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零教育信息网 首页 > 教育新闻 > 新闻阅读存档 > 正文 返回 打印

“空壳完小”变形记

[db:作者]  2016-06-18 18:00:00  互联网教育报

    本报记者 胡航宇 通讯员 杨宏 杨永双

    一条美丽清澈的小溪在山与校园间弯弯曲曲地穿行,树木翠绿,空气清新。占地近10亩的场地里有两栋三层的教学楼与宿舍楼,中间有两块大约300平方米的活动操场,生活园、花卉园、种植园、创新园、团队园依次紧邻。这是记者近日走访重庆市武隆县素质教育实践基地时看到的场景。

    这里原是武隆县鸭江镇双河园小学,2014年春季学期,有5名教师,却只有17名学生。“偌大的校园、富余的教师、优美的环境,然而,孩子走了,学校无法开班。”鸭江镇中心小学校长何锋说。

    双河园小学“师多生少”现象的背后,是随着城镇化进程加快,农村“空心化”现象导致的校舍闲置问题。10多年前,鸭江镇有中小学12所,而后学校逐渐减少,现在的鸭江镇只有中小学4所,包括1所高完中学、1所中心小学、2所村小。

    镇里的中心小学有22个教学班,平均每个班57人,是典型的“大班额”。而2所村小里有10多间教室,却都只有两个教学班,十七八名学生。

    学生生活技能也不断退化,以往城里孩子不知道稻谷怎么生长、鸡鸭如何喂养,如今“四体不勤五谷不分”在农村孩子中也成为了普遍现象。

    “我们想,能否让浪费的校舍运转起来,成为学生接受体验教育的场所。”何锋说。对此,他和同事们提出了“体验童年,放飞梦想”的理念。

    经过一年筹划、建设、规范,一个能容纳200余名学生的实践基地在双河园小学原址建成,几近废弃的村小得到了有效利用,孩子们开展体验教育也有了好去处。

    据何锋介绍,武隆县素质教育实践基地的运行经费由乡村少年宫专项经费和学生公用经费做保障,师资方面根据特长以自有教师为主体,适当聘请校外辅导员,安全方面则是与公交公司签订接送协议,教师负责活动安全管理。

    记者在基地看到,一间间活动功能室相连:感悟提升室、益智游戏室、快乐厨艺室、科技探究室、劳技创新室……

    在参加“千里运珠”项目时,学生们将圆筒型竹子剖成两半,挖空竹节隔膜,每名学生手拿破开的半块竹子,大家将其“连接”在一起,让一颗珠子从这一头穿行到另一头……“这样的‘运珠’游戏,看似简单,但如果没有团队成员间默契的协作配合,要运完20米,很难完成。”负责活动组织的教师乐仕萍说。

    在另一间活动室里,学生们正参与“鸭江老咸菜”的收菜、剥皮、风干、调味、装坛等体验活动。学生们问这问那,让指导制作的教师刘明权忙得不可开交。

    教师发现孩子们变了:过去,孩子们普遍显得很自我,现在,很多孩子之间有了磕碰相视一笑就化解了矛盾;过去,孩子们常乱抛垃圾,现在,普遍养成了维护校园环境卫生的习惯;过去,写作文一直是老大难问题,现在,可说、可写的事和人一大堆……

    如今,素质教育实践基地的活动对象从当初主要是鸭江镇中心校三至六年级学生,到现在已经延伸到了相邻的平桥镇、庙垭乡等乡镇中小学生。

    能从农村实际出发,有效利用闲置教育资源,设计合理的育人理念,这是记者眼中武隆县素质教育实践基地最值得点赞之处。



http://www.00-edu.com/jiaoyu/1/2016-06-18 180000/278965.html十二生肖
十二星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