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零教育信息网 首页 > 教育新闻 > 新闻阅读存档 > 正文 返回 打印

清华大学试行终身教授预备制

[db:作者]  2011-11-27 00:00:00  互联网教育报

  ■本报记者 赵秀红

  11月14日,清华大学首次召开人才工作会议,提出高水平师资队伍是学校人才工作的核心。清华大学在物理系试点推行的旨在打造高水平师资队伍的终身教授预备制(tenure-track)再次引起关注。

  陈曦就是这项制度的见证者。2010年1月,清华终身教授预备制系列助理教授陈曦准备接受一次对他学术生涯影响重大的“裁决”:物理系全体教授将投票决定他是否能转为终身教职(tenure)。如果通过,他将获得终身职位,从此享有学术研究的较大自由;如果不通过,他将不得不告别清华。

  2003年,清华大学批准物理系率先试点,对所有新聘教师实行终身教授预备制度。该制度在美国大学普遍采用,考察期一般为6年,到时必须接受评审,如果通过,同时获得晋升和终身职;通不过,一般必须离开寻找新工作。这一制度被人形象地称为“非升即走”。

  第一位终身职教授

  陈曦是2006年年初来到清华的。几年来,他承担并完成了多项科技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下达的重大科研项目,发表学术论文17篇,牵头设计搭建了一台超高真空低温STM,还很好地完成了“基础物理学原理与实验”这门新开设的、面向大一新生的课程教学工作。2009年下半年,陈曦提出了提前转为终身教职的申请。

  物理系学术委员会随即启动了国内外同行的评审程序,邀请12位同行对陈曦进行匿名评审。12位评审人大约一半是凝聚态物理实验领域“大同行”,一半是陈曦所从事的STM实验方面的“小同行”。他们基于陈曦撰写的长达数十页的申请报告,以匿名通讯评审的方式对陈曦作出定性的评估,而发表文章的数量并不是最重要的考核标准。

  在这个评审中,同行们要回答4个问题:评审对象所从事的研究领域是否具有重要性;评审对象所作出的最好的研究是否具有实质的学术意义,对该领域是否有影响;评审对象进一步发展的潜力如何,有无可能将来在同类型人员中脱颖而出;如果评审对象申请您所在的学校或者研究所,您是否支持给予终身职位?

  收回的8份评审意见一致赞扬陈曦在清华的研究成果。有的评审专家认为,陈曦的研究成绩达到世界上该领域最优秀的3到5个研究组的水准;有的认为,任何一个主要的研究型大学,拥有这样高水平的教师都将是幸运的;还有几位评审专家建议,清华应破格立即晋升陈曦为教授。

  在2010年召开的物理系全体教授会上,超过2/3的教授赞成破格提升陈曦为终身职教授。陈曦成为清华大学第一位转成终身职的教授。同年,他获得了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的资助。

  其实,在陈曦之前,通过这一制度招聘的一位老师就因学术委员会判断他没有可能转为终身职,而在任职3年后提前离开,到更适合他发展的学校工作。(下转第二版)



http://www.00-edu.com/jiaoyu/1/2011-11-27/815780.html十二生肖
十二星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