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零教育信息网 首页 > 教育新闻 > 新闻阅读存档 > 正文 返回 打印

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

[db:作者]  1970-01-01 08:00:00  互联网教育报

首席专家 杨叔子 首席专家 刘伟 首席专家 叶澜 首席专家 张再兴 首席专家 赵彦云 首席专家 喻国明

  全球化背景下的文化碰撞和精神碰撞

  ——《弘扬与培育民族精神研究》

  杨叔子 1933年9月生于江西省湖口县。中国科学院院士,机械工程专家,教育学家,原华中理工大学校长,现任华中科技大学学术委员会主任,中共十五大、十六大代表,教育部高等学校文化素质教育指导委员会主任,中国高等教育学会顾问,中国机械工程学会特邀理事。先后受聘为清华大学、浙江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复旦大学、国防科技大学等三十余所大学的兼职、客座、顾问、名誉教授。

  荣获全国教育系统“劳动模范”等称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在先进制造技术、设备诊断、信号处理、无损检测新技术、人工智能与神经网络的应用等方面取得一系列成果。荣获国家自然科学奖、国家发明奖、省部级科技进步奖二十余项,专利5项,国家优秀教学成果奖一等奖3项。所指导的研究生中,已有百余人获博士学位。所倡导在全国理工科院校中开展加强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在国内外产生了强烈的反响。

 

  成果简介

  本课题从学理、历史、实证、比较、对策等5个方面进行了深入系统的研究,主要内容包括:中华民族精神的历史演进与反思研究;当前中华民族精神状态调研与分析;不同国家、民族和地域的民族精神比较研究;关于民族精神的多学科研究;培育和弘扬中华民族精神的政策和对策建议。

  民族精神是直接寓于民族意识中的具有最高自觉性、整体性、普遍性和超越性的意识和信念,是民族意识的真理与核心所在,是民族的人文精神和理性精神的结晶,是民族生存的精神之链。民族精神既超出了个体生命的特殊性和民族集体意识的原初性,又是一个民族的精神类生命和社会文化类生命的内在基核与外在表征。中国的文化传统和文化精神是中华民族延续和发展的精神动力,是中华民族精神的具体体现。“人本和谐”、“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勤劳俭朴”、“天下为公”、“见利思义”、“反省内求”以及独立人格与理想追求等是其主要特质。当代民族精神是全球化背景下的文化碰撞和精神碰撞。在与世界其他民族精神的比较中才能明确本民族及其精神状态的优势与缺失,并在与其他民族的互动中不断发展与创新。通过全面系统、科学合理的社会调查及其数据分析,为揭示当代中国人的精神生态和新时期的社会意识状况,为探索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的现实途径提供了可靠和有效依据。积极探索了新时期培育和弘扬中华民族精神的有效途径并提出方法建议。

  体制改革对中国经济增长和发展的作用

  ——《中国市场经济发展研究》

  刘伟 男,博士,1957年1月出生于河南商丘,祖籍山东蒙阴。北京大学经济学教授,北京大学校长助理,北京大学经济学院院长,“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兼任教育部经济学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国务院学位办理论经济学学科组成员、中国市场经济研究会副会长、中国生产力学会副会长、中国民营经济研究会副会长,同时兼任多所大学客座教授。

  主要研究方向是产权制度问题、产业结构问题、经济增长问题。

  主要学术著述:《产权通论》、《工业化加速时期的产业结构研究》、《中国经济增长报告》等;另有大量学术论文发表。两次获孙冶方经济学著作奖,两次获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成果二等奖,两次获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成果一等奖,并获首届全国青年社科奖(胡绳奖)一等奖。

  成果简介

  本书深入研究了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进程中的突出特点,特别深入分析了体制改革对于中国经济增长和发展所起的作用。总之,如何认识中国社会主义市场化进程?中国市场化改革与中国的经济增长、经济结构的演进,经济效率的提升之间是怎样的联系?构成本项研究的核心命题。围绕这一命题,分设三篇内容:一是考察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进程特征及价值判断标准,考察了改革的价值判断,阐释了制度变迁正义性、进步性争辩的本质,讨论了市场化进程的价值取向;本篇特别分析了中国要素市场化进展与经济增长的关系。二是考察中国社会主义市场化进程中的经济增长的周期和总量调控,分析了中国经济增长的长期战略目标及约束条件,分析了体制转轨中经济周期性波动的特点,尤其突出分析了转轨过程中宏观经济政策效应的特殊性。三是中国社会主义市场化进程中结构变化和增长的效率,从量和质两方面分析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产业结构演变的特征,实证分析了产业结构,所有制结构和地区结构与中国经济增长的关系,特别深入论述了改革本身对中国经济增长效率的影响。

  本项研究的主要贡献在于:(1)从价值理论层面揭示了争辩制度变迁正义性的基本动因;(2)以中国的经验阐述了经济增长的制度原因;(3)特别回答了中国经济增长怎样、是否建立在要素效率提升的基础上。在上述分析基础上,进一步提出了中国经济增长和发展的内在要求,分析了为适应这些要求,体制深入改革的取向。本项研究的成果已有较广泛的影响,主要阶段性成果专著4部。在《经济研究》、《中国社会科学》、《经济学动态》、《中国工业经济》、《金融研究》、《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管理世界》、《经济科学》、《金融研究》、《保险研究》等刊物上发表了一系列阶段性学术论文;主要阶段性成果在CSSCI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19篇。本项研究是在这些阶段性成果基础上的精炼和深入。

  今日中国社会的教育基础

  ——《基础教育改革与中国教育学理论重建研究》

  叶澜 女,祖籍福建南安,1941年12月生于上海。现为华东师范大学终身教授、博士生导师,华东师范大学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研究所名誉所长,上海市人民政府参事。

  主要学术兼职有: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教育学学科评议组召集人,全国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成员兼教育学原理学科组组长,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联合会副主席。曾任华东师范大学教育系系主任,教育科学与技术学院院长,华东师范大学副校长,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研究所首任所长等职。

  主要研究领域有教育学原理、教育研究方法论及当代中国基础教育、教师教育改革等。代表作有《教育概论》、《教育研究方法论初探》、《“新基础教育”论——关于当代中国学校变革的探究与认识》等。

  成果简介

  本书包括总述和总报告两大部分。总报告由三大部分组成。一为基础教育改革的宏观研究;二为学校改革研究;三为中国教育学理论的重建。

  第一,在关于当代中国基础教育改革的整体认识上,提出了一些新视角和新认识,丰富了关于教育与社会关系,教育系统内部相互关系的复杂性,以及如何在现实中把握创造、实现教育理想发展等关键问题的认识,提出了研究今日中国社会的教育基础的问题。

  第二,关于当代中国学校变革深化的理论探讨,对学校改革中价值取向、教学改革、文化建设等问题,提出了有关当代重建性的观点和理论;按学龄段深入研究了我国当代中小学学生在学校中成长需求的阶段性发展特征、主要矛盾与发展可能;提出了研究者深度介入实践的必要性可能性及其价值问题;从概念演化史的视角,探讨概念演化与社会教育变革之间的内在联系。

  第三,关于中国教育学理论重建的基础研究,通过历史研究发现了教育学科由历史而形成的基本的发展性问题,找到研究的方向与新的起点;进行了教育学的学科立场研究;基于学科立场,在教育学交叉学科研究方面向新的取向跨出了一步;用构建学派的方式进行中国教育学重建的实践,促进更多的人成为中国教育学重建的实践者。

  研究过程中,出版6部学术著作,核心期刊发表论文15篇,两篇被《新华文摘》全文转载。7篇咨询报告被教育部采纳。叶澜教授应邀于2006年8月22日参加温家宝总理召开的基础教育改革座谈会,就本课题的相关研究成果作了发言,温总理对其发言中提出的建议给予了肯定。通过参与本课题研究,上海闵行区被教育部素质教育报告中列为全国改革先进单位。

  虚实和谐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张再兴 男,1947年7月出生。清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清华大学校务委员会副主任,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清华大学高校德育研究中心主任;兼任教育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全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会副会长、《思想教育研究》编委会副主任等。

  主要研究方向为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实践。先后承担国家和省部级科研课题9项,主要编著有《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求索——新形势下高校德育中若干新课题的实践与思考》、《清华学子魂——清华大学培育新世纪高素质人才的探索》等。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网络思想政治教育、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等方面发表学术研究论文40余篇。

  成果简介

  本书以网络社会的崛起为立论基点,以思想政治教育环境变迁的解析为主线,对网络环境下虚拟与现实、主体与客体的关系等重大理论问题展开了基础性研究;面向网络技术的发展和思想政治教育的新情况,着重结合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进网络工作的典型实践,针对网络信息安全、博客传播、网络舆论描述和测量、基于网络舆论的危机管理、网络话语体系、网络依赖干预与辅导等问题展开了对策、方法的应用研究。

  本书立足领域前沿,多学科联合攻关开展创新研究。通过对“网络环境下的思想政治教育”与“基于网络的思想政治教育”的两层面解析,深入揭示了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适应性、发展性矛盾;提出并论述了网络虚拟现实二重性理论以及“虚实和谐”理念;论述了基于虚拟交往实践的具有主体际性的主客体关系,指出了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中主客体关系的客观存在性、情景依赖性、动态建构性特征;提出“校园网络亚传播圈”的概念和分析体系,构建了校园网络环境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策略和模式。

  本书理论分析与实证分析、实验研究相结合,开拓性地探索了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突出的重点、难点问题,被鉴定专家组评为优秀研究成果,相关成果在国际国内学术交流、应用技术培训推广中取得了良好的社会影响。

  理论研究推动决策与应用

  ——《中国产业竞争力研究》

  赵彦云 男,1957年5月出生,博士,中国人民大学竞争力与评价研究中心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国民经济核算研究会副理事长,国际竞争力与创新指数研究的著名专家,享受国务院特殊贡献专家政府津贴,国家人事部“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第五届吴玉章科研奖获得者。

  出版专著等著作20余部,国内外发表学术论文180多篇,主持和参加70多项国际合作和国家级、省部级科研项目,获省部级以上各种科研成果奖17项。曾担任世界银行、联合国计划开发署、亚洲开发银行项目咨询专家,合作研究或学术访问英国、日本、澳大利亚、美国、德国等15个国家,以及中国香港、澳门、台湾地区。代表作有《宏观经济统计分析》、《中国制造业产业竞争力评价分析》、《中国走向创新型国家的要素:来自创新指数的依据》。

  成果简介

  对于中国产业竞争力理论方法和应用做出系统研究,在理论、数据、实际调研和宏观把握等方面,力求研究结果真实反映问题,推动决策与应用。提出中国产业竞争力钻石模型,完成中国制造业模型的设计和分析,在利用外资、研究与开发、人力资本、市场竞争力、国际贸易与产出水平、增长水平和效率水平决定关系上得到了非常有价值的结论。对于中国产业聚集竞争力模型、中国旅游强国潜力分析模型、中国文化国际竞争力模型、中国农业产业内贸易模型等产业分析模型作出了全面深入的设计和应用研究。提出了对称性设计的理论和方法,并应用于许多产业的国际竞争力和区域产业竞争力评价的具体体系设计和应用。

  该项研究特别注重科学研究的社会价值和应用,在数据使用、调查研究、成果推广等方面特别注意与实际部门的互动,部分成果为商务部、国家发改委、国家统计局、国家旅游局、国家开发银行等部委的多个部门所使用。课题研究成果数十次在国际学术会议中报告和交流,其中一篇论文被翻译成西班牙语发表。此外,课题组还与联合国大学创新与技术经济研究中心(UNU-MERIT),法国国家统计研究院(INSEE),德国欧洲经济研究中心(ZEW),芬兰经济研究院(ETLA)等研究机构进行合作交流并建立了长期合作研究关系。

  传媒公信力测评指标的建立

  ——《中国大众媒介的传播效果与公信力研究》

  喻国明 男,1957年生于上海,现为中国人民大学舆论研究所所长,新闻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兼任中国传媒经济与管理学会会长、中国传播学会副会长、中国电视艺术家协会高校艺委会副会长、中国青少年研究会常务理事等;北京市“跨世纪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及“新世纪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入选人;主持了近200项舆论领域和新闻传播领域的调查研究项目,主要研究领域为新闻传播理论、传媒经济与社会发展、传播学研究方法。

  已出版《传媒影响力》、《解析传媒变局》等15部学术专著,发表300余篇学术论文及调研报告。其论文、著作在新闻传播学领域的引文率自2000年至今在中国大陆本学科学者中位列第一。

  成果简介

  本成果首次对媒介公信力问题进行了系统的理论探讨,对媒介公信力的相关概念关系作了基础性的界定,第一次从横向的跨地域差异和纵向的制度和社会变迁角度来对媒介公信力的判断维度和影响因素作了探讨,对一些建立在西方社会基础上的分析理论提出了新的思考,原创性地提出了基于我国现实的媒介公信力判断维度的理论假设和媒介公信力生成模式,全面分析了公信力对媒介功能的影响。

  本成果在总结国际学术界近百年来关于传媒公信力评测理论和方法及繁多实证案例的基础上,成功地建立起一个可将中国大众传媒公信力状况进行量化表达的传媒公信力测评指标。

  课题组于2005年11月组织实施了《中国传媒公信力问题的全国居民调查》,这是迄今为止我国所进行的最大规模、指标体系最为完整、综合测评传媒种类最多的一项实证研究与评测分析,具有很高的实践认识价值和理论促进价值。



http://www.00-edu.com/jiaoyu/1/2011-1-18/274254.html十二生肖
十二星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