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基层 看落实
各地实施教育规划纲要特别报道⑤
■本报记者 李伦娥
3年前,这里还是满目荒山,黄土遍布,人迹罕至。
3年后,这里已然高楼林立,鲜花盛开,人来人往。
3月28日,阳光灿烂,记者第4次来到长沙职业教育基地,惊喜地发现,仅仅不到一个月,又变了:美术职业中专的咖啡吧开张了,老师们免费在里面热饭、喝茶、喝咖啡;图书馆一楼搬进来好多书;体育馆里正在做放电影的准备,从4月份开始将有计划地、以学校为单位组织基地学生免费观看电影。
“越来越好,还会更好。”长沙职教基地管委会主任、长沙市教育局副局长王建林自豪地说。
从210人的“史上最牛宿舍”到8人间——
硬件“鸟枪换炮”
周勇是长沙汽车工业学校二年级学生。刚进学校时,他没想到一个寝室能住那么多人,100多张高低床依次排着,住着210名学生,有人称其为“史上最牛宿舍”。但是,仅仅一年,他们就搬进了新校区,宽敞的大寝室只住8个人。
与周勇同样开心的还有校长胡冬生,此前他的学校3000多名学生只有16亩地7000多平方米的建筑,不到300万元的实习实训设备;现在,这几个数字一跃为100亩地40000多平方米建筑,价值1500多万元的设备,仅实习工场建筑面积就达8000多平方米。
这一切,得益于长沙市委、市政府对职教的高度重视,对职教的大手笔——总投入14亿多元,占地1103亩(教学用地),总建筑面积34.8万平方米,8所中职和1所高职的2.3万多名学生——几乎市直所有职校搬迁至此。2010年9月27日,开工仅仅一年零九个月,基地就举行了落成典礼。
每所学校都可以说是“鸟枪换炮”,此前这9所学校,有的在拥挤的闹市区,有的在遥远的县城,有的还因城市建设被拆得面目全非。搬进统一规划、设计的基地后,每所学校都“旧貌换新颜”。
“我们原来占地只有26.3亩地,比好多农村学校都差。”坐在装修得素雅大方的教师专用咖啡吧里,美术职业中专的校长许力军开心得眉眼里都是笑。现在他的学校,仅教学区就占了50亩地。
“政府共投入14亿多元,关键是学校不用掏一分钱,全是政府埋单。”王建林说。
九校30多个专业整合成六校五大类专业——
实现资源整合
“切实履责”,当然不只是投入。早在规划设计的时候,长沙就统筹规划“资源共享”,进入基地后又统一管理,进行了整合。(下转第八版)
■采访手记
充满希望的职教基地
“使命无比神圣,现状不容乐观。”曾经,有职业学校的校长这样评价自己所从事的事业。果真如此?记者多次试图找出相关案例,以证明他错了,但是,还真没那么容易。
突然,记者发现了长沙的这个职教基地。其实,从这个基地筹建之初,记者就一直关注着,当初的想法是:这么多学校整体搬迁,学校不用掏一分钱,政府要怎样的大手笔,要多少投入啊,可能吗?
为此,在基地选址阶段,记者就专程去查看了那块“不毛之地”。“只怕要建三五年。”同去的职校老师猜测着。
没想到这么快,2万多人就全部入驻。而且,政府不只管建,还统筹专业设置,统筹管理。
“政府切实履行发展职业教育的职责。把职业教育纳入经济社会发展和产业发展规划,促使职业教育规模、专业设置与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相适应。”对照教育规划纲要这段话,记者不得不信服,长沙是以行动落实纲要。
尽管暂时还有问题,但不做,问题更多;不做,职教更弱。长沙发展职教的大手笔,让我们看到了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