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万帅 绘
工作、生活快节奏,供房、供车压力大,惹是生非“熊孩子”——让很多年轻的父母犹如烤肉架上的“串儿”,冒着一股油烟,轻轻一扇就着火。正如馨儿妈妈日记里写的那样:“在我最忙乱的时候,哪怕是孩子的一点儿小过错,都会激怒我朝她吼。”这是个常常情绪失控的妈妈,冲孩子发邪火的时候她甚至不顾一切,等那股劲儿过去了,看着孩子萎缩在墙角儿,泪汪汪的眼睛透着怯懦、委屈、不解,她心里也很自责。孩子上幼儿园之后,她突然发现自己不仅在孩子的童心深处埋下一颗邪恶的种子,而且这颗种子已经萌芽,透过孩子的思维和意识向外蔓延,变成了一种行为。
“上学第一天,馨儿惹祸了”
馨儿上幼儿园没有像别人家的孩子那样出现分离焦虑,她背着书包、水壶快乐地跟妈妈挥手说:“妈妈上班吧,馨儿上学了,拜拜!”看着旁边别人家的孩子嚎啕大哭、家长手足无措的场景,妈妈暗自庆幸自己恩威并施的“入园防疫针”打得及时有效。
可是没容她高兴多久,手机铃声急促响起,馨儿的主班老师在电话里又急又气地说:“馨儿妈妈,赶快过来!你家馨儿把别的小朋友打伤了!”她的脑袋嗡地一下,立刻涌上一股无名邪火儿:“这孩子,真会给我惹麻烦,看我回家怎么收拾你!”
她匆匆赶到幼儿园,正遇见一位妈妈抱着一个嚎啕大哭的男孩又气又急地钻进车里,一溜烟儿走了,后面跟出来的馨儿老师一脸担心焦急。看到馨儿妈妈,老师不住抱怨:“哎呀,你家的孩子为了一只玩具火车,把跟她一起玩儿的小朋友打伤了!”馨儿妈妈忙不迭口地对老师说:“老师,您不知道,馨儿这孩子既淘气又倔强,说她十句不如打她一巴掌!上学第一天就给您捅娄子,实在对不起。”她一边向老师道歉一边跟老师来到办公室,馨儿站在老师办公桌边儿,看见妈妈气急败坏的样子,吓得躲到老师背后,哇哇大哭。馨儿妈妈更来气了,怒吼一声:“你站过来!我还没怎么着你呢,你哭什么?”说着,顺势扬起巴掌,要打馨儿,老师挡住了她的巴掌,摇摇头说:“馨儿妈妈,您看这样好不好,请您先出去冷静一下,我跟馨儿谈一谈,看看事情的发生缘由在哪里,事情还没有找到原因之前就发火儿不利于解决问题。”
她悻悻地走出去,半个小时后,馨儿的老师出来问:“馨儿在家淘气的时候你一般怎样处理?”“我心情好的时候就慢慢跟她讲道理,可是居家过日子哪里有那么多的好心情?小孩子都是不打不成才。”老师叹口气说:“哎,馨儿妈妈,您知道刚才馨儿给我说什么了吗?我问孩子为什么要打小朋友,孩子告诉我那个小朋友不乖,不乖的孩子就要打屁股。也许您认为馨儿接受的家庭教育方式短时间很有效,可是您不觉得您教育孩子的语气和行为,已经成为孩子行为暴力的根源吗?难道您小时候接受的就是这种棍棒式的教育吗?”老师的诘问让她心头一颤,是啊,此时的自己,不正是她儿时记忆中活脱脱的妈妈!
父母情绪失控对孩子只有伤害
小时候馨儿妈妈家里姊妹兄弟多,家境贫穷,四个嗷嗷待哺的孩子,犹如一窝黄嘴的燕儿叫得父母心烦意乱。劳作一天,他们哪里有好心情好言抚慰孩子们?馨儿妈妈是最小的,也是最没有眼力见儿的,就知道扯着母亲的衣角在灶间里哭哭啼啼,母亲为了眼不见心不烦,只有大声地呵斥她走开,如果她不听话,就用大巴掌“招呼”屁股。
长大后她曾经抱怨过母亲不疼她,母亲哀哀怨怨地说:“穷人的孩子生来就是受苦的,棍棒底下出孝子。爹妈没本事,伺候两个瘫痪的老人,还要拉扯你们几个,真是活受罪!我们也想细声细语地教育你们,可也得有那个条件不是?”想想也是,两个人拉扯一大群不懂事的孩子,苦日子像冬日的寒夜那样漫长,对待孩子情绪失控也许情有可原。
然而,父母的教育方式却如一个幽灵,悄悄地潜藏在她的意识深处,等馨儿来到她身边的时候,她发现很难理智地把控自己的情绪,那个躲在黑暗中的幽灵控制着自己,让她像一个失控的恶魔,对着馨儿大声呵斥,甚至拳脚相加。她把父母幼年时对自己心灵伤害的砧木嫁接到了馨儿身上,催生出一颗暴力的幼苗。
好在亡羊补牢,为时未晚。馨儿的班主任介绍她加入“青州市家庭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志愿者协会”,每周参加沙龙活动,读书开阔了她的视野,讨论发现了她的短板,反思使她成长。
先消灭情绪再应对问题
儿童精神病学家、医学博士LyndonD.Waugh说:“喊叫、怒吼其实是一种面对挫折的强烈回应。事实上,当父母一时没有更加有效的办法去管教和约束孩子的时候,他们就会不自觉地大发脾气。”
心理分析发现成人的精神障碍很多起源于婴儿期,儿童是尚未被认识到的痛苦遭遇的牺牲品。这个发现让众多“河东狮吼”型妈妈心绪不宁,馨儿妈妈和她的女儿就是一个明证。
当人们开始意识到父母尤其孩子的母亲是婴幼儿心理创伤的制造者时候,这样的创伤不仅已经潜隐在孩子内心深处,而且已经初露端倪。可见,家长的情绪管理能力直接影响孩子的心理状态,更影响良好亲子关系的建立。
有这样一个故事:
爸爸下班回到家已经很晚了,他很累也有点儿烦,他发现五岁的儿子靠在门旁正等着他。“爸,我可以问您一个问题吗?”“什么问题?”“爸,您一小时可以赚多少钱?”“这与你无关,你为什么问这个问题?”父亲生气地说。“我只是想知道,请告诉我,您一小时赚多少钱?”小孩儿哀求道。“假如你一定要知道的话,我一小时赚二十美金。”
“哦,”小孩儿低下了头,接着又说,“爸,可以借我十美金吗?”父亲发怒了:“如果你只是要借钱去买毫无意义的玩具的话,给我回到你的房间睡觉去。好好想想为什么你会那么自私。我每天辛苦工作,没时间和你玩儿小孩子的游戏。”
小孩儿默默地回到自己的房间关上门。父亲坐下来还在生气。后来,他平静下来了。心想他可能对孩子太凶了,或许孩子真的很想买什么东西,再说他平时很少要过钱。父亲走进孩子的房间:“你睡了吗?”“爸,还没有,我还醒着。”孩子回答。“我刚才可能对你太凶了,”父亲说,“我不应该发那么大的火儿,这是你要的十美金。”“爸,谢谢您。”孩子高兴地从枕头下拿出一些被弄皱的钞票,慢慢地数着。“爸,我现在有二十美金了,我可以向您买一个小时的时间吗?明天请早一点儿回家——我想和您一起吃晚餐。”
故事中的爸爸一开始显然没有做好自我情绪管理,好在他情绪平复之后进行了弥补,有了一份意想不到的亲情收获。高尔基说:“爱孩子是母鸡都能做到的事情。”可是,我们做父母的有时真得向母鸡学习,您见过有哪只母鸡冲孩子发过火儿?
怎样做一个合格的父母,理论、方法有很多,关键在于父母的行动落实,月亮姐姐的一首歌唱得好:“爸爸妈妈,如果你们爱我,就多多陪陪我、亲亲我、夸夸我、抱抱我。”如果看过这篇文字的父母感触之余再加一句“爸爸妈妈,爱我你就别发火儿”,育儿过程中情绪失控问题就解决了。
(作者单位:山东省青州市职工子弟初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