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零教育信息网 首页 > 教育新闻 > 新闻阅读存档 > 正文 返回 打印

如何盘活农村闲置校产

[db:作者]  1970-01-01 08:00:00  互联网教育报

  ■本报记者 柯进 高毅哲

  “2009年以来,我们一直探索闲置校舍的处置办法,但始终没有找到能一劳永逸解决当前问题的有效办法。”近日,贵州省开阳县教育局计财股股长聂文斌向记者展示了一份统计表,详细记录着全县121所农村闲置学校历史投入及现状。表格内记载了每所闲置学校不尽相同的“前世”及它们共同的“今生”——争议性的闲置。

  近几年,随着农村教育布局调整,开阳县因学校产权模糊而导致闲置的现象在全国各地相当普遍。甚至在许多地方,如何科学合理地处置农村校产,成了地方政府、教育部门多年难解之题。在现有条件下,其产权归属到底该如何切分?其资产该如何处置?

  闲置校产处置的关键是要厘清产权归属

  在基层调查时记者发现,经过近10年的教育布局调整,大量乡村学校撤并后,由于原来的机构不复存在,人事关系又发生了变动,致使一些学校的资产,陷入村不管、乡不管、教育行政部门不管的“三不管”状态。

  村集体之所以不管,是因为一些地方没有出台明确的相关政策,特别是在村集体办学期间欠债的学校,村干部不敢擅自出租或变卖,因为出租或出售学校就会有人上门要钱。而因为村里又没有专门的校舍运转、维修和保护资金,只能闲置、荒废。乡镇之所以不管,一方面,是因为实行“以县为主”的教育管理体制后,乡镇没有管理权了;另一方面,是因为被撤并学校多是村民捐资兴建,村民和教育行政部门对校产处置存有争议,乡镇政府很难管。地方教育行政部门虽然是学校的直接管理者,理应对被撤并学校的资产处理有所作为,但由于校产处置问题过于复杂,造成学校资产被搁置。

  采访中,也有不少地方教育局相关负责人表示,近几年,在处理农村撤并学校资产时,一旦有利可图,相关利益方就会维护自身利益,要求参与被撤并学校资产的分配;一旦出现问题与纠纷,特别是与“普九”欠债等历史问题纠缠在一起时,相关利益方又会撒手不管,导致被撤并学校资产处理问题搁置。农村学校闲置资产处置虽然复杂,但从现实考量,又是一个需要尽快处理的问题。比如,闲置后的校产如不及时处理,就有可能被侵占。而一旦被附近村民侵占,日后处理起来就更加困难。同时,经过多年闲置、荒废,部分校舍已成为存在很大隐患的危房,而如果不作及时处理,则有可能因坍塌而伤及附近村民。在现实层面,闲置校产如果不加维护和修理,损坏程度就可能进一步加深,而维护又需要一定的维护费用。

  东北师范大学农村教育研究所所长邬志辉认为,当前,校产处理问题得不到解决的最重要原因就是产权不清晰。学校的产权归属问题实质上是一个法律难题,因为我国的教育管理体制、办学体制和投入体制一直在变化,现在许多农村中小学是由乡办学校或村办学校发展而来的。即使一直是公办的农村中小学,在很长一段时期内也是采用多元筹资策略来维持学校的正常运行。学校资产来源的多样化,使产权归属随之成为一个问题。因此,解决学校资产处置问题的关键,是要综合历史和现实的因素,尽快厘清被撤并学校资产的产权,并以此为基础进行资产处置。(下转第二版)

推进教育事业科学发展

关注教育布局调整后农村校产系列报道·对策篇



http://www.00-edu.com/jiaoyu/1/2011-11-7/775462.html十二生肖
十二星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