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接第一版)
短短一年,英娣带给学校的变化十分明显。全镇教学质量评估,英娣所带班级名列第一。这样一来,老教师坐不住了。57岁的陈春民是六年级班主任,原来他不用多媒体教学。现在,他设计“导学教案”,开始探索师生互动的教学方法。
英语是山区学生的弱项。上堡小学的英语过去由50岁的侯宇新教。“我高中毕业,在抚顺师专培训半年就上岗了。英语说得像汉语,还带一股苞米味。”24岁的曹静教英语后就不同了。她是抚顺师专英语专业毕业,借助多媒体等教学工具,领着孩子们边玩边学,把英语课上得生动有趣,学生们的成绩一路提升。
抚顺县汤图乡九年一贯制学校,在10年未进人的情况下,近两年新添7名师范毕业生。仅一年时间,初中部英语就由全县12个乡镇排名最末升至上游水平。
新宾县教育局副局长衣林东感慨地说,大学生们带来的现代教学理念和最新教学方式“引爆”了农村学校的教育教学改革。
毕业生农村安心从教
截至2010年底,辽宁省基本实现了每个乡镇建一所农村九年一贯制学校。农村学校办学条件得到根本改善,这使师范类毕业生看到了到农村任教的职业前景。而农村教师工资得到财力和制度的双保障后,减少了毕业生的后顾之忧。
为吸引毕业生到农村安心从教,辽宁省政府加大财政投入,为纳入“农村从教计划”的师范类毕业生提供众多优惠政策:接收学校没有编制的,待编安置;有编制的,优先在教师编制内安置;纳入计划毕业生在校期间申领国家助学贷款并且服务期满两年以上的,由政府代还贷款本金和利息;无助学贷款债务的,工作满4年,其学费由政府一次性返还;毕业生的工资、“三险一金”与当地教师相同。
同时,对于纳入“计划”的毕业生取消见习期、提前定职定级;根据自愿原则,毕业生的户籍、档案关系可保留在工作地市、县教育局,免收户口、档案托管服务费。党、团等组织关系统一转到工作单位。
“农村从教计划”的优惠政策对师范类毕业生具有很强吸引力,就连城市学生也开始青睐农村教学岗位。“坐车上班一个多小时,不算远。最重要的是这里给我搭建了良好的成长平台。”新宾县南杂木九年一贯制学校的大学生教师刘海滨说。刘海滨是抚顺市籍、渤海大学毕业的学生。
记者采访所到之处,真切感受到“农村从教计划”深受各市、县政府、教育行政部门,特别是广大农村中小学的热烈欢迎。辽宁省大学生就业指导局刘铸主任说,“农村从教计划”之所以受欢迎,是因为该计划在制定之初就着眼于解决城乡教育均衡发展,以及高校师范生“下不去、留不住”的问题。“农村从教计划”得以顺利实施,得益于省委、省政府的重视,得益于财政部门的大力支持。
政策引导毕业生扎根农村
不过,采访中记者也发现,“农村从教计划”在推行中存在问题,具体表现为:一方面,农村学校思才若渴;另一方面,一些地方财政困难,补充教师积极性不高。新宾县教育局副局长衣林东帮记者算了一笔账:如果按每个教师月工资最低1500元计算,每增加1名教师,地方财政每年就要多支出1.8万元。这对财政困难县来说是十分艰难的事。因此,在一些地区,尽管有空余编制,也不聘用公办教师,而是低薪聘请代课教师顶岗。
虽然目前辽宁省实现了县域内中小学教师工资、津贴标准一致,但城乡间教师绩效工资水平仍然差距较大。不能回避的是,农村教师工资水平低,生活环境差,导致农村教师职业的吸引力不强,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师范类毕业生到农村学校任教的积极性。
在新宾县木奇镇,记者看了上堡小学英娣和曹静老师的宿舍,条件十分简陋。“新宾县已经尽量把新毕业的年轻教师安置在各乡镇的初中或中心校,部分学校还给他们的宿舍安装了电视,拉上了网线。”抚顺市教育局人事处副处长秦艳丽说,“农村学校大多没有像样的教工宿舍、食堂等生活配套设施,外地来的毕业生住宿和吃饭问题不好解决。此外,农村交通不便,文化建设滞后,公共服务体系不完善,还有医疗、教师子女上学等问题,如果不能及时解决,农村教师队伍将难以稳定。”
但这些问题终究会得到解决。铁岭市教育局人事科科长冯忠波说,市教育局一直在积极协调相关部门,把省里的政策落实到位。同时,市县都千方百计解决毕业生的后顾之忧,尽一切可能让他们在农村安心从教。
记者在采访中还了解到,实施师范类毕业生“农村从教计划”的意义不仅仅在于解决农村教育的难题。刘铸说,这个模式同样适用于医疗卫生、畜牧养殖等涉及农村现代化建设诸多领域和行业的毕业生。果真如此,那么高校毕业生就业的天地就会更加广阔,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也将迎来新的春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