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2月20日,由上海市教育部门基教机构、上海市推进特色普通高中建设项目组、闵行区教育部门主办,上海市闵行第三中学承办的“上海市推进特色普通高中建设项目学校展示活动”在闵行三中校园内圆满落幕。学校在特色课程建设、“空天”科普场馆建设和校园“空天”文化塑造方面所取得的成就得到与会市、区领导们的高度评价和赞扬。
多年来,闵行三中深入领会航空航天教育的价值和意义,厘清航空航天素养的核心要素,赋予“尚德立志,启慧砺行”的育人目标以时代内涵,建立核心素养培育框架下的学生培养目标体系。通过培育航空航天素养,从而整体提升全体学生的核心素养,把学生培养成航空航天素养突出、能适应未来社会需要、创造美好生活的时代新人。
通过30多年来在特色化办学上的努力与实践,在2016年7月,学校被正式批准入围上海市特色普通高中培育学校,走上了航空航天特色教育发展的快车道。通过大力发展航空航天教育,学校使师生的潜能和个性得以充分发挥,身心和综合素质得到和谐提升,为学校发展、学生成长开辟了新的疆界。
找准路径
特色发展起航
发展航空航天教育,不是学校突发奇想、盲目跟风,而是充分利用新世纪“天时地利人和”的有利条件,并通过10多年的探索实践后,顺势而为的结果。
从2006年起,闵行三中研究型课程教研组根据学校的生源实际、师资状况和社区资源等情况,开始探索研究型课程与“空天”科技教育有机整合,以“我为闵行航天出份力”为主题,在高中开展科学探究活动。学校聚焦项目推动“空天”科技特色发展,积极举办一年一度的“空天科技节”,开展各种“空天”科普活动,为每名学生搭建参与“空天”科技活动的平台。据了解,参加航空航天科技场馆的参观考察体验等社会实践活动成为每届高一新生的“必修课”。此外,学生们还自主成立各类“空天”社团等,成果颇丰。在丰富的航空航天活动中,许多学生成为小“空天”迷,他们对各种“空天”仪器和设备如数家珍。2011年,学生研究性学习成果——“搭载濒临灭绝植物种子方案”在全国2956个方案中脱颖而出,获得“天宫一号”搭载方案一等奖,并随“天宫一号”进入太空。
学校的特色发展快速提升了学校的知名度,学生的自信心也日渐增强,学校的吸引力逐步扩大,教育质量不断提高,高考成绩节节攀升。
把握关键
课程建构助力
课程建设是教学理念的体现,是学校教学的重中之重。闵行三中将课程与教学有机结合、不断创新,使学校航空航天教育在每个阶段都能起航领先,引领学生全面发展成长。
学校按照基础型、拓展型、研究型三类课程来架构“逐梦空天”特色课程体系,为不同年级的学生提供丰富的课程选择,发展他们的基础性、发展性、创造性学力。同时,学校制定并实施“基础学科整合航空航天教育的指导意见”,以引导教师在基础型学科教学中,从目标、内容、方法等维度自然整合航空航天教育,为航空航天教育找到了生根的沃土。
此外,为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和创造潜力,针对不同学生的个性特长,学校先后开出了100多门自主拓展课,成立各类社团20多个。加上校园内统一开发组织的活动类课程,让学生在学习基础型课程之外能进一步接触到专业知识,为学生逐梦空天打下扎实的基础。研究型课程是空天素养培育的重要支撑。闵行三中引导学生在航空航天人文、科学、工程、技术等领域自主选题,设计课题研究方案、进行课题研究、完成结题报告。
目前,该校已逐步建立起“横向有关联,纵向成系列”的“空天”特色课程体系,并开发和编写了10册“空天”校本科普资料,并正式出版一本校本科普读物。据了解,《“空天”特色课程开启学生发展的无限可能》荣获上海市首届基础教育教学成果评比一等奖。
整合资源
助推特色做强
除了校内教育资源,闵行三中还积极拓展并培育高品质的社会教育资源,助力学生实现“空天梦”。经过10多年的努力,学校为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创建了宽广的发展平台和空间。
课程资源方面,该校与上海航天技术研究院、上海科技馆、上海自然博物馆、钱学森图书馆、上海航宇科普中心等共同开发了“我们的航天梦”等系列专家进校园的讲座课程。同时,学校与东航飞行培训中心、“视像中国”远程教育中心联合开发实施“飞行进阶课程”——圆学生一个飞行梦。
环境资源方面,闵行三中与上海航天技术研究院下属的科研所和上海航天设备制造总厂等多家单位签署合作协议,这些专业机构为学校场馆建设和校园“空天”文化建设提供了良好的资源设施,为学生走进发射现场、走进工程现场进行真实场景的社会实践活动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人力资源方面,该校邀请上海航天技术研究院、上海交大航空航天学院、宇航学会的研究员、教授等为学生开设讲座并担任课题指导教师,对拓展学生知识面、提升研究能力,提供了专业的指导。初步形成了“中学—高校”“中学—职校”“中学—院所”“中学—企业”“中学—基地”等多种合作模式。
德育熏陶
铸就特色文化
在组织学生广泛参与“空天”科普活动的同时,闵行三中尤其注重“空天”文化的育人功能。通过《逐梦飞翔》校歌、校园“空天十景”等将航空航天精神内隐外显,全方位实现“空天”文化浸润,达成“空天”文化的育人功能。
学校还建设“空天网校”,为航空航天器制作身份二维码,线上线下结合,让“空天”学习无处不在。同时,闵行三中把航空航天的精神文化融入到校训、办学理念和育人目标之中,逐步形成“尊重、责任、规范、创新”的学校文化。该校通过一切可能的机会让学生感受和体会到“空天”文化的无处不在,使校园浓厚的“空天”文化逐步融入到全校师生的血液中,并身体力行形成文化自觉。
许多学生把航空航天精神迁移到学习生活中,一大批学生在航空航天精神感召下,关注航空航天、热爱航空航天,积极参加航空航天方面的科技活动、拓展课、社团等,近20%高中毕业生立志航空、航天事业,报考航空航天方面的高校或专业。
名师引领
培育专业团队
闵行三中在“空天”特色发展过程中,不仅成就了学生的发展,也成就了教师的专业发展。说起刘辉老师,他原本是一名教政治的老师,2013年,刘老师转型成为航空航天研究型课程教师,他的研究型课程非常受学生欢迎。刘老师在研究型课程教学中,带领学生广泛参加全国及上海市各类科技类比赛,屡获佳绩,这不仅增强了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而且也提升了学生的自信心。2011年最终入选“天宫一号”搭载方案的苏烨等3名同学正是刘辉老师带教的学生。苏烨说:“从设计到最终完成整个科学实验方案,自己和同伴不知道打了多少次退堂鼓,离提交方案的截止日期只有十几天,我们还没想到合适的方案,心里好几次想到放弃。如果不是刘老师的鼓励,我们的方案也许就半途而废了。”
刘辉老师正是以其在学校特色发展中不断追求、对特色教育的深度研究和为学校特色发展作出的突出贡献,实现了自己专业发展方面的华丽转型。他本人先后荣获国家教育部门、中国教师发展基金会授予的“全国特色教育优秀教师”、上海市特级教师、上海市园丁奖、闵行区领航人才、闵行区领军人才等众多荣誉称号。
在刘辉老师的引领下,通过专家指导、外出学习、在岗培训、实践锻炼,目前已经形成了特级教师领衔的特色项目发展教师团队,一大批科技特色指导教师脱颖而出。逐步形成了30多人的专兼结合的专业“空天”特色指导教师队伍,并且还在不断发展壮大,许多老师已经开始在各自的科技辅导岗位上崭露头角。
百花齐放
打造多元成才通道
新时代下的学生个性化需求多种多样。除了航空航天领域,闵行三中还在文体方面不断探索,以满足学生的不同需求。
足球和女子曲棍球是闵行三中在培养体育人才方面的两块金字招牌。在确保女曲和女足两个龙头项目特色鲜明的基础上,学校引入体育特色项目管理机制,科学规划、整合资源,使学校体育工作的整体水平不断提高。在2016年至2018年期间,学校在国家、市级的体育比赛中,荣获了40个团体比赛奖项,其中国家级别冠军一个,市级冠军5个、亚军4个。
在文化艺术课程方面,闵行三中将视线瞄准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昆曲。在上海昆剧团的大力支持下,短短几年,该校为上海戏曲学校、北京戏曲学校、上海戏剧学院输送了一批优秀的昆曲演员。该校被评为“上海市中学生特色社团”的昆曲社多次获得各类比赛大奖,央视、日本NHK电视台对昆曲社活动都作了长篇报道,美国Discovery频道还制作了专题纪录片《上海昆曲梦》。
竞技体育、昆曲文化特色的培育不仅培养了特长生,而且丰富了学校文化,成为校园内“闵三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闵行三中多元成才通道让学生迎来百花齐放的美好年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