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北京5月17日讯(记者 唐琪)如果为中国“211工程”大学的校长们画一幅最具群体特征的肖像,会是什么模样?54岁左右、男性、名校出身、理工科、博士、实际年收入平均17.34万元……这是《中国211大学校长专业化发展报告》给出的答案。
该报告由浙江工业大学现代大学制度研究中心、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重大攻关招标项目“完善中国特色现代大学制度进程中的大学校长管理专业化研究”课题组牵头,选择我国112所“211工程”大学作为调查对象,从大学校长的专心、专长、专职三个维度,对我国“211”大学校长群体的专业化状况进行了调研形成,并在《中国教育报》上独家发布。
报告用翔实的数据总结了中国“211”大学校长的群体特征。“211”大学校长主要由名校出身、平均年龄为54岁的男性理工科博士组成,62%的“211”大学校长拥有理工科博士学位,人文社科出身的校长占37%。93.1%的“211”大学校长是中共党员。
“211”大学校长具有一流的学术素养和社会影响力。拥有博士学位的比例达89.4%,高于美国大学校长84%的博士学位比例。90.8%的校长是博士生导师,47.3%的校长曾获得国家级科技奖励,校长在任期间获国家级科技奖平均为1.6项;任校长期间平均学术类论著数为32.5篇(部)。现任中国大学校长两院院士的比例为26%,其中,41.2%是在担任校长以后获评院士的。“211”大学校长是全国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的占三分之一。
“211”大学校长具有高度的体制认同和良好的群众基础。校长们对于高校领导体制“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高度认同,87.2%的大学校长、91.1%的大学书记都认为所在学校党政关系是和谐的。学校中层干部和教授对校长的各项管理素质评价都比较高。
“211”大学校长具有高远的精神追求与自我期待。校长的工作动力主要来自于精神层面的责任和满足,校长们认为“社会责任”“成就感”“职业荣誉”“挑战性”很重要,而“职务晋升”“学术发展”“薪酬待遇”等物质方面的因素并不重要。
报告描述了中国大学校长专业化发展的困境,并指出,从“专心、专业、专职”三个维度来观照,中国大学校长还存在着一定的差距。例如,87.2%的校长认为最应该扮演的角色是教育家,但是只有38.3%的校长认为自己实际上扮演最多的角色是教育家;教育学背景的校长仅占4.3%,很大比例的校长不订阅教育理论类书籍等。
针对以上问题,报告提出了中国大学校长专业化发展的对策建议。制订中国大学校长专业标准,从制度供给层面着力解决好三个“力”:让校长有负责的动力、有负责的权力和有负责的能力。在现有制度框架下,既彰显“中国特色”,又紧扣“校长负责”这个突破口,建构“有负责的动力、有负责的权力、有负责的能力”的中国特色的大学校长管理专业化的制度与政策体系。
报告全文见四版
超八成“211”大学校长希望离任后做学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