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乡村教师流失严重的今天,对“闲暇消费”的研究可以为我们“稳定乡村教师队伍”提供一种新的视角。CFP供图
乡村青年教师通过“闲暇消费”不仅可以建构一种区别于其他乡村群体的形象,还能通过合理的“闲暇消费”尤其是文化产品的消费达致精神的自足,进而形成对自我、乡村社会和乡村教育的认同。
乡村青年教师在进行“闲暇消费”的过程中,应该以体现学校教师身份需求为主,兼顾乡村社会的文化特质,从而实现教师的社会地位和专业的双向提升。
根植于乡村社会的文化传统和消费社会的消费理念之间可能出现的冲突,也是需要乡村青年教师在进行“闲暇消费”过程中需要注意的地方。
“闲暇消费”不仅能推动教师加深对文化特质的认识,还能引领乡村社会的文化发展。
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哲学社会科学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强调“理论的生命力在于创新”,“理论创新从问题开始”。在教育领域,作为理论创新起点的“问题”指的是教育实践中出现的重要问题。对乡村教育研究来说,乡村青年教师如何科学合理地利用闲暇时间,无疑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重要问题。
闲暇时间一般指的是不受外部条件制约,能够自由支配的时间。合理利用闲暇时间,不仅能够提升乡村青年教师的生活质量,实现自主发展,而且有利于乡村青年教师更好地融入乡村学校和乡村社会。《乡村教师支持计划(2015-2020年)》中提到,要“不断改善和提高乡村教师的工作生活条件”,其中生活条件的改善和质量提高的重要表现就是乡村教师合理认识并利用好闲暇时间。“闲暇消费”指教师在闲暇时间进行的消费活动,是乡村教师闲暇时间的主要活动形式。科学合理地认识“闲暇消费”的积极作用,引导青年教师的“闲暇消费”行为,有利于提高乡村教师的生活质量,促使乡村青年教师融入乡村社会,从而实现“稳定乡村教师队伍,带动和促进教师队伍整体水平提高”的目标。
满足精神生活的需求
精神生活是为了生存或者发展而进行的精神性生产和享受的活动。精神生活影响着教师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教育观的形成和发展。乡村青年教师的精神生活质量反映了其生命质量和价值取向。尤其是乡村青年教师,更加需要认识和引导其精神生活。一位精神生活贫瘠的乡村青年教师,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不是一名优秀的教师。那么,如何丰富教师的精神生活?我们认为,“闲暇消费”是丰富乡村青年教师精神生活的重要方式。
德国哲学家皮珀在《闲暇:文化的基础》中提到,闲暇“既是一种精神现象,也是一种灵魂的状态。它强调一种内在的无忧无虑,一种平静,一种沉默,一种精神的态度,一种人所保持的平和、宁静的状态”。这指出了“闲暇消费”的本质是一种非功利性的精神活动。“闲暇消费”指向乡村青年教师的精神满足和生命成长。
调研得知,乡村教师流动呈现结构性不平衡特点,主要表现在教师从经济欠发达地区向发达地区流动。出现这一不平衡的主要原因在于,乡村青年教师缺乏自我认同,尤其是内在精神生活贫乏、苍白。为此,需要从多个角度理解乡村教师流失的原因,一方面是现有的物质条件缺乏,另一方面精神生活的需求得不到满足。通常认为,“城乡二元结构”导致乡村学校物质条件差,不能满足教师精神生活的需要,政府“需要加大闲暇生活投入,完善闲暇生活条件”。我们认为,前一种原因可以通过政府增加资源配置力度加以解决,后一种则需要挖掘和体悟乡村教师精神生活的多样性。乡村青年教师通过“闲暇消费”不仅可以建构一种区别于其他乡村群体的形象,从而获得自我满足和肯定,还能通过合理的“闲暇消费”尤其是文化产品的消费达致精神的自足,进而形成对自我、乡村社会和乡村教育的认同。
然而,社会学家鲍曼认为,“我们的社会是一个消费社会”,似乎“一切都可以购买,一切都可以出卖”。这不仅暗示着消费产品的多元化,而且意味着消费对生活的引导作用。这里的与众不同不仅有积极意蕴,还可能有负面意涵。教师群体“亚文化”的兴起就是最好的说明。所以,乡村青年教师在进行“闲暇消费”过程中需要警惕消费主义文化带来的负面影响。同时,根植于乡村社会的文化传统和消费社会的消费理念之间可能出现的冲突,也是需要乡村青年教师在进行“闲暇消费”过程中需要注意的地方。
取得乡村社会的信任
通过“闲暇消费”取得乡村社会的信任,建立在中国乡村“面子”观的基础上。“面子”是每一个中国人都能够感受到的文化社会现象,尤其是在乡村社会,“面子”影响着我们行动的方式。“面子”的获取或保持是存在于关系中,给他人“面子”,也会潜在要求他人给予“面子”。否则这种关系就会解体,甚至会产生负面的影响。正如林语堂所说,“‘面子’是统治中国人的三位女神中最有力量的一个,中国人正是为它而活着。”也就是通过外在或客观的表现,获得社会或他者对自我的认同,从而提升社会地位。
在我们的调研中发现,乡村青年教师不仅容易被邀请参加一些文化活动的筹划和推广,还有机会参加文化基础设施建设的筹划工作。这一方面是乡村社会对教师文化身份的尊重和认可,另一方面也是青年教师融入当地文化、生态圈的机遇。乡村社会的文化想象中,教师形象是别着钢笔、穿西装的文化人。因而,乡村青年不仅需要体现专业水平,还需要在参与文化建设、外在着装等方面表现出具有文化特质或文化地位,这样才能形成一种差异的认识,从而在形式上获得一种地位或认同,以更好地融入乡村社会。乡村青年教师的“闲暇消费”在此时便自然有了提升社会地位的作用。消费行为塑造的外在形象或表现,与乡村社会的文化想象形成一种合力,促使乡村青年教师获得乡村社会认可和接纳。对于乡村青年教师来说,要想发挥乡村文化建设领导者的作用,成为新形式下的“新教师”,就必须从“闲暇消费”的视角思考如何取得乡村社会的信任。
需要特别注意的是,乡村青年教师的“面子”不仅关系到所融入的乡村社会所具有的文化特质,而且关系到乡村学校的教育属性。乡村教师所具有的教育属性要求乡村教师在“闲暇消费”过程中不能出现过度消费的行为。因此,乡村青年教师在进行“闲暇消费”的过程中,应该以体现学校教师身份需求为主,兼顾乡村社会的文化特质,从而实现教师的社会地位和专业的双向提升。
教师专业发展的助推器
乡村青年教师的特质在于乡土性,或者说文化性。乡村教师的专业发展必须根植于乡村文化的特质之中。也就是说,乡村教师的专业发展一方面意味着对乡土文化有着深刻认识,尤其是需要认识所在区域的文化特质,把这种文化特质融入专业生活之中;另一方面,乡村教师的专业发展意味着引领乡村文化向着积极正面的方向发展。特别是需要把国家的文化方针或理念以合适的方式传递给乡村学生、融入乡村社会,从而起到一种文化建设领导者的作用。只有这两面得到结合,才能实现真正的专业发展。我们认为,乡村青年教师的“闲暇消费”是专业发展助推器,可以帮助乡村青年教师实现真正的专业发展。概而言之,“闲暇消费”不仅能推动教师加深对文化特质的认识,还能引领乡村社会的文化发展。
以非物质文化遗产(简称“非遗”)教育为例,随着现代化进程的加速发展,学校教育已经成为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主要方式之一。国务院办公厅颁布的《关于加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中明确提出要“逐步将优秀的、体现民族精神与民间特色的非遗内容编入有关教材,开展教学活动”。然而,“非遗”教育在实践中,尤其是在乡村学校教育体系中不断被边缘化。究其原因,一方面是“非遗”本身的复杂性导致,另一方面的原因是缺乏配套教师和教材。通过“闲暇消费”,乡村青年教师不仅可以深入探究“非遗”的复杂性、文化性,通过这种文化消费成为“非遗”的文化传人,还可以通过开发相关校本课程的方式来传播“非遗”文化。在这个过程中,乡村青年教师加深对乡村文化或“非遗”文化的认识,为“非遗”教育在学校教育体系中得以实现创造条件的同时,也起到了文化领导的作用,从而实现了真正的教师专业发展。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知道了“闲暇消费”所蕴含的积极作用,不管是提升社会地位、满足精神生活的需求,还是促进专业发展,都可以帮助乡村青年教师融入乡村学校和乡村社会。在乡村教师流失严重的今天,对“闲暇消费”的研究可以为我们“稳定乡村教师队伍”提供一种新的视角。需要认识到的是,“乡村社会已不再只是费孝通先生所言及的差序格局,个体化社会及行动中的理性精神日益渗透到乡村社会,给我们的乡村社会和乡村教育带来了‘无声的革命’”。这种“无声的革命”不仅改变了乡村社会的“情感结构”,还影响了乡村青年教师的“闲暇消费”。
(作者单位: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