩考核,检验同学们运用本学期所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考察同学们思考的维度与深度。答辩源于生活,不回避问题,鼓励学生体验搜集资料、整合资料形成观点的过程,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思辨能力,同时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的能力。成绩纳入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以评价促发展。
【陶继新】你们的全员答辩考核,不但有了思维的深度,也有了思维的广度,甚至会产生几个、十几个或更多的思维向度。实践证明,只有在长期多向度思维的训练中,才能让学生更具创造性。当文本与生活对接,并被学生剖析、思辨、“组合”成新的“答辩”时,就不只是增强了他们的学习力,还培养了其应对复杂问题的能力,以及具备发展潜力的创新思维品质。
叶圣陶先生说,“教育是什么?往简单方面说,只需一句话,就是养成良好的习惯。”这里所说的养成习惯,包括养成生活习惯、学习习惯,当然更重要的是一个人思维能力、思维习惯的培养。
D 活动育人:六好习惯,培养合格的现代公民
【董晓杰】我们以“六好习惯”(走好路、站好队,做好操、行好礼、扫好地、上好课)教育为抓手,让学生从小处、细处理解做人的道理,逐步摆脱不良习惯,学生的精神面貌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变得更加自信、乐观、有礼貌。学生的改变、发展得到了家长的认可,也让燕新中学的社会声誉日益提升。
我们还设计开展了丰富多彩的主题教育活动、校园文化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如班级特色展示、“模拟联合国”、班级文化巡展、“谁不说俺家乡好”等,赋予了班级个性特色文化内涵,让学生敢于表现自己。精彩的活动引起了济南教育电视台的关注,他们专程来我校录制了两期节目,还先后三次报道我校的模拟联合国、采摘节、艺术节等活动,在社会上引起较大反响。
【陶继新】你们的这些活动,既有意义又十分有趣,受到学生的欢迎,也就有了水到渠成之势。学生正是在这些活动中,张扬了自己的个性,展示了自己的才华,生成了自信心与自豪感,并形成良好的习惯。其实,孩子的潜力之大,往往超出我们的想象。当他们有了优质的情绪,有了主动学习的意识之后,所谓的高效学习,也就降临到了他们的身上。成绩的提升,也就有了“道法自然”的美丽。因为高效与优质情绪是一对孪生兄弟。所以,学校不应当只是学习的地方,还应当是让孩子们欢天喜地的园地。他们应当在这里学到必须的知识,更应当享受到在校成长的幸福感。
【董晓杰】让每个孩子在校获得存在感和幸福感也是我们开展各种活动的原动力。成功是付出后的收获,幸福是给予后的满足,而这一切,就是我们要找寻的是激发每个孩子主动成长的“秘钥”。2015年,我们组织学生参加了历下区合唱、表演、器乐、声乐等所有艺术专场演出,并代表历下区参加了济南市艺术展演专场演出;元旦举办了首届校园达人秀演出,获得巨大成功。虽然我们的孩子缺少艺术人才,但我们仍多方争取机会,积极参加艺术活动,就是让学生开阔眼界,掌握技能,体验成功,培养学生欣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
【陶继新】让务工家庭孩子们拥有一个积极向上的心态,认为身处一个不富裕的家庭非但不是命运的不公,而是“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的精神磨砺,并由此奋发努力,为生命创造出一个新的天地。这对其生命成长来说,具有更加丰沛的意义。同时,你们组织各种各样的活动,让学生体验成功,从而感受学校生活的绚丽多姿给自己带来的生命快乐。这些,甚至有可能成为孩子们的终生铭记,烙印在他们的心里深层,并延伸与生发出积极而又幸福的心灵能量的宝贵体验。
【董晓杰】对学生来说,参与带来改变,改变带来成功的愉悦,责任感和成功的愉悦是成长发展的动力所在。2015年下半年学校开始组建了学生自主管理委员会,为他们配备专门办公室及办公设施,自管会设立了安全与校产管理部、学习部等六个部,充分发挥了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教育力量,他们每周自主讲评班级存在问题,自主组织活动,在学校日常管理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在甘肃省考察团来我校考察时,我校自管会的学生部长们面对考察团成员的提问侃侃而谈,表现出来的优秀素质让考察团成员惊讶不已,赞不绝口。我们倡导学生自主管理,就是让学生认识到,每一个人既有接受管理的义务,也有管理的责任。管理是服务,也是服从;既是民主,也需要集中,这是为培养有法制意识的现代公民做准备。
【陶继新】提起学校管理,最高层次的管理是学生的自主管理。当学生成为自主管理者的时候,他们就成了学校的主人,不但培养了他们自我管理的能力,还在无形中生成了为校尽职的责任感。而且,只有通过学生的自主管理,才能让他们真正体会到民主与集中是一对矛盾,也是统一体。只有亲身经历,才能产生心理的认同感;有了心理的认同感,才能实现生命的自觉;当更多学生有了生命自觉的时候,学校的管理、学生的成长,也就驶进了“高速路”。
E 共同愿景:促进公平,人人享有优质教育
【董晓杰】两年的时间,全校师生齐心协力,克难攻坚,使学校在课堂教学改革、教师专业成长、学生自主发展和自主管理等方面,取得了较快的进展。尤其在刚刚过去的2015年,课堂教学改革效果显现,学生精神面貌提升明显,教师个人获奖增多,学校课程建设取得成效,校园活动更加丰富多彩……由此带来了教师的影响力、学校的美誉度提高,学校呈现良性发展的态势。
课改带来的这份成绩单的确来之不易,也非常有意义,它坚定了我们奋勇前行的决心和信心。总书记强调:“要努力让13亿人民享有更好更公平的教育”,“ 让每一个人都有人生出彩的机会”。而作为务工子女学校,我们应尽的职责就是,在公平正义中弘扬国家意志,彰显教育的本色。我希望能够把燕新中学建设成为“济南市最好的务工子弟学校”之一,让务工家庭的子女可以分享优质的历下教育。
【陶继新】对于你们这所原地处历下城乡结合部的务工子弟学校来说,取得如此巨大的改变,太令人振奋了!这让我想起“生源不好不可能取得好的成绩”的言论,看来,这种论调是站不住脚的。学校是不是持续发展,学生是不是更好成长,关键在于学校领导与教师的精神状态,在于他们有没有使命感与责任心。
前一段时间到你们学校的时候,就特别令我感动。当家长们将孩子交到你们手上的时候,肯定有期待,也有担心。您这个校长和老师们,收下这些孩子的时候,也就成了这些孩子的亲人与精神导师。春风化雨,润物无声,这些孩子在你们的引领与指导下,不但取得了成绩,更获得了幸福感。这在给他们的家长一份最大的精神安慰的同时,也向社会昭示出教育所释放出的积极能量。
【董晓杰】多谢您的鼓励!自实施改革以来,我们也经历了曲折的艰难过程。我想,作为校长和一线教师,首要的是下定改革的决心,要有恒心和实践的勇气。所以,在推行课改的进程中,我们需要智慧,更需要勇气;需要艺术,更需要毅力。我们需要明白一点:那就是老师无法代替学生解决所有的问题。同样,校长无法代替老师主动发展。我将倾听师生们的意见,尤其是不同的意见;我将坦诚地接受各方的批评,直面我们的挑战。总之,我邀请全体师生一同投入到学校的教育教学改革中来,共同见证我们的学生快乐健康地成长。
【陶继新】课改是学校发展的必然选择,尽管有可能因此遭遇这样那样的困难。可是,只要用智慧与勇气、艺术与毅力去克服它,就会让困难不再成为困难,甚至让困难转化为成功。当然,要有一定的政策保证,也要坦诚地接受不同意见。因为所有这一切,都有一个共同的目标,那就是燕新中学更好地发展。有了这一共识,您与老师们共同努力,就必然会有学生的快乐成长,会使这所学校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