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安全绳套在腋下,锁扣在胸前锁死,跨上窗台之后将身体转过来,像身后有一个凳子一样往下坐,最后身体往后倾,离开窗台,这样你就能安全落地了。”近日,在南京市江北新区综合灾难体验教育中心,教师姚远正在教孩子们如何利用缓降器进行高层逃生。当天共有来自当地林东社区的28个孩子参加了“高楼火海练逃生”“电梯惊魂记”“模拟触电”等10多个安全体验项目。
对于林东社区的孩子们来说,这样的活动隔周星期六就会有一次。给他们上课的是江北新区“心灵彩虹”志愿服务站的志愿者们,这其中,来自南京市二十九中学天润城分校的教师是志愿者的主体。“我已经参加20多次活动了,从前期策划、联系车辆、社区、场馆,再到备课、上课……现在,我能叫出现场每一个孩子的名字。”姚远说。
江北新区“心灵彩虹”志愿服务站成立于2009年,最初是在当地教育局和妇联指导下成立的一个教师志愿者联盟。它的宗旨是通过多种形式,为当地留守和流动儿童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心灵彩虹的意思,就是为孩子们与周围世界搭建爱的桥梁。”服务站负责人、二十九中学天润城分校副校长朱梅说。
石村社区是“心灵彩虹”服务站最先联络的一个社区,也是当地劳务输出人口最多的社区。时至今日,朱梅依旧记得调研的情景:“我对社区的工作人员说,想帮扶留守儿童,他们茫然地看着我,说这里基本都是留守儿童,不知道你们想帮扶几个?这一问,我们都沉默了,我知道,这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但是会很有意义。”
随着时间的推移,朱梅和同伴们的帮扶内容不断完善与成熟。除了教师,他们还积极发动家长及社会力量,吸引更多的爱心人士参与进来。志愿者人数也由最初的30人增加到目前的158人。“比如涉及普法教育,我们就会邀请做律师的家长来参加,一些大学教授和大学生也加入了我们的队伍。”朱梅说。
对孩子们的帮助,也由最初较为单一的心理辅导,发展到提供生活照顾、精神慰藉、应急帮助、学业辅导、安全自护等。端午节包粽子、六一节庆祝活动、父亲节与父亲面对面、暑期夏令营、过年写春联、贴福字……每逢节假日,各种形式的活动更是将孩子们的假期装扮得五彩斑斓。
已经上初一的留守儿童乐乐(化名),因为父母常年不在身边,养成了一身坏习惯。不讲卫生、脏话满天飞、喜欢打架,所有的同学都不愿和他玩儿。经过这几年的帮扶,志愿者们惊喜地发现,孩子衣服干净了,不随地吐痰了,跟老师讲话时也变得有礼貌了。初三学生小红(化名),自五六岁起便与朱梅熟识。因为一些家庭变故,原本开朗的她变得渐渐沉默、内向,在志愿者们的帮助下,又重拾了对生活的信心,如今正全力以赴准备中考……
10年来,在“心灵彩虹”服务站的努力下,4000余名学生得到了特别的爱护与帮助,他们的人生也因此多了一份温暖,发生了一些变化。在当地许多孩子眼里,服务站提供的项目,已经成了自己的“必修课”。“村里没有那么多兴趣班,所以我们很期待每一次活动,班里邻村的同学都想来参加呢!”家住林东社区的学生童如康告诉记者。
为了鼓励教师们积极参与这项活动,二十九中学天润城分校从2017年开始在全校范围内启动优秀志愿者评选和表彰活动。朱梅表示,接下来,他们希望能够将帮扶范围拓宽至外来务工人员本身,增强他们的归属感并开展家庭教育辅导。“毕竟家庭的氛围,对孩子成长是最关键的。”朱梅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