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接第一版)
在探索中,王春易和同事们逐渐找到了“不讲”课堂的门道:指导学生课前深入阅读,完成学习计划书;给学生提供教学大纲及教学目标,让他们自己整理笔记;准备好尽可能多的实验材料,让学生自己动手实验……以前,无论老师的课讲得多好,学生可以选择听或不听;现在不行,所有的知识都需要学生自主学习和在动手的过程中掌握,容不得半点虚假和懈怠。
“老师,我的笔记越写越多,一个问题总能联想出一串问题,最后只能纠结在杂乱无章的生物知识中,被彻底打败。”学生张轩因为在自学中遇到的一些问题而苦恼。
“别着急,慢慢来。”王春易几句话就将学生从知识的迷宫中拉了出来,并为他们指出接下来需要努力的方向,“知识不是我教的,要靠你们自己找到它”。
“从讲到不讲”,再一次的成功,亦如王春易每一次的华丽转身。“如何让高中生的学习不再依靠老师这根‘拐杖’?我希望能和学生们一起探索这个课题。”
在这场教学改革中,名师放弃了自己最擅长的讲课,改变多少年来既定的教育教学模式;学生最初找不到自学方法,难以提出有价值的问题……而现在,课堂真的成了学生展示自己的地方,学生爱上了生物,爱上了探究知识的过程,成绩也在不知不觉中提高。
否定自己是痛苦的,看到学生成长是幸福的。天平的两边,王春易还是偏向了学生,学会独立学习的学生终将赢得未来。
视学科素养为根本
不看重分数反而易赢得考试
“娓娓道来的知识总让人百听不厌、浑然忘我,仿佛花香鸟语萦绕耳际,回味无穷。伴着自信的微笑、翩跹如蝶的长裙,王老师就这样引领我们进入了生物的神奇世界。”学生这样描述王春易的课堂。
王春易说:“孩子天生喜欢大自然,喜欢生物学。老师的功夫就在于寻找生活与生物的结合点,打比方、举例子,调动学生思考的兴趣,并最终引导学生将思考落在理论与知识上。”
当别的高中教师还在把精力放在提高分数、增加习题上的时候,王春易却开始反思,“教学到底是为了什么”。
一次,王春易带的一个理科班被班主任老师狠狠地批评了。“期中考试,理科没有一门考得像样,历史成绩倒是年级前列,这还像理科生吗?”王春易可不这么看:“历史学得好的理科生可能更优秀,兼具科学与人文素质的学生的未来会更精彩。”
这样的结论源于王春易自己的感受,虽说是生物特级教师,王春易总是为自己没有更多的人文知识而遗憾。她常给博士徒弟举一个例子:“到一个美丽的地方,你会怎么描绘它?除了好美啊,还有词吗?缺乏人文知识的生活会少了许多乐趣与韵味。”
因此,王春易绝不让学生成为分数的囚徒。生物虽然是小学科,可在她眼里,却充满教育的魅力。她觉得自己就像一个播种者,播撒生物智慧的种子,启发学生了解这个多彩世界。“在只崇尚分数的课堂上,师生无法产生智慧的交流。来到我的教室,学会生物知识仅仅是最基本的要求。学生真正要学习的是一种学习的素养和对人生的态度。”
活跃、开放的课堂常常会遭到学生的“挑战”。学生提出的问题五花八门,有物理角度的、有化学角度的……这些跨专业的难题促使王春易加班加点地研究其他学科的新知识。她发现,百家讲坛中的故事可以与生物教育贯通,儿子学的围棋套路也可以借鉴到生物教学中来。
学习过程让王春易颇为享受。“快节奏的教学和高考分数的压力很容易把老师耗尽。如果没有多种学习的滋养,老师拿什么来充实生活,又拿什么展示给学生?”
王春易的学生常常成为考试优胜者,但她并不看重分数。她的课堂讲授“天马行空”,尽是不在高考范围内的内容;学生为生物技术伦理问题争论不休,还常常操作北大、清华等高校开设的最新实验,制作多种多样的果酒带回家让父母品尝……
在王春易的点拨下,许多原来并不被看好的学生也成了学生物的好苗子,许多头疼理科学习的孩子越来越爱生物。科学素养的培养让学生获得了人生与成绩的双赢。
李希贵曾说,在校长眼里,教师第一。而在王春易眼中,学生永远是第一。名师王春易,在改变自己的过程中,让传统课堂、传统学科焕发出新的魅力和光彩。这正是新时代的教育最需要的“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