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安顺场、泸定
1935年5月24日、25日,中央红军从安顺场强渡大渡河。随后,红四团指战员顶着瓢泼大雨,在崎岖陡峭的山路上一昼夜奔袭160公里,于29日凌晨6时许抵达泸定桥头,上演飞夺泸定桥奇迹。两场战斗的胜利,使中央红军主力跳出重围,粉碎了蒋介石歼灭红军于大渡河南岸的企图。
秋季的四川阴雨沉沉,在成雅高速上行车,随着海拔渐渐升高,窗外的山被云雾缭绕,越走越有种腾云驾雾的感觉。
突然,眼前云开雾散,像是穿越到了一个世外桃源。“到石棉地界了。”司机黄师傅说。
下了高速路口不多远,需要经过一座桥,桥下奔腾咆哮着的就是大渡河。
1935年5月底,在不到5天的时间内,红军在这一带两次上演惊心动魄的战斗:强渡大渡河和飞夺泸定桥。
特殊的“红色军功章”
石棉县城傍河而建,因当地盛产石棉得名。从县城出发,顺着大渡河南行10公里左右,便来到了安顺场——这个蜚声中外的古镇,同时也是一枚特殊的“红色军功章”。
粉墙斑驳、轮廓明净、质感纯真,这里的建筑具有当地特有的川西民居风格,低调、稳重。
安顺场八一希望小学就缀于其中。学校距离波涛翻滚的大渡河只有数百米,尽管河宽只有当年的一半,但河水依然激流汹涌。站在教学楼走廊上,便能听见轰隆隆的水声。
1935年5月,蒋介石指挥10余万国民党军南攻北堵,企图利用民族矛盾和大渡河天险屏障,围歼中央红军于四川大渡河以南地区。
5月24日晚,红一团急行军先期抵达大渡河边的安顺场,时值洪水暴涨,对岸还有四川军阀部队防守。
冒着密集火力,顶着急流险浪,17名勇士组成的渡河突击队乘着一条小船冲向对岸,击溃了守敌,控制了渡口,在天险大渡河上打开了一个缺口。
解放军情系老区教育
清晨,天刚微亮,安顺场八一希望小学已是灯火通明。
“红军长征胜利60周年时,军民筹资40万元修建了现在的这栋教学楼,事隔10年,部队官兵又慷慨捐款196万元再度扩建。”校长张晓均一边领着记者参观学校校舍,一边说,“可见,解放军重教之志不懈,关爱老区之情弥深啊。”
46岁的任涛现在担任安顺场八一希望小学副校长,40年前,他也在这所学校学习。
“我上小学那会儿,学校只有一块石灰铺成的小操场,教学楼是一栋平房,墙是泥巴糊的,窗户上连玻璃都没有。”任涛说:“现在学校的操场是塑胶的,每个班都配备了电子白板,老师们个个会用多媒体,全都现代化了。”
沿大渡河边的山路一路北上,大约两个半小时,便来到泸定县。
建在大渡河边的是一所全新的现代化学校——泸定县成武小学。“成武,杨成武也”,当年上演飞夺泸定桥奇迹的红四团,政委便是杨成武。
副校长陈朝建告诉记者,学校在2010年3月成为红军小学,并成为藏区唯一一个革命传统教育基地。每年春天,由少先队员组成的重走红军路队伍都要穿着红军军服或民族服装体验那段夺桥路线。
红军精神仍在这里发扬传播,军民情谊仍在持续演绎。
援建校的“胜仗”
大渡河沿岸均为高山峭壁,县镇城区面积都不大。当地办好教育的决心之大从划给学校的土地位置和面积就能看得出来。
坐落在大渡河旁、南桠河滨的石棉县民族中学重建于2011年,学校建筑面积近2万平方米,总投资3000多万元,由“台湾支援四川灾后重建行动联盟”主要投资,并由台湾大学城乡建设院设计。学校建筑民族风格浓郁,蓝天白云下,异常漂亮。
与石棉县民族中学相隔不远,还有一所成立于2011年8月的特殊学校——石棉县七一中学,这是“5·12”汶川特大地震后,用特殊党费援建的一所学校。
这所特殊学校办学历史虽短,但办学成绩却在当地很快传开——高中升学率几乎届届都是100%。
“深处老少边区的一所新学校,为什么能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取得这么好的成绩?”在记者的追问下,校长李明透露了“秘诀”:“第一,我们的骨干教师都很年轻,教学干劲很足;第二,我们在日常管理中抓学生学习习惯的养成,抓德育管理,让学生轻松高效地学习;第三,我们与成都七中网络同步教学。”
在实践中学校发现,由于学生差距、线上互动性差等原因,网络教学效果并不突出。于是,大家对网络课堂进行了改造。
改造从教师开始,每个科目的教师先集体听成都七中教师的授课内容,而后集体备课消化,再结合本校实际讲授。
“这样长期坚持下来,效果非常明显。”李明说,就在记者采访前一天,他刚代表学校领取了2016年四川省雅安市教学成果一等奖。“全市获一等奖的学校一共才两所。”李明自豪地说。
如今,大渡河涛声依旧,却再看不见硝烟弥漫,听不见风哮雨泣,琅琅书声成了这片红色大地上的主旋律,“胜仗”成为这片红土的亮眼名片。(采访:张圣华 王强 李澈 鲁磊 执笔:王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