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男孩危机”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上海市黄浦区与华东师范大学日前签订合作协议,依托上海市第八中学在高中学段探索建立男子中学,应对当前教育领域普遍存在的“男孩危机”,解决学校“阴盛阳衰”、“男孩女性化”等问题。此举引起了社会对“拯救男孩”的再讨论。
■本报记者 余闯
记者追踪
建男校就能破解“男孩危机”?男子中学究竟有什么秘诀唤醒群体的阳刚之气?带着诸多疑问,记者进行了采访。
【学校探索】优化男生教育环境
4月5日上午,记者联系上了上海八中校长卢起升。“在尊重男生思维发展规律和身心发展特点的前提下,我们力图培养出具有‘浩然正气、乐学善思’特质的男生。实施策略是‘扬长补短’,让男生从女性‘包围’中‘突围’。”电话那头,卢起升开口便谈起探索建立男校的初衷。
“‘男孩危机’的产生一定程度上源于社会和家庭对男生期望过高。推进高中教育多样化,优化男生教育环境,是我们探索的主要目标。”卢起升说,学校的此项举措就是“画了一个圈”,先行一步探索科学培养男生的规律性问题。
男子中学在培养目标、课程设置等方面如何因材施教?卢起升认为,男生一般思维活跃,长于运动,动手操作和空间感知能力强,而专注力、协调性、计划性、语言表达能力等相对较弱。基于这样的能力差异,学校将对基础型课程、研究型课程和社团活动进行有针对性的调整和优化,弥补男生的学业弱势,促进全面发展。
“在性格养成方面,应注重培养男生的独立性和创造性,激活其潜能,发展其特长。通过扬长补短,激励男生对学习充满自信,对生活更具追求,从而更加健康地成长。”卢起升说。
据了解,在男子中学探索的第一阶段,上海八中已设立两个全男生实验班,共招收60名学生,设置男子拳术、中国象棋、男子电声乐团等充满“男人味”的课程,培养男生的敢于竞争、勇于担当、顽强拼搏和团队合作等特质,再根据实践效果和学生反馈进一步扩大规模。黄浦区政府和华东师范大学的专家团队将全程“监控”男子中学实践探索的进展情况。
【多方褒贬】尊重青少年成长规律
上海八中即将“变身”男校的消息,在社会上引起了广泛关注,大家对此褒贬不一。
“‘拯救男孩’尚在探索阶段,社会应给予支持,不要棒杀。”嘉兴学院平湖校区教育系教师毛作祥,用“无害曰美”概括了上海八中的改革,“同时也应考虑附加问题,比如性别隔离圈养可能会对男生的异性交往能力造成影响。”
河南省泌阳县铜山乡中心学校教师焦大峰认为,孩子成长是一个顺其自然的过程,受社会和家庭环境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男生女生都会遇到不同问题,学校不能为了消除青春期孩子早恋等现象,肆意改变他们的成长环境。
内蒙古包头市青山区北重六小教师贾雪梅,不支持将男生女生强制隔离教育的做法。“孩子们正处于青春期,身心的健康发育需要男女生之间正常的交往和沟通。否则,长期封闭式的管理更易引发群体心理问题,继而产生新的社会问题。”
“我不习惯那样的环境,想想都会觉得畏惧。单一性别环境对学生今后的社会交往能力养成肯定有影响,不利于身心成长。”珠海一中高二(16)班男生杨植景说。
也有不少家长担心,在单一性别校园环境中成长,会影响孩子与异性的交往能力。对此,卢起升解释说,青少年的成长环境除了校园,还包括家庭、社会和同伴环境,再加上如今学校间交往频繁,不会造成完全单一的性别环境。学校还将通过志愿者服务、社会实践等多种形式,增加学生与社会各类人群的接触交往机会,不让学校成为封闭的“男儿国”。
亲历者说
《中国少年报》原记者胡琦:
破解危机不能只靠男校
我的初中和高中都是在北京的男子中学上的。上世纪60年代初北京最好的中学都是男女分校的,比如四中、二中、五中、八中等男中,师大女附中、女一中、女二中等女中,学生文化分数高,体育成绩好,综合素质优秀,校风非常正,是社会公认的。上海办男校的尝试值得肯定。至于破解“男孩危机”,是一个综合性问题,不能只靠办男校来解决。
我夫人是女子中学毕业的,她们女中的毕业生给我的感觉是思辨能力强,个性十足,看问题能坚持自己的见解,不人云亦云。至于心理情感的发育,我觉得应因人而异。我们俩也没耽误谈恋爱,如今已经幸福相守31年了,挺好的。(本报记者 杨咏梅 采访整理)
专家点评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储朝晖:
谨慎实行男女生隔离教育
“男孩危机”的出现是社会、家庭和学校等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在当前的教育体制与考试制度下,尤其是中小学阶段,女生比男生更细心,自控力强,擅长记忆,更容易考出好成绩、进入好学校。而男生粗心好动,在学习和生活等规范方面不如女生,致使男生长期处于劣势,长处难以得到施展。
一直以来,促进中小学生身心健康成长,培养男生具备男子汉特质是学校和社会应有的责任,一定的改革探索应得到鼓励。值得警惕的是,如何在坚持因材施教原则的基础上,充分发掘所有学生的潜能,促进他们的共同成长才是急需解决的问题。专门创办男子中学,实行男女生隔离教育,政府应慎作决策,教育工作者更应周密调研和考虑其是否有违教育规律,谨防“按下葫芦浮起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