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零教育信息网 首页 > 教育新闻 > 新闻阅读存档 > 正文 返回 打印

凸显重要概念的传递

[db:作者]  2012-03-22 08:00:00  互联网教育报

甘肃省华亭县皇甫学校七年级学生在生物课上用显微镜观察植物根尖结构。张俊林 摄

  ■本报记者 赵小雅

  与实验稿课标相比,义务教育生物课程标准修订后坚持了什么?又变化了什么?面对这样的变化,对于教材的修订和一线教师理解课标有哪些建议?带着这些问题,记者采访了义务教育生物课标修订组召集人之一、北京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刘恩山教授。

  实验稿课标是跨越式进步

  记者:从2001年开始实验的实验稿生物课标为义务教育阶段生物学教育带来了怎样的变化?

  刘恩山:义务教育阶段生物学教育也可以称作初中阶段的生物学教育。这次实验稿生物课标的颁布和实验工作对初中生物学教育来说,是一个跨越式的进步,它使我国中学生物学教育提升到了一个新的平台。纵观我国上个世纪50年代后的历次课程改革中生物学课程的发展情况,每次都是小修小改。也许正是因为这样的原因,初中生物学课程到了上个世纪即将结束之时,已经难以适应社会和时代的要求,来自一线、要求改革的呼声渐高。实验稿生物课标在课程的宗旨、理念、目标、选材原则、课程内容结构、教学策略、评价方式等重要方面都有全新的阐述和说明,与原课程相比有跨越式变化。它对初中生物学教育的影响至少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它还原了生物学课程应有的科学课程属性,告诉生物学教育工作者,生物学课程不应该成为仅仅记忆事实、背诵定义和术语的课程,而应该是在传递生物学概念和规律的同时让学生掌握科学的思维方式、领悟科学本质的课程。其次,它为中学生物学课程确立了“提高生物科学素养”的课程宗旨和“面向全体学生”及“倡导探究性学习”的课程理念,为生物学教育的发展树立了新的航标。再其次,新的选材原则放弃了过度强调“学科中心”的思想,构建了“人与生物圈”为主线的课程内容框架,在向学生展示了一个较为完整的“生物学画面”的同时,也充分考虑了学生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实验稿标准给生物学课堂带来了巨大的变化,主动学习、合作学习不同程度地出现在各地的生物学教室中,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态度发生了积极的变化。最后,新课程促进了教师的专业发展和教师教育的发展,其影响扩展到了师范教育领域。

  记者:您如何评价实验稿课标的实验情况?

  刘恩山:尽管课程标准研究组在研制过程中对新课程的主要变化都有过较为充分的论证,但是在实验稿课标刚刚颁布时,我们对新课程推进能否顺利进行还是没有十足的把握。10年过后,我想用“推进平稳、进步显著、蓄势待发”这12个字来评价课程标准的实验工作。这样说主要是考虑了以下几个方面的情况:一是新课程在颁布后很快得到了生物学教师的高度认同,实验工作中没有出现设计缺陷性问题,也没有在课程标准的重要问题上出现争议,新课程实验工作得以在多方面的努力下顺利推进;二是反映课程理念的话语体系在生物学教育工作者中较快地形成,成为教师教学中努力的目标和对教学开展评价的标尺;三是许多教师教学行为发生变化,课堂教学进步显著;四是新课程的实验为生物学教育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基础,其间暴露的问题促使人们对今后的工作提出了更加明确的要求。

  记者:这种评价的依据是什么?

  刘恩山:这样的评价依据主要来自3个方面:一是教育部在2004年和2007年组织的全国范围的对生物学教师的调研数据,对课程标准相关的重大问题有超过90%的教师持正面态度。二是标准研制人员在近百次的实验区培训、访问和调研期间看到的课堂教学、教学录像及教研活动情况。三是我国生物学教学期刊关于初中生物课程改革和教学的文献资料。这3方面的信息可以较为真实地反映实验工作的情况。

  修订广泛征求了多方面意见

  记者:此次生物课标修订的原则是什么?修订通过怎样的方式收集意见与问题?对实验稿课标问题与意见最集中的有哪些方面?

  刘恩山:在明确了此次修订工作的指导思想和修订依据之后,项目工作人员确定了以下的修订原则:修订稿在课程宗旨、课程理念、课程目标、课程内容框架及学生学习方式等重大方向、思路和框架等方面保持稳定,不作颠覆性改变,以巩固生物学课程改革所取得的成果;修订工作中将执行基于研究和证据的课程决策程序,以确保修订稿的高质量;保证课程标准内容和图文描述的科学性、准确性及可行性;基于调查和研究成果来强化课程性质、教学建议和评价建议等内容;内容标准中具体描述适合7至9年级学生学习和理解的生物学重要概念,以加强课程标准对生物学教学改革的引领作用。

  收集意见的渠道主要来自问卷调查、网站征求意见、网络在线研讨、实验区的调研和访谈。收集上来的意见主要集中在教学管理方面和有些版本教科书中出现的疑问,很少涉及课标。针对课标的意见主要涉及了插图和教学案例的质量等细节问题,不涉及课标的重大方向和内容框架。需要说明的是,初中生物课标修订中要解决的诸如课程性质的描述、凸显重要概念的传递等问题,都是标准组成员经过相关研究后提出的。

  坚持了实验稿课标主要元素

  记者:此次修订的重点集中在哪些方面?修订后的课标坚持了什么?变化了什么?其中最值得关注的变化是什么?其变化的依据又是什么?

  刘恩山:此次修订的重点集中在4个方面:课程性质、教学建议、评价建议和内容标准中适合7至8年级学生学习和理解的生物学重要概念。实验稿课标中重要的元素全部都坚持了,变化的内容是要更好地实现原有的理念和要求。其中最值得关注的变化是“凸显重要概念传递”,也就是“适合7至8年级学生学习的生物学重要概念及其表述方式”。在修订后的课标中增加了对50个生物学的重要概念的描述,这些描述以概念内涵的形式出现,充分考虑了该学段学生的认知特点和教学要求,是对原有内容标准中教学重点的标注和说明。例如,课标指出“绿色植物能利用太阳能(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合成贮存了能量的有机物,同时释放氧气”是教师在第四主题中要教给学生的重要概念。这样的描述比“光合作用”能够更好地说明该内容在特定学段教学的深度和要求。这一变化依据了近年来学习科学和科学教育领域的研究成果,直接的支持则更多地来自课标修订组研究团队对这一课题历时5年的研究成果。

  要正确理解重要概念的含义

  记者:面对修订后的课标,教材的修订和中小学在实施课标的过程中应该注意哪些问题?对中小学一线教师理解与实施修订后的课标有哪些具体建议?

  刘恩山:此次课标修订工作中,修订组综合了国内外科学教育的研究成果,使课标在原有课程理念、课程目标、内容框架的基础上实现了一次重要的改进和提升,在凸显生物学重要概念方面有了实质性的进步,为提高课堂教学水平奠定了课程层面的基石,为生物学教学的深入开展提供了可操作性的提示。在新版课标中增加生物学的重要概念及其相应的教学和评价建议,是这一轮修订工作中准备时间最长、变化最大的要求和内容。希望教材编写人员和教师要特别关注其中的变化,并努力将这一要求落实。这些变化,既坚持了实验稿课标中“强调主动探究学习”的理念,又高度关注了探究学习与学生对概念的构建和理解的整合,以实现“凸显重要概念传递”的教学要求。教师们要特别注意,修订后课标中所说的重要概念与许多教师已有的对“概念”的理解是不同的。建议教师们认真研读修订后课标中对重要概念的描述和对概念教学的建议,阅读相关的文章,研讨主动学习和概念传递在教学活动中“对接、融合”的问题,并积极地参加新课程的培训和研修活动。



http://www.00-edu.com/jiaoyu/1/2012-3-22/962925.html十二生肖
十二星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