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零教育信息网 首页 > 教育新闻 > 新闻阅读存档 > 正文 返回 打印

爱心微博圆了孩子“花房梦”

[db:作者]  2011-10-23 00:00:00  互联网教育报

  ■本报记者 朱振岳 通讯员 董勇 戴佳

  10月初,浙江工业大学之江学院花儿基金的发起人苏家铭和学弟学妹们一起,又一次来到了7月份来过的山西省原平市楼板寨西庄村。

  上一次,他们带着四处募集到的钱,为收养16个残障孩子的陈天文一家修缮已经破旧不堪的旧屋。

  这一次,他们又带来了凝聚大家爱心的“花儿基金”,他们要为16个残障孩子搬新家,一个500多平方米、拥有多个房间两个院子的“花房”。

  在志愿者和当地政府的帮助下,陈天文和16个孩子终于欢天喜地搬进了朝思暮想的新家,连接着浙江和山西的“花房梦”终成现实。

  心中暗暗许下一个承诺

  远隔千里,苏家铭与陈天文一家的相识,还要从前年说起。

  2009年9月,浙江工大之江学院广电专业学生苏家铭在网上偶然看到,一对60多岁的山西农民夫妻20多年来收养了39名残障儿童,便萌发深度了解这个家庭的想法。在与导师商量之后,2010年春节,他和同伴登上了开往山西的火车,开始拍摄纪录片《花儿哪里去了》。那年他刚刚大三。

  到了山西以后,他看见的是这样一幅景象:陈氏夫妇“整天围着孩子们转”,孩子们吃的食物,由夫妇俩种地解决。到了晚上,这些孩子大的26岁,小的只有1岁左右,全部躺在一张炕上。

  “他们夫妇养活30多个孩子,生活非常艰苦,民政局每个月只给每个小孩200元资助,连奶粉钱都不够啊。”苏家铭这样说道。

  这个春节15天的相处,让苏家铭和陈天文一家结下了深厚的情谊。“孩子是很可爱的。”苏家铭说,“尽管孩子们都有残障疾病,一开始你可能会不太适应,有时候他们会从地上捡东西吃,有时候会把擦过鼻涕的小手伸向你。”但是每个孩子都能让他感动。

  爱民才4岁,是个兔唇的孩子,苏家铭特别喜欢他,“每天早上7点,他就跑到我们房间门口叫:“都都(叔叔),吃饭吃饭。”

  苏家铭在心中暗暗许下一个承诺:我一定要帮助他们。陈天文想给孩子换个新家,苏家铭一直都记在心里。

  微博上开出爱的花朵

  从山西回来以后,陈天文一家就成了苏家铭的牵挂。

  今年5月初,他接到了陈天文的电话,说是最近山西下起了大暴雨,本来就破烂不堪的屋子开始漏雨,孩子们唯一的“避难所”已经避不了难了!

  “怎么办?”苏家铭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这时,他想到了微博,想到用网络媒介的方式向更多的人求助。

  5月18日,苏家铭注册了“花儿基金”爱心活动的微博,并发布了第一条求助信息:“一对农民夫妇,22年收养39个畸形儿,如今已60高龄的陈氏夫妇一直抚养着这些被抛弃的生命……去年,我用摄像机记录下了他们,今天陈大叔告诉我,最近下雨,家里四处漏雨,随时都有坍塌的危险……希望有好心人帮他们度过难关。”

  微博很快有了回应。“喜讯:即将收到第一笔善款,来自杭州的屈静静打电话给我说要捐1000元,我决定开一个账户,并把所有收到的钱都列一份明细,一同交给大叔大妈。”

  他的“花儿”有了第一笔爱心捐款。接下来,又有了第二笔、第三笔……

  在此期间,苏家铭在山西省原平市楼板寨西庄村拍的纪录片《花儿哪里去了》获得了2011上海国际电影节手机电影节单元的最佳影片奖。(下转第二版)



http://www.00-edu.com/jiaoyu/1/2011-10-23/749274.html十二生肖
十二星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