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零教育信息网 首页 > 教育新闻 > 新闻阅读存档 > 正文 返回 打印

梅石花开五百年 桃李香飘七十载

[db:作者]  2012-03-27 08:00:00  互联网教育报

泉州一中(原晋江县中)第一届校董会二次会议留影 校长赖东升 “心手相牵健康成长”活动 数学奥赛班获奖学生与教练团队合影

  按语

  福建省泉州第一中学位于泉州市区梅石路学府街,北枕清源山,西伴梅石路。其前身可追溯至明成化二年,状元罗伦(号一峰)在此开坛讲学。后人为纪念其事迹,创立一峰书院。后来的清源书院、梅石书院由此发轫,均是泉州最著名的书院之一,也是泉州古代教育的重要发祥地之一。延续至今,已有五百余年历史。

  1942年,蔡樵生校长和一批有识之士在书院旧址上创办晋江县立初级中学,理性科学的时代大旗于此高扬。自此,学校发展揭开新的篇章。1952年学校正式定名为“福建省泉州第一中学”,并伴随新中国的成长焕发出勃勃生机,成为泉州教育的一面旗帜。屈指算来,恰好70载光阴。

  五百余年深厚的文化历史,薪火相传,书香不绝,文脉延绵;近百年来浓郁的科学氛围,英才辈出,各领风骚,造福寰宇。悠久厚重的人文积淀业已成为教师专业成长、学生生命发展的沃土,这或许正是泉州第一中学70华诞最好的献礼。

  从培养“如梅之劲,似石斯坚”的君子才俊到“以人为本、个性发展、全面发展”的办学理念,泉州一中始终秉承“敦品力学”的校训,坚持党的教育方针,继往开来,与时俱进,大力实施素质教育,注重学生个性发展,打造校园品牌,逐渐形成了“全面发展打基础,发展个性育人才”的鲜明办学特色,创设出严谨、活跃的育人环境,为社会培育出了四万多名栋梁之材。

  高品质的教育质量,优异的教学成绩,让泉州一中获得了学生、家长、社会的广泛称誉。特别是近年来,学校发展势头迅猛,先后被福建省委、省政府授予省“文明学校”称号,被省教育厅授予“福建省模范职工之家”称号,连续多年被市教育局确认为“泉州市师德建设先进集体”,并获市“文明礼仪教育示范校”、市“五四红旗团委”、市“素质教育先进学校”、市“先进基层党组织”等荣誉称号。

  梅石开处沉香落 桃李芬芳再迎春

  泉州城北隅有绵长的虎头山,西边有一簇绽裂成五瓣状如梅花的石头——梅花石。泉州人早有“梅石开,状元来”的传说,意即石梅开花绽香,就有贤才高人到来。

  果然,明成化二年,江西籍状元罗伦来此设坛讲学,泉州一中“梅筋石骨”的人文底蕴于此积淀。嘉靖八年,为纪念罗伦事迹,于梅花石旁建一峰书院;崇祯元年,易名“清源书院”,东阁大学士蒋德曾来此讲学。清乾隆十五年,时人为区别建在承天寺畔施琅四季花园旧址的清源书院,据“梅石开、状元来”的民谚更院名为“梅石书院”。一峰书院创办以来,人才輩出,“泉人”中进士、举人者名以数百,有陈见吾、季一德、张乔相、黄尚宾、郭培之、苏士润、李廷机、何乔远、秦钟震、张瑞图、庄际昌等知名人士。清末泉州举人曾遒有诗句“片石梅花喷异香”,就是彼时此地桃李芬芳的真实写照。

  此后,学校又多次易名。直至民国三十一年,蔡樵生校长等一批有识之士在梅石书院的旧址上创办“晋江县立初级中学”,现代意义上的泉州一中雏形初具,以后的校史也以此为开端。新中国成立以后,1952年学校被正式定名为“福建省泉州第一中学”。1953年,被确定为全省首批办好的九所重点中学之一;1994年,被评为省一级达标学校;2000年被教育部确认为“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2003年被省教育厅确认为福建省首批“示范性普通高级中学”,2006年被确认为福建省首批高中新课程实验样本校……

  近年来,面对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新形势,学校坚持“以质量求发展,以特色创一流”的主题,在传承优良传统同时,确立了“以人为本、个性发展、全面发展”的办学理念和“面向世界发展,着眼学生未来,办‘第一’的中学”的办学目标,明确了“教学高质量,人才高素质,学生有特长,办学有特色”的办学思想和“品德高尚、开拓创新、勇于实践、探索真知、心理健康、体魄强健”的育人目标,明确界定了“办‘第一’的中学”的深刻内涵,即拥有第一流的领导班子、第一流的师资队伍、第一流的办学硬件、第一流的学校管理、第一流的办学业绩和第一流的学校形象。

  在此过程中,学校深入推进实施“321”工作思路,即围绕“办‘第一’的中学”的奋斗目标,大力抓好制度、队伍、管理三大建设,不断推进新课程和学校内部人事制度两大改革,不断深化“全面发展打基础,发展个性育人才”的办学特色,在高起点上实现着新的飞跃。

  薪火相传七十载,桃李芳菲寰宇香。70年来,学校为社会培养了数万名优秀毕业生,声名远播海内外,学子遍布五大洲。这其中有中国科学院院士王启明、欧阳钟灿、吴新涛,美国科学院外籍院士李爱珍;有商界精英陈金烈、陈守仁、庄启程、张旋龙、陈永培、庄少卿等;有政坛骄子何少川、朱亚衍、倪英达、洪捷序等;有知名作家傅溪鹏、吴凤章、陈瑞统等;有教育专家林祖赓、郭荣辉、刘运来等;有著名历史学家龚书铎、著名经济学家苏东水、国际知名艺术家蔡国强、《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执笔者之一孙长江等。

  全面多元尚天性 梅筋石骨存精神

  “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办学理念是学校发展的根本与泉源,是学校灵魂之所在、校园文化的核心。

  办学理念于学校而言就像人的气质与灵魂,不仅决定着一所学校发展的高度与空间,更深刻地影响着学校群体的教育行为,指导学校的办学方向,定位学校的品牌形象。泉州一中秉承“敦品力学”的校训,深化办学特色,在传承学校文化传统的基础上,结合当今教育发展趋势,提炼并最终确立了“以人为本、个性发展、全面发展”的办学理念,明确了“面向世界发展,着眼学生未来,办‘第一’的中学”的办学目标,坚持走“内涵发展”的办学思路,弘扬“艰苦奋斗、立志成才”的学校精神。

  以文化脉络而观,泉州一中“以人为本、个性发展、全面发展”的办学理念是以“梅筋石骨”为精髓并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完善;从理论渊源来看,这一办学理念则与美国著名教育心理学家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相谐适,具有广阔的世界视野。无论是“梅筋石骨”还是“多元智能”,都是强调人,强调人的发展具有着无限的可能和性灵自由。

  顺木之天,以致其性。泉州一中的“以人为本”理念就是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把人放在第一位,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从人的本质出发,顺应人的禀赋,提升人的潜能,研究人的需要,譬如尊重的、认可的、求知的、发展的需要等,以调动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为手段,达到使人不断个性发展、全面发展。同时,正确处理学生与知识、学生与教师的关系,使教育回归人的生活世界,关注人的生存境遇,关注人的生命价值。

  “个性发展”即“个性教育”,就是把教育的根本目标个体社会化与学生成长相结合,实现社会成员个性的充分发展、和谐发展。“个性发展”的理念,是泉州一中在对人和社会发展客观需要深刻认识基础上的自觉选择。“个性发展”摒弃忽略教育对象的差异性、不尊重个体、不给学生选择余地的传统模式,既抓共性发展,又抓个性特长,鼓励每个人都能通过个性特长的尽情发挥,发现自己的潜能,从而使人走上健康和谐的发展之路。

  “全面发展”,是指使学生的身心得到全面、协调、自由的发展,即教育既要促进学生心理的健康发展,又要促进学生生理的健康发展,不能偏颇一方,不能因为发展学生的智力而牺牲学生的身体健康;要促进学生智力和情感的全面、协调、自由发展,成为智力健全、人格完整的人,譬如教育要通过呵护学生的好奇心,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培养学生的创造力、想象力及综合分析的思维能力等。“全面发展”就是让学生的身心得到全面的、均衡的、协调的、自由的发展,拥有健壮的体魄和健康的人格,成为一个有个性特长的人,一个全面发展的人。

  70年办学实践,泉州一中的办学理念以一种精神力量、一种文化氛围、一种理性目标熏陶着学校的全体成员,影响着他们的言行举止,影响着他们的精神气质。正是在这样的氛围里,学校逐渐生成了具有自己鲜明特色的办学面貌,它既促进了学校快速健康的发展,也增强了全体师生对学校未来发展方向期待的信心。

  以人为本科学路 一张一弛“梅石心”

  学校的精神理念、校园文化指明了学校前进的方向,学校的管理则是学校健康、快速发展的便捷轨道。管理是人类社会生活中最普遍的一种实践活动,有效的管理提高了资源的利用率,促进了社会效率的提升。泉州一中的管理属意也在于此,赖东升校长始终认为:泉州一中70年的实践证明,科学的管理是实现一所学校健康、快速发展的重要保障。

  泉州一中的管理理念于“梅石”意象中提取,重在刚性与柔性的结合。用赖东升校长的话来说就是“无规矩不成方圆。要有条框,但不冰冷;应有弹性,但不盲从。一言以蔽之,制度管理要有人文的色彩,充满人本的温情”。学校这么多年的管理实践证明:当管理融入人文意味,学校的每一个成员会感受到自己是学校的主人翁。这样一来,他们会自觉地遵守规章制度,把学校的明天和自己的未来紧密结合,在工作中发挥自己最大的潜能。

  为切实规范管理,学校制定了近20个相关管理制度,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的泉州一中教职工管理体系;与此同时,学校致力于管理文化建设,在教职工中建立起科学管理学校的文化认知,打造出以人为本的高效管理模式。

  学校认真总结优良办学传统、成功办学经验,以提高学校办学质量为第一要务,不断完善学校的管理规章制度,建立健全各职能部门工作的常规制度及学校的系列管理制度,不断完善与管理制度相配套的组织制度、责任措施、操作程序、实施办法以及科学高效的运行机制和保障机制,在制度上保证了学校工作的有序性。

  要实现以人为本的高效管理,泉州一中从人入手,狠抓班子建设,强调观念与素养的提升,要求领导干部从自身做起,切实转变工作作风,注意发挥班子的整体功能。学校组织管理层全面认真学习党的教育方针,贯彻素质教育“决定”精神,落实《福建省2010~2012年教育改革和发展重点实施意见》,力求做到“六提高”,即提高政治思想素养、提高政策理论素养、提高科学管理水平、提高团结协作水平、提高真抓实干能力、提高严于律己能力,并不断强化组织意识、纪律意识、角色意识、服务意识,增强事业心、责任感、大局观,从而形成工作合力,保持奋发向上的精神风貌和“办‘第一’的中学”的进取精神,为加强校园文明建设、提高教学质量、办好人民满意的学校打好基础。在具体的管理工作中,班子成员团结协作,开拓创新,廉洁奉公,以身作则,在师生中树立了较高威信。

  管理制度完善了,管理层素养提升了,泉州一中又在管理方法上下功夫,把严格的制度管理和“以人为本”的理念结合,促使管理更加科学化、民主化、规范化、人性化,并逐步建立激励机制。凡是学校改革和发展中的重大问题均实行科学决策与民主决策,充分发挥教工代会、校行政会、民主党派和群团组织的作用。如教职员工普遍关注的学校《教职工奖励性绩效考核分配方案》,就是经过广泛征求意见后制定,并在试行中不断加以完善,做到了真正体现教职员工(尤其一线教师)意愿,多劳多得、优绩优酬,从而充分发挥调动了教职工的工作积极性。学校先后制定《泉州一中中层后备干部选拔培养、中层干部选拔任用管理办法》(修订稿)、《泉州第一中学“十二五”发展规划》等,也是充分尊重听取教师们的意见建议后,在学校工代会暨教代会上审议通过。学校全面推行校务、党务公开,收费公开制度,做到学校管理公开、教学评估公开,财经收支公开,增强学校工作的透明度,形成民主、科学、规范的监督体系。

  德能并举丰羽翼 梅花开处石敢当

  国家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明确指出:“振兴民族的希望在教育,振兴教育的希望在教师,建设一支具有良好政治业务素质,结构合理,相对稳定的教师队伍,是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根本大计。”

  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是学校腾飞的翅膀。70年来,泉州一中始终把教师发展视作学校发展的生命线,下大功夫抓教师队伍建设;逐渐建立了一支职业思想稳固、专业知识扎实、教育教学能力突出,能战斗、敢担当的团队,学校可持续发展的能力进一步增强。

  “师者,教之以事而喻诸德也。德之不修,学之不讲。”在泉州一中,看教师先看德行。学校完善了《泉州第一中学教师队伍建设实施方案》,建立以师带生、以生促师的动态师德考评制度。通过学生、家长了解教师的师德情况,及时做好相关考核,并根据考核成绩奖励先进,鞭策后进。学校每学期均组织各班学生以问卷形式对教师的德能表现进行评价,满意率皆在90%以上。把师德纳入考评范围,在教师奖励、职务聘任、岗位设置、绩效考核等工作中,实行“师德一票否决”制,用赖东升校长的话来说就是“要让教师充分认识到道德作为教师必备素养的重要性”。

  为推动师德建设持续、深入进行,泉州一中结合教育教学实践,定期开展主题教育活动。2011年,学校开展了“创先争优”活动,以“爱岗敬业,争做优秀一中人”为主题,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不断推进素质教育,强化学习意识、进取意识、质量意识、奉献意识,提高教育教学质量。近年来,学校师德建设硕果累累,涌现出一批在师德师能方面深受学生欢迎的优秀教师。

  泉州一中关注教师的专业成长,采取多种举措走出去、引进来,考以察、培训、学习等满足教师对于专业发展的需求,致力于实现教师专业的大发展、大提升,让教师在专业层面充分实现自己的个体价值。学校充分发挥“领头雁”的示范作用,建立起“名师”促学校队伍建设、“名师”促学校发展的机制与文化,启动了校“名师工程”及省市骨干教师管理办法,加强新老教师“结对子”的管理,充分调动骨干教师对青年教师的培养,在坚持以教研组为单位开展校本培训的同时,积极安排部分教师参加各种专业培训和交流,努力促进教师及时更新教育观念,积极适应课程改革,以教师的专业成长,促进学生学习进步,进而打造一支教育教学能力较强的教师队伍。仅在2011年,学校教师在市级以上教学比武中就获得国家、省、市级一等奖数十二人次。地理组教师经连续5年获得泉州市学科教学比武一等奖,连续4年获得福建省学科教学比武一等奖。名师战略促使学校名师辈出、群星闪耀,骨干教师队伍不断壮大。目前,泉州一中有全国重点高中骨干教师3名,省、市学科带头人16名,省市骨干教师(含培养对象)46名,市级及以上教坛新秀31名。

  在培养造就名师过程中,泉州一中特别注重教师科研能力的培养与提升,引导教师向着专家型、学者型教师转变。校教研室加大对学校现有国家、省、市、校级科研课题规范管理的力度,2项国家级课题、4项省级课题、3项市级课题以及21个校本课题顺利开展。课题的实施与推进,有效提升了教师的教研能力。仅2011学年,学校教师就发表CN级报刊论文67篇,各级各类比赛论文获奖57篇,12位教师担任各类教辅主编、执行主编或编委,编著25本(部)书籍。

  特色彰显磐石坚 素质果硕腊梅香

  学校要进步,特色是关键。泉州一中办学特色始终非常明确,就是以素质教育为核心,“全面发展打基础,发展个性育人才”,已经形成很高的品牌辨识度,并保证了学校沿着一条直线,持续向前发展。

  学校大力加强建立与学校特色建设相适应的课程体系,以综合实践活动为突破口,以提升学生素养为目标,全面实施新课程实验。学校打破了以课堂教学为唯一形式、以传授书本知识为唯一内容的单一课程结构体系,以社会需要、学科体系和学生发展为三个基本点,构建与学校特色建设相适应的课内与课外,必修与选修,学科性课程、活动性课程、综合实践课程、校园文化及德育隐性课程、校本课程等具有本校特色的课程体系。

  在不增加学生负担的前提下,学校进行学科课程的调整优化,适当压缩语文、数学、英语等学科课时,开设了语文阅读与表达、趣味数学、外语阅读与表达等学科,加强基础知识教学和发展学生特长,增强课程趣味,全面提高学生素质;学校鼓励优秀教师组织学生社团,借此建立以“培养个性,发展特长”为目的全方位开展的课外活动体系;强化活动课程,在科学、艺体活动中,实现学生科学、艺术等素养的提升;高度重视综合实践课程,研究性学习课程有声有色,社区服务定期组织,劳动实践活动丰富多彩,在实践中实现知识的探究与应用,在实践中培养学生公民意识,提升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为丰富学生的业余文化生活,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开发了校园文化、德育等隐性课程。通过校园文化活动,增强师生的文化认同感与个人修养,在文化浸润中涵养端方有为的君子栋梁;在新课程改革的过程中,学校开发出近百门校本课程,关注学生的兴趣,发展学生特长,给学生成长提供多元的机会与平台,实现学生的个性发展。

  学科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学校教育就会呈现百花齐放、争奇斗艳。作为学校特色的核心工程,学科特色建设一直以来都是泉州一中关注的重点。学校积极鼓励教师发挥特长、形成个性化的学科教学特色,并在教学活动中,尽可能给教师创造条件与机会,学校每年都开展教学公开观摩等各种活动,让有特长的教师担任主角,充分发挥他们的特长。例如学校地理、语文学科教师群体,能够自主地从实际和需要出发,依据学校“构建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教育”的特色学校建设方案的发展总体构想,综合学校的办学积淀优势,引导师生孕育学科特色。地理学科教学特色鲜明,教师团队展示出的各具个性的教学风格也引起了省市专家关注,获得高度认可,连续五年获得市学科教学比武一等奖,连续四年获得省教学比武一等奖,并获得省首届基础教育学科基地校称号。学校的作文教学特色以其独特的课程目标、设计方案、教育教学内容、实施方法以及课程评价等,充分展示了特色学校建设的特殊性,凸显了师生教与学的个性化,极大地促进了师生教与学的积极性,从而提高了学校的办学质量,校友中涌现出了一大批文学名家、新人。近年来,学校又研究开发了系列作文校本教材,开设相关课程,极大地促进了师生教与学的积极性。作文特色教学作为一项校园品牌,已经发展成为泉州一中众多特色中的拳头项目。

  通过深入推行“全面发展打基础,发展个性育人才”的素质教育模式,泉州一中的办学特色得以加强,办学内涵进一步深化,教育教学质量稳步提高。学校高考成绩突出,本一批、本二批上线比率连年攀升,保持了“面”上大丰收、升学高效率传统优势的同时,再次实现了“点”的突破:继2009年郭蔚臻同学勇夺泉州市高考文科“状元”,2010年龚玉婷同学又在北京大学面向福建省自主招生考试中获得文史类总分第一名的优异成绩,均被北京大学录取;2011年,谢莹莹等6人、郑艺颖等4人分获省高考文史、理工类数学单科“状元”;2012年,在刚刚结束不久的北京大学自主招生考试中,李毓同学又获得全省总分第二名的佳绩,获得了北京大学的保送录取资格。刚刚复办的初中部,亦在2010、2011年中考中取得突出成绩,为实现“把握机遇,打造品牌,证明自己”办好初中的目标开了好头。学科竞赛成绩年年实现新的突破:2008年,连亦旻、李晔晨同学在福建省赛区数学奥赛中获得一等奖;2009年赖树波同学获得福建省赛区信息学奥赛一等奖;2010年王冠同学在福建省赛区化学奥赛中获得一等奖,肖宇光、潘振忠、董晴谊三名同学获得全国数学联赛福建赛区一等奖;2011年肖丽娜同学获得福建省赛区化学奥赛一等奖,刘家昌、黄哲雄、陈伟诚同学获得全国第17届信息学奥赛省赛区一等奖;叶子豪、刘佩聪同学勇夺第9届福建省青少年机器人竞赛高中组金牌。学校每年均有300人次以上的同学在各级各类比赛中获奖。

  以梅筋石骨为文化积淀,泉州一中面向全体学生大力推进素质教育,打造全面与个性发展相结合的特色教育模式,创品牌、争第一,大胆改革、锐意创新,就像是校门口那两棵古榕,虽历经几百年沧桑,但依然奇绝挺拔,在教育的漫漫征程中承载着同学少年风华正茂的美好回忆,彰显着“梅石”和而不同、芳香端正的君子格调,延续着“梅石开,状元来”的千古曲调……



http://www.00-edu.com/jiaoyu/1/2012-3-27/964254.html十二生肖
十二星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