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产品交易会
学校变革的第一步全国现场推广会
交易会尤克里里教学班快闪表演
选课走班
自2001年以来,广大中小学课程改革的探索就从来没有停止过,而取得佳绩且成为人们争相学习的典型者,也屡屡见诸报刊。不过,不得不承认,直到今天,对于不少学校来说,课程改革依然是一道难解的“方程”,从课程改革撬动育人模式变革更是难上加难。济南第十四中学的育人模式变革,从开始的艰难跋涉,到行进途中的“上下而求索”,以及今天愈来愈坚定的信心,也许会给更多尚且行进在路上的学校以一定的启示。
课程构建 学为中心
纪伯伦有一句名言:“不要因为走得太远,忘了我们为什么出发。”课程改革的基本立场,即是对教育理念及其价值的始终坚守。济南十四中的改革,从出发之日起,就确定了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在其整个行进过程中,从来没有忘了如何才能让学生学得更快乐、更高效的出发点。为了这个出发点,他们整合学科内容、重构课程体系、改革课堂教学,将“学为中心”理念贯穿于教育全程,不管遇到再大的困难也决不放弃,一往无前。于是,学生“按需所学”便变成了现实,他们的生命状态宛然一变。
“普通老师”的课程研发
熟识不等于真知,万事皆难于发端!课程构建作为课程改革的问题关键,其核心即在于教师对既有教育观念进行彻底的自我反思和重建。对于开始阶段参与课程构建的所有教师来说,无异于一场精神的磨砺。
要想“创造适宜每一位学生发展的教育”,就需要有相应的课程体系。北京十一学校的勇敢探索已经积累了丰富的理论和实践经验。那么,作为其联盟校的十四中,将其研制成功的现成课程“拿来”,不就万事大吉了吗?
据课程研究院院长原美玲讲,2015年12月改革之初,他们便拿到了北京十一学校初中部几十本自编课程资源,并认为稍作“嫁接”就能形成十四中的课程体系。可很快他们就发现,这些“拿来”的课程根本不能直接用,因为它更多地关注了学生的发展需求,更多地渗透了学校本土场域的教育属性。由于两所学校的师资与生源以及所在地的考纲都大不一样,离开课程开发的原生文化场域,“他山之石”也就很难“攻玉”了。诚如教育学者S·拉塞克在其著作中所说:“革新或改革即使在理论上很正确,但如果不能恰当地结合实践与付诸实施,也许会变成对好事的威胁。”十四中的课程改革团队明确意识到,必须将以往单纯关注“教什么”或者“改什么”的修复性构建,转变为对本校教育场域的适应性改革的研究、对“怎样教”问题的批判性思考。
别人开发的成熟课程不能用,自己又没有传统可以传承,对于没有课程开发经验的十四中来说,要想构建属于自己的课程体系,真的是有些“蜀道难,难于上青天”的况味了。不过,事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他们领悟北京十一学校的课程理念,在十一学校教师们的帮助下,根据“顶天立地”的原则,十四中这些普通教师开始了构建十四中课程体系的艰难探索。
探索的过程,也是积淀的过程。构建新的课程体系需要专业智慧,也需要拼搏精神。从明晰学校课程功能的定位,到重构课程组织、调整课程结构,再到总体协调课程实施过程,十四中致力于建构一个具有组织化的课程整体,一个以“学”为中心的育人整体。参与课程建设的教师,不但平时充分利用时间来研发,而且节假日也全身心地投入到研发之中。在集体封闭式研究期间,常常出现这样的情景:集体研究到了晚上11点多,教师们已经走到各自的房间门口准备休息了,可一个个却迟迟不走进屋里,非要再聊一会儿不可。于是,一簇簇三五成群的教师就又小声而认真地谈起来,学段特点、学生需求、课程模块、整合、逻辑等词语,在走廊里飘来荡去。
正是在课程构建中,教师们不知不觉地走到了学术专业研究之路上,从而生成了支撑自己快速发展的一种巨大力量。于是,就有了一种新的领悟,原来,“只有职业倦怠,没有专业倦怠!”专业领域的不懈追求当永是职业发展的内在驱力。
蓦然回首,教师们发现,忙碌、思考、研究、学习成了生命的常态。生物学科主任袁红云老师说得好:“忙得连抱怨的时间都没有了!”
每每想到这些,杨荣耀校长就感慨不已:“从开始决定课程改革那一天起,往前所走的每一步都是挑战,每一天都会遇到新问题。而正是在全身心迎接这种前所未有的挑战中,教师们破解了一个又一个问题,换来的是向专业的一步步逼近。课程离学生的需求越来越近了,学生在课程的支持下,发展得越来越好了。非常自豪!”
经过4次封闭研发后,2016年8月30日,首批课程资源终于出笼。当大家迫不及待地打开这些很“十四中”的课程资源时,就像“捧着自己亲生的孩子”一样,百感交集。无数日夜的潜心研学、无尽尝试的躬身践履,赋予了这批课程资源深蕴独有的课程属性与课程文化——发于学校既有传统与未来发展取向的承延、基于知识理性与学科逻辑的探索、融于儿童精神与教学哲学的深思。
尤其是将这些课程资源发到学生的手上,教师们心中更是感慨万千。他们惊讶地发现,自己竟然有着如此之大的潜力,以前由于没有再推自己一把的勇气,只是在平面上缓慢地滑移,现在却有了立体的构建与生命的超越。甚至不少时候,可以清晰地听到自己生命拔节的声响。
“适合每一位学生”的课程
自2016年1月课程体系建设之始,杨荣耀就十分明确与坚定地对教师们说,课程是学校的产品,课程改变,学校才能改变;课程的质量优劣和丰富与否,决定着学生的发展走向。“学”为中心所内蕴的教育思想,即是对所有学生学习能力的积极关照,对每个学生学习趋向的实时追踪,以及对全体学生当下生命存在状态的深刻关怀。为此,构建“学”为中心的课程体系,需要了解学生的内心需求,构建支持他们主动发展、自主发展的课程体系,从而激活其沉睡的生命潜能,让丰富多彩的课程成为其快乐与高效共舞的学习载体。
基于此,教师们本着“因材施教”的原则,明确课程建设的目标——对国家课程、地方课程进行校本化设计,构建分层、分类、综合、特需的课程体系。其中,既有必选也有自选,必选中还有分层必选、分类必选、分时必选等,共有70个学科课程,28个综合实践课程等。除了道德法治、初中基础语文、初中英语、基础体育等几门课程不能选择外,其他课程都是可以选择的,可选择性达到了95%。这便赋予学生选择课程的权利,实现了一个学生一张课表,更大限度地创造适合每一个学生的教育,使学生的学习更符合学科规律、认知规律与学习规律。
有着24年教龄的数学学科主任王秋灵老师简明扼要地谈到了他们研发的三个层级的数学课程:初一上学期,全体学生按照统一的进度和要求学习数学Ⅱ。从初一下学期(第2学段)开始,设置数学Ⅰ、数学Ⅱ、数学Ⅲ的分层课程。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习基础、学习方式、习惯、能力等差异,选择适合自己的层级进行学习。数学Ⅰ的开发定位是夯实基础,适合基础较弱和学习习惯、学习方法需要加强的学生选择,以老师提供知识框架和基础知识的讲解为主;数学Ⅱ适合基础较好、有一定自主学习能力的学生选择,在初中阶段的知识框架体系下进行一定的拓宽加深,以学生自主学习、小组讨论和典型例题的讲解等方式相互结合着进行;数学Ⅲ对初中、高中数学进行了一定的整合,适合自学能力较强、学有余力的学生选择。选择数学Ⅲ课程的学生需要进行学前诊断,以便让学生了解自己是否达到了课程入门的标准,能否顺利完成该课程。
数学分层的设计核心,不再像原来的分层教学那样按照学生的数学成绩和能力水平人为划定等级,而是一个层级是一个独立的内容体系,然后让孩子们选择,允许他们在学习过程中进行调层,从而找到适合各自发展需求的层级。
在教学实践中,教师们感动于这套课程体系之优的同时,更意识到了修订与完善的重要性。课程建设永远没有终结时,即使在首批课程刚刚问世之时,他们用挑剔的眼光审视“亲生的孩子”时,发现还有诸多美中不足,希望让这些“孩子”变得更加优秀。于是,就有了这种持续不断的声音:“哎呀!这里咱们做得还不够好,学生不一定能接受。”“下次再修订时,还要细心再细心,再精准些”……
诚如美国学者迈克·富兰所说,透视教育改革,可深刻感受到变革对于每一个人的深刻影响,这就是变革的力量。然而,课程改革不是一张蓝图,而是一个不尽的旅途。十四中在这一段旅途中,不断调整课程理念向课程实践转化的方向、不断改进课程体系与课程结构内在逻辑的思路,不断推促学校既有教育资源转化为影响学生现实发展的积极因素,体现出其坚守课程改革的价值立场与教育信念。这不但使十四中的课程有了永远未完成时的动态特点,而且也有了“更上一层楼”的提升,实现了可供学生选择的多样化的十四中课程体系,找到了课程的真正价值。
课程交易会上学生的“智慧”交易
德国教育心理学家艾默曾提出,教师的所有行为与活动,皆旨在培养学生教育活动的参与感与合作感,课程的建设同样不可缺少学生作为课程开发主体的理念与实践。十四中在课程构建中,不但教师带来了重要的课程资源,学生也跃跃欲试地走到课程构建的前台。尽管这种构建并不系统,也缺少学术研究的成分,可却因学生的积极主动的参与,让外延扩大的课程,摇曳出一道道具有生命力的光芒。
2018年10月,学校举办了第二届课程产品交易会。交易会上,学生参与者之众、积极性之高、创意之丰富,让教师都始料不及。孩子们自己精心做成的彰显个性特征的艺术品,装祯精美、图文并茂的作文集,“一带一路”的规划图……凡此种种,都成为交易会上的热销产品。不但要交易产品,更要有产品说明的推荐,不但要形象生动地说明产品的特性,还要说清制作这种产品的意图,以及运用了哪些知识、有何创新以及在哪堂课上所做,遇到了什么困难,又是如何克服困难的,等等。
社会建构主义学习观中曾提出,学习是一种社会文化活动,其强调的是个人的积极参与和个体间的交流沟通,知识的获得实是学习者与他人磋商互动的社会建构的结果。杨荣耀说,这种课程交易,也许对学生提高考试成绩未必有立竿见影的效果,跟升入好学校也未尝有直接关系,可对于他们的综合素养及未来成长却大有意义。在整个过程中,学生不但要动脑想,还要动手做;有的时候,还要与他人沟通与合作。这大大地激发了孩子们探索的兴趣,有助于孩子们的创造素养的生成,从而为未来走向社会积累创造价值的能量。这其实便是让孩子们健康地实现社会化的过程,实现知识向智慧转化的过程。
杨荣耀在交易会现场目睹了一个有趣的交易“事件”——一个孩子从市场上进了一批背上有激光打印小图案的小乌龟,在交易会上成了热手货。要价6元钱1只、10元两只,很快便销售一空。其中有一个孩子在10元钱买了两只小乌龟后,见小乌龟销路极佳,认定高价卖出手中的小乌龟亦有可能。于是,待那批小乌龟卖完之后,当有人提出还想买的时候,他便说自己还有一只可以出售。当买者问其价格时,他毫不含糊地说:“10元1只。”买者不作还价,交给他10元后心满意足地离去。也就是说,这个孩子分文未花,白得了一只小乌龟。杨荣耀说:“我们不能用传统的观念说这种行为是投机倒把,一是因为市场有需求;二是说明这个孩子非常灵活,并具备一定的判断力,以及策划运作的能力。这些,不也是一个人未来需要具备的一种能力吗?”
交易会上学生交易的课程产品,有的虽然离真正意义上课程产品可能还有一定距离,可是,我们却可以用孔子说其弟子子路的话分析其价值:“升堂矣,未入于室也。”有了“升堂”,还怕不能“入室”吗?
教育的本质是什么?是唤醒与发现,是帮助每一个学生发现自己,并成为更好的自己。杨荣耀说,学校构建的课程,以及孩子们参与“研发”课程,会让他们的学习与生活变得丰富而有意义,会让他们发现一个又一个更好的自己。于是,他们不但喜欢上了课程,也喜欢上了学校,并让自己有了学在其中又美在其中的感觉,校园里到处上演着波诡云谲的成长大剧。
选课走班 “乱”中取胜
学与教由无序走向有序
每个学生一张课程表,全校学生几乎每一节课都要“各取所需”地走进自己要去上课的教室。有人也许认为这会乱作一团,可在十四中,选课走班,实际上是自由选择与规则遵守之下的“乱”,一千多名学生在课间匆忙选课走班的时候,不但秩序井然,而且淡定从容。
这种超常的“淡定”,当然不是不习自成的。据杨荣耀校长讲,在取消行政班、选课走班初期,学生找不到教室、交不上作业、找不到课本、丢了书包等“事件”屡屡发生。同时,一些教师也找不到学生了,也有点“抓不住”学生了。对此,有的人既看不惯又十分担心,于是,就有了一个又一个到杨荣耀校长处告急与告状者。
杨校长却按兵不动,静观其变。他坚信,开始之乱,是坏事,亦是好事,它会让学生与教师从无序走上有序,从忙乱不堪走向从容不迫。当学校工作以学生为中心,为学生而设计的时候,不但要变革学生的学习方式,带之而来的必然是学校管理方式的变革、教师教学方式的变革。不破不立,变革肯定伴随着阵痛,甚至会有波折与失败;而恰是这个时候,才是对学校领导与教师的一种考验。可喜的是,拥有教育情怀与坚定信念的学校领导与教师们非但没有因遭遇困难中道而止,反而愈挫愈坚,一往无前。
在这场变革中,学生比教师更积极,适应得也更快。过了不长时间,学生不但适应了,而且能游刃有余地行走于各个教室之间。选课走班扩大了学生交往的范围,他们在各种丰富活动中建立不同的团队,找到自己志同道合的伙伴,从而在无意识之中培养了学生的团队精神与责任意识。更重要的是,很多学生在选择中发现了自己在不同领域的能力倾向,逐渐找到自己稳定的兴趣爱好,把长期以来未被发现的潜能发掘出来了。因为其心灵处于自由兴奋状态的时候,学习效率提高,也就成了可能。
学生之变,带之而来的是教师们教学观念的变革,他们为学生的学而设计的思考与想法多了。因为以前是学生必须听教师讲课,现在是教师必须想办法吸引学生来听自己的课。不然,就有可能被学生“抛弃”,以至出现“门前冷落车马稀”的尴尬局面。于是,无须领导要求,教师们便主动积极地开始研究学生真正的需求,探索调动其学习积极性的方略。由以前的只研究教情,发展到现在更多地去研究学情,去主动改进师生关系,因此,“教”和“学”也相伴由无序走向有序了。
教师自觉研究学情成为新常态
教师们按部就班地工作,显然是一种安于现状的安全感与舒适感,尤其是对于老教师来说,还有历经十几年几十年形成的一种驾轻就熟式的自得。但是现在,一切都变得如此陌生与新鲜,甚至在某些方面还颠覆了以往的教学观念与教学方式。如果不好好学习与研究,即使有着丰富的教学经验,也有可能被入职不久的年轻教师超越。知识分子多有很强的自尊心,也多有极强的责任心,所以,这时候,不是别人求着你学习与努力,而是自己逼着自己学习与努力。不用扬鞭自奋蹄,在这里正在成为新常态。
对此,学部主任任真老师很感慨地说,有的特别优秀的教师,已经走到了中学高级职称五级,却依然从事着特别重要的工作。对于他们来说,打破原有的教学模式,困难甚至痛苦是在所难免的。可是,他们那种不怕困难、克服困难,甚至在破解困难时所表现出来的从容与愉悦,以及由此创设出来的一个又一个适合不同学生更好学习的教学场,给年轻教师树立了很好的榜样。这给了人们一个很大的启示:生命并没有因为年老而枯萎,反而勃发出了昂然的生机。
据任真讲,前不久开家长会的时候,当她谈起有的老教师为了学生直面改革,克服种种困难,并赢得孩子们的喜爱时,好多男家长都情不自禁感动得掉泪了。笔者在与老教师交流时,也不止一次地被感动得热泪盈眶。他们说,在十四中,倚老卖老只能自我消亡,只有心有孩子,设计他们更喜欢又有意义的课程、课堂教学,才能让年老的生命重焕青春。
老教师重新出发,一大批“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的年轻教师更是不甘落后。一有时间,他们就会走到孩子中去,征求他们的意见与建议,有的还与学生一起商讨如何才能上好学生喜欢的课程的方法。有相当一部分年轻教师的学科教室,已经成了学生心中最喜爱的家园。
师生关系变得平等而和谐
过去,教师主要负责教学内容的实施,管好自己的课堂就行了,其他问题包括自己课堂上学生发生的问题,都可以推给班主任。选课走班之后,没有了班主任,很多教育责任没有办法推卸,每位教师都是自己教学班的任课教师,还是教学班主任,所有教师都从教育的后台走向前台。
石琳老师是一位资深班主任,以前管理班级特别严厉。改革后,她是地理学科主任,还是学部的导师和主任导师。她发觉,只有严厉是不行的,必须要转变对学生的态度,全方位地关心学生,并且要亲近学生。现在,她是学生的“忘年交”,学生有了什么烦心的事总会向她倾诉。更加让人想不到的是,貌似要求不严厉了,学生的成绩不降反升。她感叹地说,真的是无教育不教学!
以前教师可以理所当然地教训与批评学生,现在这种情况越来越少,,有时还出现了学生“顶撞”教师的情况。
学部主任金华就讲了一个她与学生“碰撞”的“事件”——
一天上午,金华上数学课,一个男生漏做了一道计算题。于是她习惯性地对他说:“改上3遍!”然后就想接着往下讲题。没想到,这个男生立即大声反驳:“凭什么?”这让她瞬间惊愕;可随即一想,是啊,凭什么?她发现,是自己多年来习惯于随便处罚学生的坏毛病又犯了。
见金老师蒙在那里,这个学生反而幽默地说:“老师,商量一下,这次我记住了,如果下次我再犯同一个错误,我自己罚自己改10遍行不行?”
“好嘞,没问题!”金老师也笑了。她感到,这个孩子多么可爱啊!于是,自己的语调也自然变得特别柔和:“行行行,就改一遍吧,只要你自己学会了就行。希望你下次注意!”
若在以前,这个学生一定会遭到来自教师的严厉批评甚至惩罚;可今天,教师在全班面前被学生“将”了一军之后,其他学生也视之自然,好像这件事根本没有发生一样。
选课走班,让师生不再有上下尊卑之别,而是亦师亦友,平等而和谐。这非但没有降低教师的威信,反而还会赢得学生更多的尊重。
学校友好的空间,友好的师生关系,让学生对学校的感觉变了。以前是学生一放学就赶紧离开,现在是放了学还有的赖着不回家。一个学生与家长闹矛盾出走了,家长心急如焚,到处找不到。无意间路遇一位孩子的任课教师。这位教师说:“孩子会不会在学校里?”家长想都没有想,但抱着一丝希望赶到学校里,儿子竟然把自己反锁在教室里,正全神贯注地读书呢!
看到这种情景,这位家长既生气又高兴。不过,此后他常常对人们说的一句话就是:“我的孩子上十四中,值了!”
于是,和谐的家校关系顺理成章地诞生了。这种和谐,还会以无形的方式在教师、学生以及家长的心里蔓延,并自然而然地生成一种更加和谐与美好的教师与学生、家长与教师、家长与孩子的新型关系。
(陶继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