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苏婷)记者从日前举行的重庆市“国培计划”中西部农村骨干教师培训项目成果展示会上了解到,在过去半年,重庆市把“国培计划”当作统筹城乡教育的引擎,系统规划农村教师发展蓝图,高规格、高质量、高效率完成了全市20%农村义务教育骨干教师参与的国家级培训。
大城市、大农村、大库区、大山区、民族地区并存,城乡教师队伍差异明显,这是重庆教育的现实。全市26万名中小学教师,有17万多人是农村教师,占义务教育阶段教师总数的88.8%。长期以来,当地广大农村中小学教师,在专业发展方面机会欠缺、动力不足或者效果不佳,成为影响和制约重庆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最薄弱的环节。
2010年7月,教育部、财政部启动“国培计划”——中西部农村骨干教师培训项目。重庆市争取到“国培”项目经费2100万元,同时从市级教师培训经费中配套210万元项目运行经费,开启了大面积培训农村教师的大幕。项目覆盖了全市所有国家级、市级贫困县,边远地区、民族地区的农村基础教育学校,大规模调动和整合了重庆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培训机构和中小学基地学校资源,全市20%的农村中小学教师因此得到了梦寐以求的专业发展机会。据介绍,重庆市实施“国培计划”的目标是,力争5年内把全市农村中小学教师轮训一遍,使所有农村中小学教师都享受到公平和高层次的专业发展机会。
人到中年的蒋智军,上有85岁老母,下有不到半岁的女儿,正是事业爬坡的时候。他克服困难,报名参加“国培计划”,并入选农村学科带头人置换脱产培训项目。而鼎力支持他的不光是他的家人,还有他所在的学校。作为渝北洛碛中学初中历史骨干教师,蒋智军教3个班的历史课,还是学校教导处主任,并负责安全工作。为了他这次脱产学习,学校把他的工作分摊给6名教师。据了解,为配合重庆市“国培计划”实施,在渝的6所高师院校选派了1215名师范生参与顶岗支教行动,给蒋智军等800名参加脱产培训的农村教师提供了置换条件。
据重庆市教委师范处处长李源田介绍,此次重庆市“国培计划”首先为培养农村学科带头人量身定制了置换脱产的示范引领项目。同时实施的另一个项目“领雁工程”骨干教师培训,是在全市选择100所城市示范中小学与100所农村项目学校结对帮扶,通过远程与集中相结合、自主研修与帮带指导相结合的方式,使结对发展的示范学校与项目学校的1万名骨干教师合作共进,最终为农村特色学校培养一大批优秀骨干教师。
针对三峡库区和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不高、教育事业发展相对滞后的实际,重庆市还对403名农村骨干班主任开展了系统的“留守儿童教育”专题培训,对600名三峡库区、民族地区45岁以下青年骨干教师进行了短期集中培训。
由于重庆市地方义务教育课程计划将音、体、美等学科周课时数在原来基础上有所增加,农村中小学原本紧缺学科教师的现象更加凸显。重庆市教委为此专门设计了12个学科700人的紧缺学科教师培训。
按照教育部置换脱产研修、短期集中培训、网络远程培训三种类型要求,重庆市创造性地设计出10个大项56个子项,很好地体现了“国培计划”示范引领、雪中送炭、促进改革的宗旨。同时,这些创新亮点又使此次培训成功跳出了传统的静态式、单主体模式。
来自重庆市最偏远的国贫县巫溪县的小学数学教师王良东,要换3次车、花近10个小时在路上,才能到达市区的培训地点。因为珍惜这个脱产学习机会,他入学后没有回过家。在指导教师的辅导下,他先学检索资料,用两周时间完成课题设计,最后写出了论文《教师人格特征与小学生辍学的关系》,体验了一次作科研的过程。他说:“回到山区,我也可以申报自己的课题了。我还要告诉其他老师,科研不是高不可攀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