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新要求,地方本科高校需要大力培养高级应用技术型人才。在国家推动部分地方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之际,湖南人文科技学院审时度势,果断决策,大胆启动转型发展工作,在转变思想观念、深化教学改革、推进产教融合等方面开展了深入探索和成功实践。
转变观念 明确定位
转变教育观念。学校党政班子成员积极参加由国家教育部门主办的转型发展研讨班和千名中西部大学校长海外研修计划。通过召开专题务虚会、赴省内外高校调研考察、开辟“人文科技大讲坛”和“转型发展论坛专栏”等方式组织院系骨干开展专题学习研讨。聘请专家来校举办专题辅导讲座。组织开展为期半年的全校教职员工教育观念大讨论。通过系列活动,统一了思想认识,为转型发展提供了思想与舆论上的充分准备。
加强顶层设计。学校确立了建设“地方性、应用型、开放式”高水平应用技术型大学的办学定位和“实基础、适口径、重应用、强素质、能创新”的应用型人才培养理念。按照“顶层设计、试点先行、重点突破、分步实施、整体推进”的原则,通过反复论证,制定了学校转型发展实施方案,成立了专门领导小组,制定了符合校情的转型发展的奋斗目标、实施步骤和推进策略。
深化内部改革。学校按照“重心下移、院为基点、权责统一、有效监督”的原则,开展了校院两级管理体制改革。组建了“产学研教育指导中心”、“湘中区域发展研究中心”和创新创业学院等机构,进一步优化整合了校内资源。为达到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师资要求,建立了新的教师素质提升规划与教学考核评价机制。
积极探索 勇闯新路
推动试点先行。学校设立专项经费,启动了转型发展重大专项研究,14个校级重大改革项目获得首批立项。启动了商学院等4个学院转型发展试点工作,制定了各具特色、切实可行的试点方案。出台《关于教师赴企事业单位挂职锻炼的实施意见》,目前已派出60多名专任教师到53家企事业单位进行挂职锻炼。大力开展校企双聘双建工作,鼓励各专业教师主动走出校门和企业开展深度合作,即:教师受聘到企业开展科技服务攻关,企业专家受聘到学校开展教学,共建专业、课程和教材。作为服务国家特殊需求农业硕士培养试点单位,根据农业生产季节性特点,创造性提出了校企双主体协同培养、校内外双导师联合培养、双段交替多岗实践培养为核心的“三双四模块七学段”培养模式,积极探索高层次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新途径。
推进产教融合。为满足行业企业对专业人才能力与素质的要求,学校邀请了企业行业专家参与制定学校2016新版本科人才培养方案。学校“农田杂草防控技术2011协同创新中心”积极开展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湖南瑞奇公司成为学校综合性校企合作人才培养基地。积极开展“冠名班”合作办学,如与理昂再生能源电力有限公司共同开办了“理昂班”、与长沙万科物业有限公司共同开办了“万科班”、与中国联通公司共同开办了“联通班”等。
助推创新创业。2011年,通过校企合作方式在全省乃至全国率先成立大学生创业基金会和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大力支持学生创业。整合校内资源设立实体性的创新创业学院。建立大学生创新创业园,规划在园区建设大学生创业孵化大厦、湘中地区大数据中心和电商实训平台。
对接地方 注重服务
主动调整学科专业。学校积极调整、改造学科专业,主动对接地方产业链、创新链构建了7大专业群。与娄底市35家企业建立了长期对口帮扶关系,瞄准产业需求,助推区域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参与娄底市行业企业“一进二访”大调研,并组织数十名教授、博士直接开展对娄底市企业转型升级中重大问题的理论研究与实践指导。
服务地方经济建设。学校利用农业推广硕士点开展科研合作、送科技下乡、新型职业农民培训、产业精准扶贫工作。依托“农田杂草防控技术2011协同创新中心”、娄底市农科所农药试验厂,促进学校产教研协同和科技成果有效转化。与县域合作成立“研究生三农工作室”,直接为“三农”服务,助推新农村建设。教师参与娄底市“十三五”科技发展规划、“湘中智库”平台建设等30多个项目,为之提供科技与智力支持。
引领地方文化发展。学校利用区域内丰厚历史文化资源,组建了曾国藩研究所和梅山文化研究中心,着力打造地方文化品牌,建设娄底文化高地,引领“文化强市”建设。协助主办了海峡两岸曾国藩大型学术研讨会,承办了梅山文化国际研讨会,曾国藩研究和梅山文化研究均取得系列成果,学校学报的“曾国藩研究”专栏被评为全国高校社科期刊特色栏目。校园新建娄底数十位杰出历史人物的文化长廊,吸引师生乃至省内外文化人士前来参观。入驻我校的娄底书画院是学校重点产学研基地,不定期举办全国名家、师生优秀书画作品展。每年坚持面向娄底市县区开展“文化六进”文化服务活动,受到当地群众的普遍赞誉。
近年来,学校在推进转型发展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取得了一些成绩,但转型发展之路仍然任重而道远。学校将围绕转型发展进一步加大改革力度,力求走出一条成功的转型发展之路。
(湖南人文科技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