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零教育信息网 首页 > 教育新闻 > 新闻阅读存档 > 正文 返回 打印

立足教育原点的飞翔

[db:作者]  2016-10-11 18:00:00  互联网教育报

华附番禺学校全景 校长廖耀良 急救技能课程 “挑战自我”野营——猿攀过大江

    广州市华师附中番禺学校(简称“番禺华附”)是一所全日制的民办完全中学。2001年建校以来,学校从区一级到市一级再到省一级,发展迅速。多年来中考成绩居番禺区榜首,学校获得了良好的口碑。番禺华附秉承本部“不懈追求、勇于创新”的传统,不断挑战自己。2015年,以廖耀良校长领导的学校新班子,结合学生发展指导的新理念,创造性地推行“生命教育”,番禺华附的发展带给了人们很多的惊喜与感动,也带给了人们很多思考。

    这到底是怎样的一所学校?“生命教育”在番禺华附是怎样一种行进中的概念?带着疑惑,也带着求解的渴望,笔者走进了这所展翅飞翔、努力追梦的学校。

    走进番禺华附学校,我们看到一条非常醒目的标语。解读番禺华附,应该从这里开始。

    生命的飞翔,

    总要从一个原点开始!

    在校长办公室,廖耀良校长接待了我们。

    笔者:校长,我们看到学校里有一条别校比较少见的标语:“强化自主意识,激发成长动力”是您的独创吗?

    廖耀良校长(以下简称廖):充其量是我的理解,不是原创。英国教育家怀特海认为,教育的目的就是要激发和引导学生自我发展。苏霍姆林斯基也说过:“只有能够激发学生进行自我教育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过去我们的教育偏重社会功能,比较忽略学生个体需要,今天,我们既要培养国家、社会所需要的人才,更要适应学生个体个性化发展的需要,为学生的终身发展与幸福奠基。这样,教育才回到了原点。

    笔者:作为校长,您是怎样理解“生命教育”的?又赋予了“生命教育”哪些丰富的内涵呢?

    廖:学生是一个个鲜活的生命,它既有生物性,也有社会性和精神性。从生物性角度看,生命教育应该致力于引导学生重视强身健体,珍爱生命、敬畏生命,延长生命的长度;从社会性角度看,生命教育应该引导学生重视健全人格,追求学业发展、职业成功,拓展生命宽度;从精神性角度看,生命教育应该引导学生重视与人为善、感恩惜福,追求乐观、敬业的精神境界,提升生命的高度。我们正是这样从生命健康生长、发展幸福的需要出发来定义自己的教育内容,属于广义的、有特色的生命教育。

    廖校长娓娓道来,语气慷慨激昂,又饱藏着一种温情。看着校长背后“润物无声”的匾额,听着校长的阐释,我们觉得自己也走进了一个博大而温暖的生命教育的天地,分明感受到了廖校长和番禺华附人“为学生的身心健康、职业成功、人生幸福奠定素质基础”的历史担当和教育情怀。

    笔者:很多学校都可以提出很“高大上”的办学理念,但若没有实践支撑,借一句形象的话来说,梦想的阳光是照不进现实的世界的。所以想请教廖校长,在番禺华附,您的理想蓝图又是如何变成美丽现实的呢?

    廖:问得好。这也正是我们攻坚的难点。

    首先,励志激发。学生是成长的主体,学校教育成功的关键是有效激发学生超越自我、自主发展。学校有人格教育系列课程、生涯规划指导课程,有“番附讲坛”、职业分享活动、“学·思·行”成长经验分享活动等,都属于激发学生自主成长的行动。

    其次,课程指导。再好的理念要落地,必须要有课程来支撑。我们除积极优化学科学业指导工作外,还围绕生命教育的三个目标维度,精心引进、创制和实施一系列生命教育校本课程:

    第一,培养生命适应自然的能力的课程,如“急救技能”“水上自救技能”,等等。

    第二,培养生命适应社会的能力的课程,如“人格塑造”“生涯规划”“数学探究与欣赏”“超越英语”“历史与人生”“形体与礼仪”“国际学习技能”“创客机器人”“口才与演讲”,等等。

    第三,培养生命调适精神状态的能力的课程,如“青春引航”课程等等,“人格塑造”等课程也有不少这一目标维度的内容。

    为保证这些课程的落实,我们规定每周星期二、四下午各1至1.5小时的第8节课为固定的校本课程时间,部分选修课程还拓展到星期三、五的下午。学校还制定和实施了《校本选修课程评价考核方案》,提高选修课课酬,从制度上给了这些课程以坚实的保障。

    再其次,实践体验。我们创设一系列实践体验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体验中完成人格健全、道德内化、能力提升、观念升华的过程。如:体育节、“挑战自我”野营、生命力野外拓展夏令营活动,农村“三同”社会实践活动、职业体验活动、社团活动、感恩活动,等等。

    最后,评价引领。激励性、发展性评价,是引领学生自主成长的有效途径。为了发挥同辈认同的评价激励作用,我有诸多创新:创制人格评价量表,建设人格自评、互评网络平台;实施发展性德育评价和激励性奖励制度;创制成长记录与反思手册《成长的足迹》……这一切有效地引领学生自主成长,让教育产生一种内化的驱动力。

    “我希望你们到校园走一走,听一听,看一看,然后再来与我交流。或者,你们不妨扫描一下学校官微的二维码,更多了解学校。”廖校长眼神坚定,我们从这眼神里读到了一种自信,一种自豪。

    那么,让我们走出校长室,走向校园,去寻找那些丰富的故事吧。

    生命的飞翔,

    有着这样丰富的故事……

    我们整理与校长的交流记录时,也认真看了学校的微信号。果然,学校微信公众号给我们推开了一扇扇窗户,一个个学生和老师走进了我们的视野,一个个情景闪回,为我们形象地解读了学校的“生命教育”。

    张潇阳是初二(2)班的学生,正如她的名字一样,见到她,感觉满眼都是潇洒的阳光。她虽才初二,可已经成为了同学们公认的小才女了。上《草房子》的阅读分享课,她自创了一首诗,在课堂上与同学们分享,吟诵完毕,掌声如雷鸣般响起。有才华你就秀出来,这里是番附!下课了,我们去课室找张潇阳,她正静静地坐在座位上读书。她的班主任杨老师说,也只有这个时候才可能找到她,因为下午4点多后,她就非常忙了。她是辩论社的主要成员,还要参与合唱队的排练,又有年级学生会的工作,还是学校志愿者协会的一员,广播站、记者部……真是够忙的。我们珍惜她的时间,只问了她一个问题:你这么多活动,忙得过来吗,不影响学习吗?没想到她给出的是这样的答案:“我没觉得忙,我只觉得是充实。老师,这么多的活动,在我看来,不也是学习吗?”是我们错了。在番禺华附,学习的概念远不是我们平常以为的那么简单。阅读、辩论、合唱、运动、社团活动,只要是同学们喜欢的,只要是能让他们感觉到成长发展的,在他们的思维里,都是学习。

    “所有名为希望、力量、朝气、美好的东西,都不会被岁月遗忘。可能流年仅存的只有不复年轻的容颜,但总会有个地方还珍藏着自己,自己拥有一颗永葆向上的希望,才能在这匆忙杂乱的世间有所慰藉。不关乎他人,单论你自己,找到真实的自己,做真实的自己,便能把心安放。”这是微信公众号上所发表的张潇阳阅读《草房子》后的体会。读到这样的文字,我们已经深深地品味到了番禺华附所倡导的“诗意校园”“书香文化”“人文语文”这些概念了。

    《十七岁的单车任骑行》,好别致的题目。翻看着200多篇微信稿,这个名字一下子抓住了我们的眼球。

    他们骑过很多的地方

    郊外的山和远方的水

    也为了欣赏别样的风景

    更为了生命视野更开阔

    ——《跟我走吧,现在就出发——番附骑行社抒怀》摘录。

    这是学生自己创作的诗,这也是他们骑行社的口号。在他们看来,骑行,不只是一种生活方式,不只是一种健康理念,更是一种人生姿态。他们会这样说,上车,出发,下一个路标!

    番附骑行社社员涵盖了学校的所有年级,社员级别跨度之大、来源之广,都是其他社团无法比拟的。骑行社自2014年9月成立以来的两年多里,除了每月的固定骑行活动外,还组织了假期长途骑行,其中包括广州-珠海、大夫山、火炉山、大学城等知名骑行线路,从骑行社走出的社员遍布全球,他们都在用车轮书写着自己的人生旅途,用经历丰富着他们的精彩人生。

    “我为兴趣而学,我为梦想而追。”我们读着微信公众号上这篇邹雪尔学姐成长经验分享会的报道,也明白了骑行社成员的选择。

    答案再简单明了不过了。

    这就是成长的过程。课程内容也许不一样,但目标一致。为了让学生们思考如何成长,在成长的过程中不迷茫,不彷徨。邹雪尔在番禺华附从初一读到高三,毕业后考取了中国美术学院,今年大学毕业了准备赴英国深造。学校在她出国前特意请她回来与同学们分享她的成长经验。老师们觉得,让学长们与同学们面对面,这是对生命成长的肯定,也是对生命发展的重视。这样的成长经验分享会反响很大,现场同学们听得投入,互动热烈,有感动,有向往,而更多的是反思。

    “六年在番附,六年茁壮成长,是番附这片沃土,滋润了我;是番附的阳光,照亮了我。尊重学生的兴趣,给学生以展示的平台;鼓励学生特长的发展,给学生以无微不至的关怀。这就是番附的教育。”邹雪尔这样说。

    有着这样的引导,番禺华附的学子们,他们的飞翔,又怎会迷失方向?

    《清远不远》是去年高二、今年高三的赵泊思、甘小妍的文章。是她们在清远学农生活的最真实的回想。“……我们一起洗菜做饭,洗碗刷锅,拉家常,收稻谷,接送妹妹……不到一天的接触和了解,我们就熟络得如一家人了。下午,我们就下地去劳动了,我们知道,六天的学农之旅才刚刚开始,还有很多需要学习和能够学习的东西,在这个充满新奇和欢乐的村庄,我们要学会劳动,更要学会成长......”

    “为了我们的调查报告,我们走访了农户家,还去了农场,采访村民们关于禽畜养殖的情况,第一次接触这样的调查,虽然有的时候茫然无绪,但却很好地锻炼了我们的语言组织能力和胆量,这又何尝不是一种新的体验呢?”

    读到这样的文字,我们在想,这是不可能坐在教室里“宅”在自己家里能写出来的,这是叩问最真实的大地后的感情流露。我们经常说,让我们的学生走向社会,体验社会,参与社会,可是,社会是一个怎样的概念?番禺华附给出了最质朴的回答。远离大城市,去农村,与农民同吃同住同劳动,所有的生命体验都在这里,适应社会的能力培养也在这里,还有比这更好的生命课程吗?

    “你放假了,我没放假,不用约我,我在樟洞。问我在干什么?说出来你定点赞,我们在挑战自我!”这是《我在樟洞,故事慢慢说》系列微信稿的前言。

    樟洞在哪里?去樟洞干什么?在樟洞有怎样精彩的故事?这又是一门怎样的课程?

    “澄黄的阳光下,晒着遍地金黄的稻谷,映照着地上被拉长的影子,大家正热火朝天地收着被烘热的稻谷。拿着扫把和推子,把稻谷凑成一个谷堆,再用铲子装到袋子里,大家都在卖力地干着,场面十分壮观。连这时的阳光,都弥漫着稻谷的香味。”

    读这样的文字,扑面而来的,全是蓬勃的青春气息与生命活力。如果不是身临其境,无论怎样丰富的想象,呈现的都只能是苍白的映像。

    在教育中,我们常常提的一个关键词是“励志激发”。可是我们该怎样对学生进行励志激发呢?我们似乎很难找到一条正确的途径。在番禺华附,读到这样的故事,我们懂得了一个其实最简单的道理。真正的励志激发,不是外在的激励,而是内在的驱动。作为教育者,我们只需给学生一次旅程、一个平台,让他们作为发展主体自主发展,这就是最好的励志。

    番禺华附的《超越自我》校本课程是为初、高中非毕业年级各数十位学有余力的学生开设的。学校集中全校优秀教师协力打造,将数学、语文等学科课程与综合实践、生涯规划、创客机器人、通用技术、国际学习技能结合在一起,采用分层辅导和个性化学习辅导的形式教学,让高目标、新任务、新机制解决学生“吃不饱”、不努力问题,用新教法和过程性评价培养自主学习精神,是一门培养学生合作学习和自主探究意识的精品课程。这样的目标设计,在实践中的效果如何呢? 

    微文《超越之后是卓越》,是参加了超越课程学习的同学们的所思所感。他们给超越课程提炼了这样的关键词:全新、生趣、深度、锐气、充实。

    “超越班的语文课堂是一堂无关成绩、有关素养的课程,在同学们的讨论与老师口中传授的优美文段中,我感受到的是思想的尽情释放。综合课,就像一场思想心境上的旅程,与你携手领略无穷无尽的文化底蕴,学习不一样的有趣知识。也许超越班带给你的不是成绩的提升,但它给予你的是超越课堂外的无穷知识,是无价的!”

    “超越班提供的丰富有趣的高效课堂,让我们学会了自主探究和自主学习。老师用课外知识开拓我们的视野,往往从深层次去授课。老师没有用填鸭式的教育,他们总会留下足够的时间让我们自己独立思考、独立解决问题。大部分知识都需要自己提前预习,不然你会连课都听不懂。老师们所传授的知识来源于课本,但内容和深度都远远超过常规课程。学生的学习能力、阅读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都能得到提高。课堂更注重传授解题的方法与技巧,教我们如何举一反三。”

    超越之后是卓越。这是怎样的一种励志激励的口号!生命的活力,在这里得到了极大的释放。生命的成长,在这里有了极适合的平台。

    在番禺华附,关于生命教育,又哪里只是这样的几个故事呢?这里有缤纷的社团,有跑操的喊声,有真实的体验,有甜甜的笑容,还有众多的番附之星……

    置身于番禺华附的校园,翻阅着《追梦番附》的宣传册,观看着《追梦番附》的宣传片,浏览着官网官微,我们也熟悉了很多属于番禺华附的概念,如果编一册《番附词典》,还有很多名词短语可以列入:以人为本、格物致知、进德修业、因材施教、自主高效、国家认同教育、非智力个性素质测量、读书分享会、流动图书馆、诗文吟诵会、读书节、科技节、艺术节、体育艺术特长认定、文化寻力、美国太空夏令营、丹霞山生命力野外拓展、克什克腾科考、金融社、漫画社、棋艺社、弦音社、街舞社、志愿者协会、学生电视台、新媒体体验室、团队精神奖、爱心助人奖、感恩孝亲奖、健康活力奖、持之以恒奖、超越自我奖、《成才指南》、点餐管理系统、光触媒食品净化机……

    这些名词,可以窥见番禺华附生命教育覆盖面的宽度与教育的深度。更为重要的,是所有的理念都落实在课程之内,都体现在活动之中,都在助力学生成长;成长有故事,故事有丰富的情节,真实的人物,更有鲜明的主题,这主题就是:生命教育。

    生命的飞翔,

    带给我们怎样的思考?

    在番禺华附,正好碰上家长义工团秘书组开会,我趁机与几位家长进行了交流。

    陈女士就住在广州一所热门的公办初中旁边,儿子也考进了重点班。偶然的机会了解了廖校长的生命教育理念,竟毅然决定放弃公办,报读高收费的民办番禺华附。“孩子进来以后,懂事很多,我一点儿也不后悔。我闺蜜看到我儿子的变化,还设法把自己在外地名校读书的儿子也转到番附来了。”

    来到番禺华附的人,会很快被这所学校洋溢的活力感染,会被孩子们阳光般的笑容感动。家长义工团成员肖丽这样说,孩子来到番禺华附,很快就变得懂事了,爱学习了,爱运动了,爱参与了,在我们作为家长还来不及准备的时候,他就一下子长大了。肖丽女士也正是因为这份感动,毫不犹豫地加入了家长义工团。没有报酬,自愿奉献,牺牲休息时间,参与学校建设。家长们报名踊跃,他们建立了微信群,QQ群,及时反映意见,真诚提出建议,还每个星期都会抽时间到学校来,了解情况,沟通交流。

    家长的认可就是最好的社会口碑,远胜于奖状证书与奖杯。番禺华附的生命教育正在感动着、吸引着家长。

    回头再梳理与思考番禺华附的“生命教育”,我们发现,它实质正是在社会参与、自主能力和文化修养这三大领域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它不只是一个点,也不只是一条线,而是连成了一个网络,形成了一个面,而这个面,又有着一个核心的原点。这个原点,就是尊重生命,敬畏生命,发展生命。

    番禺华附的学生是幸福的。在这里,学生们敢于做梦,也有一方平台让他们不断追梦。他们的飞翔有着浩瀚的天空。正如校歌《飞翔》所唱的一样:“番禺华附,生命之花在这里尽情绽放,理想之舟在这里启程远航。”

    番禺华附的生命教育,关于生命的飞翔,又带给了我们怎样的思考呢?

    (张 宏)



http://www.00-edu.com/jiaoyu/1/2016-10-11 180000/358034.html十二生肖
十二星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