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零教育信息网 首页 > 教育新闻 > 新闻阅读存档 > 正文 返回 打印

孕育艺的风范 舞动美的灵魂

[db:作者]  2011-11-27 00:00:00  互联网教育报

  根据学校教师林敏原创漫画改编的52集动画片《香蕉皮日记》将在中央电视台播出;学生的素描、色彩作品获全国金熊奖;邮票设计作品《三峡美》获重庆市邮票设计特等奖;参与制作的动画片《魔盒与歌声》、《麻辣小冤家》、《熊家婆》在中央、重庆等多家电视台播映……

  这一系列荣誉,都归属于重庆市工艺美术学校。

  重庆市工艺美术学校以美术和动漫为特色,“工艺美术”专业被市教委确认为“重庆市中等职教示范专业”。

  长期以来,学校挖掘文化底蕴,探索办学模式,以艺育人、以美启智。围绕“孕育艺的风范、舞动美的灵魂”的文化主题,育特长学生,办特色学校,使学生学会欣赏美、善于创新美。在不断探索和发展的过程中积淀而成了“致用尚美”的办学理念。

  “致用”是职业教育、美术教育的基本目的,“尚美”是艺术教育的内在底蕴和重要特性。“致用尚美”是艺术创作中技术性与艺术性的完美结合与辩证统一,也是重庆市工艺美术学的不懈追求。特别是近年来,学校以黄桷坪良好的艺术教育环境为基础,以重庆经济发展为舞台,适应地方经济结构调整,借鉴国内外教学改革成果,确立了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致用尚美”全面体现了职业艺术教育培养具有远大理想、美好品德、高尚审美格调、娴熟艺术技能的高素质应用型专业人才的根本要求。

  一、“用”浓郁的艺术氛围浸润“美”

  重庆市工艺美术学校坐落于黄桷坪艺术一条街,涂鸦艺术随处可见,画廊画坊鳞次栉比;隔壁即是“川美·创谷”,汇集了众多的名流大家和“黄漂一族”;距学校百米即为重庆市艺术品交易市场。视野所及,皆是艺术,时时都有让人拿起画笔的冲动。独特的环境不仅让学生的视野从校内展向校外,更能让学生了解当代艺术创作的走向和市场需求。

  学校在校园环境的设计上也独具匠心,让学生在高雅的艺术氛围中陶冶情操。学校门口的立体雕塑采用红、黄、蓝三原色,暗示了色彩的本源;柔美的线条,昭著着艺术的细腻;跳跃的造型,揭示了艺术的夸张,奇特的组合,凸显了艺术的深邃。运动场四周的艺术墙立面采用多种色彩图案,初看让人眼花缭乱,细看才知精妙绝伦。艺无止境,妙不可言。校园内还有品种繁多的树木、花卉、蜿蜒的长廊等,每一处细节都蕴含着美的灵魂,散发着艺术的芳香。

  教学楼大厅的墙面上悬挂有师生的动漫原创作品,凸显了学校的师资力量和教学成果;教学楼楼道及走廊悬挂有师生的各类美术作品,藉此鞭策学生在优美环境的熏陶下成为懂得艺术的一代。

  班级文化的主体是由学生自制自绘的作品构成。从黑板报、荣誉榜到公示栏、卫生角等,都能体现出学生的手巧心灵和一丝不苟,个性藉此予以张扬。如画廊般优美的教室环境让人耳目一新,给学生一种高尚的文化享受,在不知不觉中自然而然地受到暗示、熏陶和感染,增强班级的向心力、凝聚力。让学生在享受美的同时,也萌生创造美的激情。

  二、“用”精湛的艺术技巧培育“美”

  用美于德。学校确立了美育的德育观,把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行放在首位。紧紧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美的教育,让学生懂得只有具备美的人格、美的心灵才能创造美的艺术、构建美的精神。学校以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教育为起点,让学生从“日常生活语言美”、“仪容仪表行为美”做起,规范言行举止,规范衣着发饰,不断提升个人的内在素养和气质。学画先做人,画品即人品。

  用美于教。专业课教师吸收国内外美术教学新理念,加强基本功训练、注重开发潜能、进行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培养,因材施教,形成了一套独具特色的美术教学方法。

  培养学生提炼独特的感知能力。画作是凝练的艺术语言,要求学生创作一幅作品,学生的思维很难达到“艺术”的高度,而千篇一律又不足以凸显艺术的个性。创作来自于生活,对生活认真观察才有创作的素材,而每一个学生对同一物象会产生不同的感受,这是因为他们生活经历、经验不同的缘故,但如果教师不加以引导,学生不会有独特的观察。所以在讲课时,老师们深入挖掘学生的独特生活感受,是培养学生独特的艺术观察角度及创新性思维的前提。经过教师的引导,学生才会有自己的创作素材,藉个体开拓整体的思维,将思路集中到自己独特的所见所感,再让学生进行创作,以画表意。

  引导学生选择独特的构图角度。独特的感知是前提,积极地描绘是目的。独特的表现角度能更好地表现主题,表达作品的意味。美景美物的角度有很多,最适合你的只有一个。怎样才能培养学生选择独特构图角度的能力呢?这里笔者引用学校美术专业组长刘辛甜老师的一段话:“第一,实际观察,积极地选择。通过实例动作,学生自然会选取自认为最美的场面和动作。第二,展示优秀美术作品,介绍作品构思,提高审美意识。如罗中立先生的《父亲》,放大老人的面孔,进行细节描绘,以表现沧桑和喜悦。”一种符合心理感受的构图方式,会深化主题,强化观众的心理共鸣。

  造就学生多样的表现手法。学生选择的,就是最好的。教师的任务是使每个学生独特的创作手法更完美,更具有个性。只有这样,才能培养起每个学生的个性特征,使他们在美术创作这个自由世界里成为一个独特、完美的自己。通过多样的表现方法,培养每个学生求新求异的艺术创造精神,在他们的审美意识中注入追求个性的艺术特质。

  三、“用”延伸的艺术课堂张扬“美”

  “美”在课堂内,也在课堂外;“用”在课堂内,也“用”在课堂外。

  融“美”于文化课教学。学校以学科整合、合作性教学方式打造特色课堂,以文化教育夯实艺术教育的基础,以艺术教育来拓展文化教育素养,使文化教育和艺术特色教育互补互惠,形成了鲜明的教育特色。一堂课由文化老师和专业老师共同完成,一方面加强学科之间及教师之间的合作性教学,在各学科教学中体现学校美育特色,另一方面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的文化底蕴、艺术修养、审美能力及自身素质,使学生能得到知识、道德、审美能力等的全面发展。

  师生共同开发校本教材。学校美术专业组拥有一支近40人的教师队伍,其中有世界知名漫画家林敏、雕塑家张俊德,有重庆市骨干教师和学科带头人,有国家级美协会员、高级讲师等等,他们专业技能精湛,教学水平高超。他们挖掘美术课程的内涵,对美术专业课程进行多样性、多层次的设置,不断推进学科兴趣类、实践类、拓展类等形式的校本课程开发,与重大出版社合作,先后出版了《应用素描》、《色彩设计与构成》、《动漫速写》等中职教材,充分满足学生个性化发展的弹性需求,其中选用了数百幅本校学生的作品。

  开展校企合作,提升师生技能。学校通过成立公司、引进企业、组建工作室、开办校外实训基地等方式,让学生的技能得到提升;通过聘请企业高管担任教学顾问、聘请一线工程师担任专业指导教师等方式,使学生在校既能了解行业现状、适应行业模式。如学校师生与某公司合作正开展国家级课题《中职动漫专业产教结合教学模式构建的研究》;民间传统工艺品制作专业的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开发出了磨漆画、烙铁画、木瓢画等10多类产品。学生即是学徒,教师即是师傅,作业即是产品,学习即是工作。

  丰富学生活动,检验创作技能。学校通过一年一度的校园文化艺术节、学生书画艺术作品展、艺术鉴赏讲座、组织学生绘制画卷等丰富多彩的活动,通过组织学生参加各级各类书画技能大赛、动漫作品大赛等,引导学生发现美、欣赏美、向往美,从而表现美、创造美。如学生参与创作的白市驿《科学发展观》、巴福镇《廉政建设》等作品,至今仍是当地最抢眼的户外宣传画;参与创作了黄桷坪涂鸦艺术墙;结合重庆市委、市政府提出的“五个重庆”建设和“农转城”工作,我校学生创作了多幅作品,宣传相关政策;去年3月,在中英学生职业技能交流赛中,我校学生的优异表现赢得了各方的高度评价。

  四、“用”鲜明的艺术个性展示“美”

  多年的艺术教育历程,学校健全了美术教育模式,积累了丰富的办学经验,取得了优异的育人成果。学生参加各种创作竞赛,成果显著。

  2011年,第八届全国中等职业学校“文明风采”竞赛荣获全国决赛优秀组织奖,获奖师生达200余人;全国职业院校学生技能作品展洽会优秀学生技能作品多项获奖;

  2010年,第七届全国中等职业学校“文明风采”竞赛荣获全国决赛优秀组织奖,获奖师生达100余人;“健康重庆”动漫大赛最佳效果奖;川外社团“魅力重庆缤纷梦想”义卖T恤绘画作品征集活动获一等奖;

  2009年,九龙坡区第五届科技创新科幻绘画比赛获一等奖;

  2008年,第三届重庆市职业院校教师艺术成果展暨职业院校学生现场书画、手工制作技能大赛中,我校师生荣获全部一等奖;

  2007年,素描、色彩作品获全国“金熊奖”;设计的邮票《三峡美》获重庆市“邮票设计特等奖”;

  2006年,重庆动漫嘉年华大赛中,荣获最佳原创风格主题奖;

  ……

  总之,“致用尚美”是学校灵魂之所在。职业艺术教育,只有用没有美,只是工匠之技;只有美而不能用,则华而不实。学校只有在“致用尚美”理念的引领下,培养出的人才才有美的心灵、美的言行,才能辨善恶、识美丑,才能创造实用而美的生活方式,从而达到生活与艺术的和谐统一。



http://www.00-edu.com/jiaoyu/1/2011-11-27/815853.html十二生肖
十二星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