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刘建民 通讯员 吴彦
“能念职高,我的命运被改变了。”8月30日是宁波市甬江职业高级中学新生报到的日子,18岁的赵鸿燕兴奋地来到女子分校涉外商务行政管理(1)班报到。赵鸿燕告诉记者,本来她以为自己这辈子再也没机会读书了。
2001年3月,赵鸿燕从贵州省仁怀县随打工的父母来到宁波市海曙区,一家人靠爸爸每天出去捡旧砖头卖钱维持生活。不久,爸爸受了伤,当时才9岁的赵鸿燕不得不接替爸爸,背着出生不久的弟弟出去捡砖头。
然而,当地有关部门和许多好心的宁波人彻底改变了这个“捡砖头”小姑娘的命运。2002年7月,赵鸿燕免费进入海曙西门社区外来务工人员子弟学校(后改名为阳明学校)就读,学校还为她提供了免费午餐。2008年,赵鸿燕又进入海曙区西郊中心学校初中部,享受到了和本地孩子一样的多项免费政策。
“是宁波改变了我的命运,也改变了我全家的命运。”赵鸿燕说,如今,她的父母已经不捡旧砖头了,有了相对稳定的工作。今年11岁的弟弟也在好心人的帮助下免费入学了,现在读小学四年级,学习成绩也挺好。
由于自己的户口在贵州,需要回老家参加高考,再加上为了早点工作以减轻家里负担,今年中考结束后,懂事的赵鸿燕选择了读职高。得知赵鸿燕的情况后,甬江职高政教处的闻老师告诉记者,学校每年都有10%左右的学生可以享受相应的补助和减免政策,但按规定必须是本地户口才行。“我们会根据实际情况,适当减免她的费用。”闻老师说,学校还建有专门的爱心基金,可以提供帮助。
“等我以后工作了有能力了,我也会去帮助别人。”赵鸿燕说,她有太多太多感谢的话想对宁波的好心人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