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零教育信息网 首页 > 教育新闻 > 新闻阅读存档 > 正文 返回 打印

教育改革15年的见证

[db:作者]  2016-07-01 18:00:00  互联网教育报

    夏日的阳光照耀着文汇典雅别致的校园,高耸的教学大楼显得格外挺拔与自信,葱茏的树木散发出豪放的气息,校门边围墙上悬挂的“全国素质教育示范校”和“全国‘自分教学’示范学校”以及“深圳市课程改革特色学校”等匾牌熠熠生辉。这是深圳市文汇学校(原称文汇中学)用自己15年的教改之笔绘就的绚丽画卷。

    说起文汇的变化,学校负责人肖跃平副校长感触良多。作为近8年来亲历与指挥学校教改者,他付出了大量心血,但从不计较个人得失,倒是时刻不忘两位前任校长田介成和李东平带领全校师生不畏艰难砥砺前行的重要贡献,和广大教师只为成功找方法、不为失败找借口的敬业精神,以及一组组表征学校教学质量不断提升的数据:从2011年的区“教学进步学校奖”,到2012年区“教学优秀学校奖”,再到2013年区“教学标兵学校奖”,2014年稳居“教学标兵学校”前列,2015年中考平均分再创新高。

    人们感慨:深圳市现任教育部门领导说“文汇中学教学质量的突破,对宝安教育的发展做出了非常重要的贡献!”教育部门前领导说“文汇中学的探索,不仅仅可以在深圳作为表率和引领,而且可推向全省,甚至全国。”

    第一个5年,“理解教育”奠基石

    1991年创办初期的文汇中学,地处深圳市宝安区城乡结合部。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多,生源结构复杂,办学之初,教育教学质量一直在低谷徘徊,教学上取得的点滴成绩全靠师生耗费大量时间和精力拼出来的,师生都疲惫不堪,关系也不甚和谐。

    为走出困境,时任校长田介成和其他领导成员苦苦求索,最终下决心走教育改革的道路,于2002年将华东师范大学熊川武教授创立的“理解教育”(国家“十二五”课题)引进学校。

    理解教育是一种原创性教育理论,按其实践,首要环节是构建理解型师生关系。这是相互宽容彼此接纳求同存异的状态,是一种心理安宁乐于进取的内在坏境。这种环境的建设是从树立理解观念起步的。

    牢固树立正确的理解观念是项非常复杂且需长期努力的工作。文汇人化繁为简,从确立以理解为核心的校训开始,把“理解学生、教在心灵,理解老师、勤学奋进”的训言雕刻在教学楼的外墙之上,让师生进校即见,常年解读,领悟精髓,化作行动。

    同时,学校请理解教育专家把理解教育的精神实质编辑成琅琅上口的《教师理解歌》《学生理解歌》和《家长理解歌》(所谓“歌”即顺口溜),逐句揭示教师和学生以及家长在理解教育中的责任与义务,并分别召开理解歌研讨会,让大家畅所欲言,修改理解歌词,加深认识,以铭记于心。

    强化理解教育观念的另一举措,便是在师生中征集理解的锦言,并将优者悬挂在走廊醒目处。如老师们的锦言:“为师不忘童年梦,常与学生心比心”;“教育本是脑力活,巧用情智才成功”等等。学生们则说:“老师教我不容易,莫让教诲付东流”;“熟读精思诚可贵,标新立异价更高”等等。还有大家共勉的如“胸中苦闷及时吐,常叫愉悦驻心田”。

    从理解的校训,到理解歌再到理解的锦言,理解教育的观念初步内化了。但校领导仍感不足,他们请学校音乐老师巫定定谱写了校园《理解之歌》,内含学生的梦想与憧憬,教师的期待与向往,天天歌唱,唱响心声,唱出信心,唱就梦想。

    在此基础上,学校大力宣传理解教育倡导的21个行之有效的消除误解、增进理解的策略,诸如“委以重任策略”“特殊奖励策略”“校内留学策略”“追加考试策略”“体验成功策略”等等。让师生认真研读,并付诸行动。

    这些理解教育的思想与观念,逐步进入德育活动与课堂教学,成为师生的自觉意识与行动。师生相互理解,共当教育的主人,往日教师苦口婆心,学生不服顶撞的局面得到明显改变,基本实现了校园内干群关系的和谐、师生关系的和谐、同学关系的和谐,“理解学生、教在心灵,理解老师、勤学奋进,理解自己、塑造人生”的理解性校训已深入人心,这既构建了和谐校园,又为学校的后续发展提供了很好的人文基础。

    第二个5年,“自分教学”开新篇

    从2002年以来,迫于深圳市宝安区人口不断增加的压力,文汇中学的教学规模也不断扩大,由原来的不到20个教学班扩充到了2006年9月的46个教学班,2300余名学生,这也就导致了学校的弱生面越来越大。如何让规模的扩张不对质量进行稀释,如何让教育面向全体学生的全面发展?文汇人很快就把熊川武教授根据理解教育原理创立的并在深圳市南山区实验了2年多的新的教学形态即自分教学(初期称为自然分材教学)引入学校,从2006年起翻开了课堂教学改革的新篇章。

    自分教学是教师让教学内容随学生学力差异自然分化并指导学生发现和解决学习问题的教学理论与实践形态,是以学生的学习问题为导向的教学。虽然它不无魅力,但落实亦有艰难。

    “从改进学科教学入手,调适师生感情、强化弱生学习信心;同时减轻师生负担,并提升教学质量;实现弱生上进、优生更优、全体学生共同发展的目标!”这是“自然分材教学”研究的主要目的,也是文汇中学要解决的教育难题,更是要实现基础教育内涵性均衡发展。 

    (一)临难不惧

    文汇人知道,真正的教育改革不是请客吃饭,选择了教改,就要面对艰难。他们千方百计化解部分教师心中的“四怕”。 

    一怕考试成绩下降。二怕学生陋习不改。三怕教学任务难完。四怕家长匿名投诉。

    面对这些顾虑和担心,学校领导采取一系列措施消除之:一是从相邻的南山区请来做自分教学的优秀教师,让他们现身说法,上示范课并谈体会。二是深入学习并吃透自分教学的实质,把握它能提高教学质量的奥秘。三是分期分批让所有教师到外地教改优质学校特别是实施自分教学的学校学习,强化亲身感受。四是培训学生和家长,让他们懂得教学改革的价值。同时,请教育部门领导亲临课堂观察请求他们的支持。

    事实大胜雄辩。促进教师彻底改变观念的,除了外校的经验,更重要的是本校自分教学“开放班”的成功。

    (二)实验“告捷”

    开放班就是实验班。之所以名为“开放班”,就是这种班全天候向所有老师、学生与家长开放,他们可以随时进教室观察甚至挑刺。而与其他普通班不同的是,在学校科研处刘琼主任的领导下,开放班科任团队要严格按照自分教学的要求开展教学活动:学生座位由秧田形变为马蹄形或“非”字形;异质分组六人合作;使用“信息沟通牌”和“互帮显示板”以及“课堂激励表”等调节师生关系、加强学生互助、控制课堂纪律等,使课堂“活”而有“序”,序滋活长,打破往昔沉闷的课堂气氛。教学内容以学生的问题为导向,教师跟着学生问题走,把“以学定教”“学生最近发展区”和“由已知到未知”等教学起点观变得更易操作。同时,把优化学生作业提高到与学习新知同等重要的地位,加强问题(学生学习中出现的错题)跟踪,切实做有错必纠。从实践了2年的期末检测结果来看,开放班的平均分比年级总平均分高出10分以上,说明诸多举措的运用,使课堂教学效率明显提高。

    开放班的成功,使老师们不仅看到了教学改革的希望,而且坚定了信心,激发了热情。学校因势利导,及时将自分教学在全校推广开来。开放班的教师由此成为“策划者”与“示范者”。他们在备课组内公开自己的设计、在课堂中示范自己的流程、在学术会上发表自己的成果,既发挥了引领作用,又进一步提升了自己。因为同行们提出的七七八八的问题,引发了他们的深度思考,使他们进入更高的发展阶段。

    时至今日,最初的成就感和幸福感不断发酵,成为了他们强劲的发展动力。这主要体现在:

    第一,他们成了学者型教师。自分教学是一种理论体系与实践形态,既有可操作的一面,又有很抽象的一面。作为实验者,开放班的教师必须对其进行解读性、探究性和反思性研究。解读性研究重在了解自分教学的本质,探究性研究则是对自分教学结构进行再优化,反思性研究在于诊断开放班运用自分教学的不足。时日一久,这些教师成了有自己独特见解的研究者。

    第二,他们是创造型人才。经过上述三个层次的研究,开放班教师结合本校实际,将自分教学的结构改造成“自学、互帮、点拨、测评”,并创造性地命名为“自然分材·四环节”教学建构,增加了自分教学在课堂上的简洁性。

    第三,他们在改革中成长。随着经验的积累和研究的深入,他们逐步形成了有学科特点有自己风格的自分教学,分别成为了省、市、区的教学领军人物。周亮、肖迅被评为全国自分教学示范教师。唐升军、戚琼生被评为深圳市优秀教师。尹岳成为了宝安区未来教育家培养对象,还有未来教育家培养对象团队成员:赖振爱、廖春梅、李靓、周亮。此外,像区学科带头人刘琼,区骨干教师廖春梅、杨姗姗,区教坛新秀李靓等都是在自分教学中成长起来的。其中,刘琼、廖春梅、杨姗姗、李前、周亮等教师作为自分教学名师,多次受邀赴上海、海南、贵州和本省河源、番禺等地上示范课和作专题讲座,受到广大师生的热烈欢迎。

    (三)形成常态

    教学改革不能做秀。因此文汇学校要求上自分教学课,“有无检测一个样,有无参观一个样,有无评比一个样”。为此,学校主要在如下方面做了工作。

    第一,在实践论证的基础上,制定了《文汇中学“自然分材四环节”教学模式指引》,包括语文、数学、英语等八个学科都分课型制定了《建模操作指引》,以便师生按章办事不走样。

    第二,进一步研发了“小组合作制”“指导教学书”“交流显示板”“课堂绩效表”“信息沟通牌”“学科资料袋”“问题跟踪册”“互批纠错本”“课后放松操”等9项教学辅助工具及其使用要求。特别对其中两项进行了优化提升:一为小组合作学习形式随课型而变。原先的分组标准是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组员取“U形”围坐方式,此乃平行分组。提升后增加了分组标准的维度,可组内同质、组间异质,组员“U形”围坐方式不变,即分层分组。一般来说,教师上新课时,可采用平行分组“U形”围坐方式,上复习课时可采用分层分组“U形”围坐方式,老师重点关注弱生小组。使“顺势为学”“各得其宜”成为现实。二为变“自学指导书”为“指导教学书”。此举旨在改变原有的《自学指导书》强调“学”忽略“教”的片面性,更加强调“学”“教”统一,同时在指导书的自学部分,凸显了自学提示的设计。

    第三,不断跟进性培训教师。把教师按年龄和经验分为不同小组,针对他们的实际情况组织多样化学习活动,以保证他们的自分教学行为的稳定性。其举措有三。

    一建“青年教师成长营”。营员为教龄5年以下的老师,营期3年。第一年“集训”,通过专家讲座与封闭训练,使他们拓宽眼界、树立自分教学的理念,开始自分教学的“实习期”,上自分教学的过关课。第二年“实训”,通过上自分教学的“研究课”、“示范课”,形成个性化的教学风格。第三年“研训”,要求他们都承担自分教学的小课题,通过完成课题,提高选题能力、行动研究能力、学术表达能力以及成果呈现能力,使不断完善自分教学成为他们的追求。这样的成长营也许不无一定的“强制意味”,却是学校送给青年教师的珍贵的礼物,会陪伴他们走向成熟,终身受用。

    二立“中年教师示范岗”。走出“成长营”的青年教师,迎接他们的是“中年教师示范岗”。该岗分为“教育、教学、科研”三类,不同的示范岗有不同的要求,各有一定的责任和待遇,因而获得示范岗位是大多中年教师的向往。获得示范岗的评审过程比较严格,包括“申报、公认度调查、分类评审、全校公示、正式授岗”等环节。这个过程是历练教师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申报者必须参加“优质示范课”“文汇讲坛”“同课异构”等展示活动,这激发了他们,也“催熟”了他们。

    三开“课改反思研讨会”。没有反思的课改注定是孤芳自赏难成气候的。文汇人深谙此道。他们创设了“课改反思研讨会”,不定期反思并研讨自分教学中遇到的新问题。每学期期中与期末开会,都由校长亲自主持。研讨的组织形式采用自分教学的格局,先让教师们分组对要反思和研讨的内容进行“自学”“探究”“分析”,然后对研讨结果进行“测评”。由于采用自分教学的形式研讨自分教学的实践,教师们的热情非常高,既有自学时的冥思苦索,又有探究时的针锋相对,还有分析与测评时的分享交流。特别在交流中,时有感人情景出现。有些老师对自己的教学进行深入反思,并自我批评,认为“自分教学要求适当让学生讲,但自己‘担心学生讲不透,干脆自己来,结果把自己打造成了讲神’”;“小组合作学习没有大胆放手”“辅助策略没有坚持使用”等。更多的老教师分享自己的成功经验,介绍“如何使学生课堂展示更加高效”,“绩效表的使用在班级管理方面起到了立竿见影的效果”,“充分的自学与讨论,能更好的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等等。

    第三个5年,“自分国学”比翼飞

    2011年是文汇学校教育改革的第10个年头。此时,李东平校长就职。如何深化教改成了他和领导班子成员不得不思索的问题。经过一段时间的调研与分析,得出的结论是既要深化自分教学的研究与实践,又要抓好国学教育,使学校教改注入新的元素。

    (一)深化自分教学课题研究

    文汇人潜心教改矢志不移。2011年6月,我校申报的《“自然分材·四环节”教学实践研究》课题被独立立项为广东省中小学教学研究“十二五”重点课题,为当年深圳市8项重点课题之一,我校也成为当年宝安区仅有的获广东省重点课题的学校。

    (二)自分教学进一步优化

    在这方面,主要做了三件事:一是把原有的“自然分材·四环节”即“自学、互帮、点拨、测评”改为“自学、探究、应用、测评”。将“互帮”改为“探究”外延扩大到“讨论、交流、精讲”三个方面。原有的“点拨”发挥了教师引导作用,但它不是只出现在某个环节中,因而将之改为应用。

    二是进行两种形态座位的对比实验,即一半班级继续采用“U形”座位,另一半采用“秧田形”座位。因为在座位问题上,总有少部分人对“U形”座位不放心,感到可能降低教学质量。对比实验进行了整整一年,结果是“U形”座位无论在学生学习积极性还是考试成绩上都有明显优势。于是全校采用“U形”座位,再无微词。

    三是多方合力一起行动。学校将之简称为“三大联动”。“研教联动”。即课堂教学与科学研究结合起来,全校组成以学科组为核心的研究团队,开展集体备课、听课评课、反思教学问题、展示教学体会等活动。同时组成以班主任为核心的班任课改共同体,每月定期由班主任召开科任教师会议,共同协作,保证全班各学科共同推进、整体发展。

    “三处联动”。即科研处、德育处和教学处既分工又协作,齐心抓自分教学。科研处于学期初培训学生,让学生知晓自分教学原理与规则。德育处根据科研处的培训要求在学期中检查自分教学落实情况,特别是学生的习惯及常规。教学处根据前面两处所做的工作,于学期末组织评优颁奖,特设“优秀学习小组”“优秀小组长”“学习习惯模范生”等。这三处要经常交流情况,统一指挥。

    “文武联动”。此处“文”指民乐团,“武”为跆拳道。它们是理解教育培育出的鲜花,是实施自分教学的成果。文汇学校的民乐教育让每个学生掌握一门民族乐器,以音乐陶冶情操。该校民乐团多次获得国家、省、市级金奖,曾受邀到中国中央电视台演出,还数次赴境外巡演。学校的跆拳道课程,通过常规化的教学及各种层次的训练使全体文汇学子都掌握了跆拳道的基本技能和比赛要领,更提升了学生的文明礼仪。学习跆拳道虽是自愿,不过学习者甚众,17年来学校共100多次获得全国、省、市级跆拳道比赛团体冠军,500多人次获金牌、1000多人次获得银牌。

    (三)以文化人,铸就国学教育品牌

    让国学经典走进文汇的课堂,并借助自分教学提高学习效率,使学生成为有文化归属感的中国人,以担当传承中华文化的重任。这使文汇学校的教改有了新内容和新目标。他们确立的重点是“读经典悟道,写汉字立人”。以“励志”为主线,在初一、初二、初三分别开展“崇仁”“尚礼”“感恩”的主题教育,精心打造“一书”“两礼”“三餐”“四教”“五典”“六节”特色国学课程体系。

    “一书”是指全校师生员工读好“国学教育丛书”即校本教材《大学》。“两礼”是指初一新生行好“入学礼”和初三学生行好“出学礼”。“三餐”是指文化三餐,即早餐的“晨诵”:每天早读前诵读《大学》10分钟;中餐的“午书”:每天下午上课前书写汉字10分;晚餐的“晚课”:放学回家习行,完成国学作业,并要求学生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为父母做一件事。“四教”是指国学教育的内容侧重于“文、行、忠、信”四个方面。“五典”是指从我国传统典籍中的“诗”“词”“曲(歌)”“赋(经典文)”“言(俗语)”中精选编印“国学教育丛书”,先期已编印了主题阅读教材《崇仁》《尚礼》《感恩》,初一主读《崇仁》,初二主读《尚礼》,初三主读《感恩》。“六节”是指享受中国特有的六大节庆文化:“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先师节”“中秋节”“新年节”,让学生过节明礼立志,在体验民族节日的过程中,积累传统文化知识,增强民族自豪感。随着文汇国学教育的深入,文汇的探索与实践已经成为了国家意志的深圳表达。

    回顾过去的15年,文汇学校的探索受到了各级媒体的广泛关注,中国中央电视台、《深圳特区报》《羊城晚报》等媒体相继报道,全国各地包括港澳地区来参观者络绎不绝。她在成就学生的同时,极大地发展了教师,让广大师生真正享受到了改革的“红利”。(明 德)



http://www.00-edu.com/jiaoyu/1/2016-07-01 180000/281755.html十二生肖
十二星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