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零教育信息网 首页 > 教育新闻 > 新闻阅读存档 > 正文 返回 打印

六载春雨润乡情 传递关爱暖人心

[db:作者]  2019-04-08 08:00:00  互联网教育报

    ■行动中的教育扶贫

    2013年始,6年来,一场“春雨”细润无声地飘洒在北到漠河、南达白沙、东到抚远、西至喀什的神州大地上。这场“春雨”的播洒者便是中国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简称中国关工委)与中国社会福利基金会关心下一代基金、台湾财团法人中国信托慈善基金会,他们携手启动“中国关心下一代教育基地”项目。目前,该项目已建成教育基地学校45所,覆盖全国27个省区市、24个少数民族地区、7个革命老区,构建了全国教育基地学校网络。两岸携手“以教育脱贫构架两岸公益交流平台”。这春雨正化作守正创新的绵绵新绿,装点着老少边穷地区的一个个普通家庭。

    行路难 校舍更难

    田蓉,湖南凤凰县阿拉完小的学生,每天早上5点多起床赶路去学校,因为阿拉完小没有宿舍。

    王青山,湖南省张家界市尹家溪镇中心完小的白族学生,每天上学要走两个多小时,这所学校的学生百分之九十以上都是少数民族,世世代代居住在大山里。每年四五月份,山路湿滑,那十几公里的上学路崎岖危险。

    而对尹家溪镇中心完小来说,急需解决的还不仅仅是学生行路难的问题——更重要的是学校没有像样的教室,学生们在填平的旧厕所位置上上课。

    春雨行动 两岸一心

    2013年,中国关工委与中国社会福利基金会关心下一代基金、台湾财团法人中国信托慈善基金会携手启动“中国关心下一代教育基地”项目。6年来,该项目已惠及56710名学生、3970名教师。

    2013年,“中国关心下一代教育基地”在湖南凤凰县阿拉完小挂牌成立,首先就是修建学生食堂和宿舍。2015年,投入356.16万元的食堂和宿舍竣工。

    宿舍楼建成后,关心下一代基金又出资13万元为寄宿学生购买了床上用品和生活用品。

    6年来,“中国关心下一代教育基地”项目向挂牌“教育基地”的45所学校,各捐款50万元基础建设资金,用于改善宿舍、食堂、体育场馆等基础设施,更新多媒体、智能广播系统等现代化教学设备。6年来,累计投入项目资金3350万元,带动地方各级政府部门和社会投资达3.8亿元,学校面积也累计扩大近百万平方米。

    中国关工委常务副主任武韬表示:“中国关心下一代教育基地这个项目,实际上体现了两岸同胞对老少边穷地区教育事业的关注和支持,它凝结着两岸同胞关爱民生的爱心。我希望这个项目在两岸和平发展进程中能够留下深深的印痕,同时也能促成两岸同胞的心灵互融,共筑一条道路、共建一个桥梁。”

    惠及师生 泽被万家

    湖南省张家界市尹家溪镇中心完小白族学生王青山成绩优秀,但因家庭困难辍学一年。学校挂牌后,对他的上学费用进行减免。

    2017、2018年度“井冈山市美德少年”肖西平是一名留守儿童,他说:“现在农村学校也能给我们提供优质、高效的教育了,对我们这些留守儿童的关心更细了。”

    安徽金寨县汤家汇实验学校,位于大别山深处的老少边穷地区。“挂牌”后,随着各级政府部门的重视,该校已成为红色老区数一数二的名校,中考升学率直线上升。通过关工委的帮助,学校积极开展足球、篮球交流活动,CBA北京首钢球星马布里来到学校,演示和教授篮球技巧,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所有挂牌的学校,都成为地区同类学校的标杆,对周边学校起到了示范和引导作用。

    脱贫良木 有凤来仪

    “治贫先治愚,扶贫先扶智”。 “中国关心下一代教育基地”项目将目光聚焦到老少边穷地区的中小学校、教师和孩子们身上,将资源向贫困地区倾斜、向革命老区倾斜、向基础教育倾斜。通过教育“拔穷根”,让贫困地区的孩子们享受公平有质量的教育,能够有效地阻断贫困代际传递,助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在“中国关心下一代教育基地”项目的积极推动下,教育基地校的发展被纳入地方政府部门教育扶贫发展规划,有的学校被列入民生建设项目,有的地方为教育基地学校选址重建,有的地方重点保障资金达到3800万元。很多校长感慨说:“中国关心下一代教育基地”项目为学校挂上了“金字招牌”,引来了金凤凰!

    井冈山市东上学校被当地政府部门、关工委和教育部门给予优先保障,两年来共投入资金近1000万元,精心打造出“红色+特色”学校文化,实现了“文教融合”。

    2016年12月,甘肃省麦积区甘泉中学挂牌。挂牌后,该校的“阳光体育”特色教育已向省市运动队累计输送高水平运动员50余人,其中尤涛被国家竞走队选拔为2020年奥运会集训队员。

    辛勤园丁 出彩人生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为了帮助基地学校解决师资力量薄弱等问题,自2013年起,关工委牵头实施了“园丁计划”,每年定期组织教育基地校的校长和骨干教师到北京进行为期10天的系统学习,并与中小学名校的同行们进行交流。目前,已在北京教育学院和北京师范大学举办了7期研修,培训761人次。

    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市海拉尔区第九中学音乐教师姚振萍参训后,通过竞聘走上政教处主任岗位;张家界市尹家溪镇中心完小青年教师王斌参训后主动放弃重点小学调动进城的机会;姚腾婧2014年有幸成为第一批“园丁计划”培训的受益者,2017年她成为中小学职称改革后凤凰县更年轻的中小学高级教师。

    井冈山市东上学校李林能老师介绍说:“学校成为基地校后,尤其自己经过培训后,去学习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井冈山全堂狮灯’技艺,然后辅导学生操练,现在师生们的三节龙、九节龙、舞狮、盾牌舞、拳术套路等表演,得到社会各界的好评。”

    云南西双版纳勐海镇曼贺小学音乐教师刘雪是一名土生土长的少数民族教师,她说自己通过培训更多的是收获了满满的感动,感动于许多耄耋之年的“五老”对下一代的那份关爱之心。身为少先队总辅导员,她利用慈善基金提供的电子琴组建了电子琴兴趣小组,目前已结业4批160名学生。

    曼贺小学的李桂珍老师参加了第6期培训,谈到一年的送教经历时,她说:“学校领导动员我为患有智力残疾的学生岩温罕送教下乡,我第一个感觉就是怕不能和孩子沟通。但还是硬着头皮踏上了送教之路。在与岩温罕的‘笨拙’交流中,让我感受到送教上门是一项长期的特殊教育,给予我动力的就是参加北京培训班时,汤丰林教授《幸福做教师》的专题报告,李方教授的《做总书记倡导的‘四有’好教师》的报告……”

    民族之花 盛开和谐

    “民族团结是发展进步的基石”。因此,“中国关心下一代教育基地”项目重点倾向于少数民族地区。

    2016年11月,青海省尖扎县第一民族寄宿制学校的老师扎西东知到北京参加“园丁计划”培训后,在他的教育和影响下,一批学生成长为尖扎县的“小明星”、校园歌手,藏文书写一等奖、青海省“高原好少年”、青海省“三好学生”……层出不穷。

    杨巴措是尖扎县第一民族寄宿制学校主管教学的副校长,培训后,她大胆转变办学思路,在学校推广双语教学,帮助师生融会贯通地理解藏汉文化。

    娥忠老师参加园丁计划培训后,坚定了从教的信心和决心。

    在实施“园丁计划”过程中,蒙古族、藏族、维吾尔族、布依族、鄂温克族、哈尼族、仡佬族、瑶族、苗族、土家族、壮族等24个少数民族学员在北京教育学院、北京师范大学参加研修学习,他们听专家报告、下学校交流、考察圆明园遗址。各民族学员欢聚一堂,同吃、同住、同学习,畅谈各民族教育的发展及学习收获,互相交流、切磋,互相取长补短,既交心又交友,不仅增长了教学知识、教学经验,提高了教学本领,还学习了优秀的师风师德,增进了各民族教师之间的友情,充分体现了各民族和谐、友爱、团结的情谊。

    两岸共建 携手筑梦

    “中国关心下一代教育基地”项目如同一颗火种,它点亮了老少边穷地区贫困家庭和基层教师、广大学生的心灯,照亮了每一个人的梦想,助推起实现梦想的勇力和脚步。

    台湾财团法人中国信托慈善基金会来自于台湾金融机构,由辜振甫先生的侄孙辜仲谅先生于2004年发起建立。每一所教育基地学校挂牌,每一次教师培训,基金会高层都亲自从台湾赶来,“绿马甲”的身影和爱心留在了广大师生的记忆里,他们也在项目中亲身感受了国情、社情、民情,看到了党委政府部门和社会力量增进基层福祉的实际行动,感受到了政府部门和人民对边远贫困地区孩子们的关爱,以及对台湾同胞的友善和亲切。

    中国关工委主任顾秀莲亲自出席历次培训并讲话鼓劲,2014年雅安芦山地震后还应基金会邀请率灾区孩子赴台交流,并与辜严倬云女士会晤;前驻外大使武韬常务副主任亲自指导实施项目,被台湾同仁视为可敬重、可信赖的亲密长者兼伙伴;基层关工委“五老”更是为教育基地学校发展忙前忙后。中国信托慈善基金会执行长高人杰先生感慨地说:“这一路走来,给我们留下印象极为深刻的,正是关工委这‘五老精神’的精髓和可贵。”正是有了中国信托慈善基金会的持续援助和社会各界不断的爱心支持,“中国关心下一代教育基地”项目这颗火种才终成燎原之势!

    实现中国梦,必须凝聚中国力量……用13亿人的智慧和力量汇集起不可战胜的磅礴力量。“中国关心下一代教育基地”项目就是这其中的一支重要力量。



http://www.00-edu.com/jiaoyu/1/2019-04-08/962407.html十二生肖
十二星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