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魏海政)“我校为每个学生配发统一的作业夹,所有作业统一用A4纸印刷,以统一纸张、统一版式的活页作业,取代了原有的教辅用书和名目繁多的作业本,学生每天每科的作业不超过一张A4纸,平均作业时间不超过30分钟。”在日前召开的山东省教学研究工作会上,济南外国语学校校长苏旭勇介绍。据了解,该校探索建立学生作业均衡协调减负增效新机制,着力解决学生作业“类杂、量多、低效”的问题,取得了良好效果。
“作业量大是学生课业负担重的重要表现,而不同学科布置作业各自为政,相互间缺乏均衡机制,更加重了学生书包的物理重量和学生心理承受负荷。”苏旭勇认为,“这也是一批学困生‘被造就’的重要原因之一。”
从2009年秋季起,该校首先在初中部正式启动作业改革。“首先是从数量上减负,作业统一纸张、统一版式,语文、数学、外语学科每天限用一张A4纸,每科平均限时30分钟,控制学生作业总量。然后是增效,通过作业精选精编、强化作业管理流程、突出学生提问和纠错环节、对作业不达标学生跟踪指导等措施,提高作业管理效率”。
“以初二语文为例,在作业改革之前,学生作业就有大作文、周记、课堂笔记与总结、语文作业以及书海撷英拓展阅读等‘五大本’,现在全部精编精选在一张A4纸上。”初二语文备课组组长金丽君告诉记者,“这样有效整合了原来庞杂的作业内容,有的放矢,减少了机械重复,不仅提高了教师对每一个学生作业的关注度,学生也从‘五大本’中获得了解放,有了更多自由发展的空间。”
“但纸面上和时间上的限制只是一个方面,因为各科老师都希望学生能在自己的学科上多下功夫、多花时间,从而通过多布置作业的做法达到目的,久而久之形成了恶性循环。”金丽君说。
“解决这一棘手难题的关键,就是建立学校层面的各科作业均衡协调机制。”苏旭勇说:“具体而言,就是‘布置啥作业,老师先开会’,实行作业负担协调机制,在每周的固定时间,由教务主任召集主要学科备课组长举行碰头会,各科都提出下周每天的作业量计划,再进行统一的均衡协调,保证各科每天平均的作业时间不超过30分钟。”此外,教务处、学生会还定期举行作业量调查反馈,文印室每周汇总各学科作业印刷数量,作为作业量协调均衡的重要依据。学校还定期召开作业管理家校联席会,家校配合解决作业问题。
作业改革看似简单,但首先必须突破老师这一关。“刚开始改革时,我们心里也没底,一方面担心这么少的作业能不能行,另一方面也开始下功夫钻研教材、精选精编作业题,选题更加用心、更有针对性。但经过两个学期后,我们欣喜地发现,不仅学生作业效率提高了,老师们对教材的理解也更加深入了,有效推动了教师的专业成长。”初二语文教师刘燕感慨地说,“能有如此教学相长的效果,主要得益于均衡协调减负增效的机制。”
据了解,该校还定期召开未达标学生的“作业方法指导会”、“作业检查阶段性总结与反馈交流会”,不达标学生作业任课教师要每日面批,直至达标。在课程设置上将每节课时压缩为40分钟,腾出时间每周免费开设5课时的学业辅导选修课,给学困生“集体补短”,有效降低了学生的低分率,提高了优秀率。据统计,该校初中部自2009年9月开设学业辅导课以来,先后有2072人次参加辅导,进步学生为1741人次,进步率达到84.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