办教育最难的是教师队伍建设,贫困地区的教师队伍建设更是难上加难。陕西省商洛地区地处山区,师资基础薄弱,他们以“国培计划——中小学骨干教师远程培训”为契机,开辟了一条教师全员成长的新路。
■本报记者 杜悦
从西安到商洛,不足两小时的车程,却穿行了秦岭大大小小34个涵洞和隧道。商洛市位于鄂陕两省交界处,山地众多,下辖7个县区,80%的学校都在农村或者山区,其中还有一些地区是国家级贫困县,教师队伍基础薄弱。
车窗外面,早春的绿意随着蜿蜒起伏的山路时浓时淡,报春花、炊烟和房舍在不远处时隐时现,引人遐想:重峦叠嶂的山那边是什么样子。我更加好奇的是,这样的山区如何能够在较短的时间内通过校本研修,将师资水平提升一大步?
问题之中寻出路
“教师都是一个萝卜一个坑,脱产培训很难,怎样解决普及化、全覆盖呢?这个问题一直让我们很纠结。”
采访中,陕西省教育厅副厅长张雄强反复说,办教育最难的是教师队伍建设,贫困地区的教师队伍建设更是难上加难。陕西省基础教育教师约40万人,其中骨干教师仅占2.5%,这是一个平均数,其中较为偏远贫困的地区,骨干教师比例更低,很难跟得上时代迅猛发展的步伐。
教师集中培训,受时间、场地、资金诸多限制,覆盖面20%都难达到,供需矛盾十分突出。张雄强接着介绍说:“经过几年的调研、思考,我们发现校本研修是教师队伍建设的一个重要抓手,已经成为陕西教育的战略基点。要在十二五期间完成360学时的教师全员培训任务主要还要靠校本研修,这是以学校为基本单位、以岗位为载体、以学校问题为中心,对教师进行全员研修的一个长期发展战略……商洛的校本研修与教师远程培训的有机结合是一个成功的范例。”
商洛市教育局张斌科长向记者介绍说,2011年,商洛市承担了中国教师研修网开展的中小学教师校本研修骨干教师远程培训项目,项目从9月份开始至12月底结束。商州、丹凤、商南、镇安、柞水5个县区参与了项目实施,涵盖初中、小学两个学段,语文、数学、英语3个学科,参加培训的教师达2500人,组建虚拟班级31个。据统计,培训期间学员完成作业数13516个,沙龙话题13198个,留言数76277个,资源数5286个,学员参训率、学习率、合格率均达100%。目前这种阶段式的培训虽然已经告一段落了,但校本研修与远程培训却远远没有结束。
记者在商洛市一些学校调研采访中,耳闻目睹了校本研修与网络培训混合式学习模式给贫困地区教师队伍带来的巨大变化。
为什么必须推开这扇门
网络培训目前已成为商洛校本研修的最有效的手段之一,破解了教师培训无优质资源、无专业引领的难题。
商洛市刘湾中学语文教师王山青形象地说,通过网络培训进行校本研修,就像推开一扇门,迎来一片天!
商洛教育局的相关人员介绍说,的确是因为门外风景独好,才让他们不惜花大力气推广这种模式。在实施过程中他们发现,混合式学习方式更具有灵活性和针对性。在培训中,一线教师根据自己情况,安排学习时间,在研修网学科专家的引领下,学习网络课程、在线交流研讨,有问题请相关专家答疑解惑。同时,他们以“基于教师成长需求、基于问题、基于课堂”的研修方式,将研修网学科专家、市县教研员、校内骨干教师的作用相结合,进行协作引领,大大增强了培训的实际效果。
更具体地说,在日常的校本研修与网络研修相结合的混合式学习过程中,教师作为学员,要在校本研修过程中,同步将自己的教案、听课笔记、查阅文献、教研活动记录、反思札记、专题论坛发言等及时上传到中国教师研修网的电子个人工作室,导师则通过网络学科协作组将优秀作业、教学资源随时推荐给大家分享,并以专题论坛方式,围绕如何表述教学目标,如何“以学定教、先学后教”写教案,如何观课议课,如何发现教学中的关键事件等核心问题展开专题讨论,让大家各抒己见。还可以在此基础上评选优秀视频课例,进行展示和交流。辅导教师据此进行考核和评优,等等。
这种方式有效破解了基层教师培训缺乏优质资源的难题。目前,商洛还没有专门的教师培训机构,优质培训资源和优秀教师数量短缺。从2010年起开始的国培计划可谓雪中送炭,但是贫困地区教师队伍建设不可能一蹴而就、一步到位。教师观念的更新、教法学法的改进,教师行为的改变都不可能仅靠短期的集中培训来解决,更重要的是要依托网络支持下的校本研修来实现。在此情况下,专业的网络平台就成为教师专业成长的最佳“伴侣”。网上有丰富的可供选择的课程资源,有互动交流的学科协作组、QQ群和网络论坛,有了问题可以随时随地上网查询,也可以与当地和外地的同行交流,还可以诉说自己的实践智慧与人生感慨……
混合式学习的校本研修方式也破解了校本研修缺乏专业引领的难题。商洛地区以往的校本教研主要是针对教师教学实践中教材、教法问题进行研究探讨,通过自主反思、同伴交流寻求解决。但由于校点分散,农村教师专业素养普遍较低,有的学校一个学科只有一至两名专任教师,很多教师都兼任几科的教学工作,想搞校本研修,没有专业引领,不知道如何下手。而县区教研员势单力薄,要对全体教师进行深入指导难度太大,要进行深层的专业引领更显得力不从心。把校本研修与网络研修的优势相结合,进行混合式学习,依托网络优质课程和专家资源,对基层学校的校本研修提供专业支持,创新了培训载体,丰富了培训内容,拓展了培训领域,提高了校本研修的层次。同时各学校教师校本研修中的问题和经验,心得和成果又可以通过网络平台及时与专家对话,与同行交流分享,真正实现了“培训、教研、实践的有效对接”。
混合式的研修方式还使教师职业倦怠问题得以改观。教师在积极参与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通过互教互学,成果展示,彼此赞赏,体现了人生的价值,获得了心理的愉悦,专业发展的动力开始提升,形成了民主、平等、合作、共享的研修文化。
课堂上的“茉莉花香”
很多教师通过校本研修解决了教学中的困惑,也找到了自己的教学风格,课堂面貌与教学效果大为改观。
在座谈会上,商洛市小学语文教师王玲说,刚上网时,兴奋、困惑、焦虑一起涌来!“有人在说素质教育,有人在说创新教育,甚至还有人在说还是传统教育好……搞得我应接不暇,看窦桂梅老师的课,课堂上激情四射,魅力尽显,我很兴奋,想模仿,模仿中觉得自己像疯子;看到孙双金老师的课,我觉得幽默,让我捧腹大笑,我又想模仿,模仿中发现自己很做作,怎么办呢?”结合校本研修,王玲化解了心中的困惑:要转变过去那种以灌输为主的方式,针对学生的特点与学习需要,改革教学方式。
《爱如茉莉》是苏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的一篇优美的叙事散文,这篇文章通过生病的妈妈住院过程中与爸爸相互关爱体谅的一些小事,用朴实的语言展示了父母之间看似平淡却散发着人性关爱的真情。王玲以这篇课文为突破口,引导学生回想自己身边的生活,然后写出来……由于贴近生活,学生读写兴趣提高了。王玲还结合名师的教学视频与自己的教学特点,逐渐摸索出适合小学高年级段的“晨读—课堂朗读与教学—课后小采访(与学生交流)—课外阅读延伸指导—写作”的教学方法,课堂效率大大提高。以前上课两天讲一篇课文,现在一天就能讲完。第二天语文课堂就引导学生课外阅读。比如,涉及亲情方面的文章,学生就先后读过《爸爸的算术》、《跟陌生人说话》、《您冷吗,祖母》、《失去的滋味》、《湿湿的想念》等多篇文章。文章读得越多,课上得就越顺。王玲也逐渐找到了适合自己的语文教学风格与方向。
英语教学中记单词是一些学生的难点。商洛沙河子一中英语老师冀晓敏看了一些视频公开课之后受到启发,决定试着用教具和实物、图片和多媒体来教学单词,以调动学生们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于是,她在教square(广场、正方形)这个单词时,故意举起了粉笔盒的盖子,简单一个动作,给学生印象深刻,与以往单纯领读和板书的效果大不一样……
数学课上一些概念比较枯燥,一些学生在课堂上经常走神,这是沙河子一中数学教师李韩英一直非常头痛的事。在教“轴对称图形”时,一般先要直接说出轴对称图形的概念和性质,学生常常既没有兴趣,也难以理解和记忆。李韩英在QQ群中把自己的想法与同行进行了交流,有的老师告诉她可以用“京剧脸谱”,有的说可以引入蜻蜓、蝴蝶等生物标本,有的建议运用多媒体课件,但是农村中学条件差,很多东西一时难以找到。于是她自己制作了圆柱形的教具……商洛小学的数学综合实践课脱颖而出,已入选中国教育电视台的国培课例展播。
中国教师研修网培训总监周卫研究员在国培总结时说,这些老师的实践生动显示了校本研修的三要素:实践反思、伙伴互助、专业引领。他们以当前课改中的现实问题为中心,以学科教研组为基础,以学科课例为载体,这种有针对性的校本研修方式,效果很好。商洛的校本研修倡导采用行动教育的方式,让学员亲历课堂教学改进的全过程:在网上学习专家报告观摩典型课例——根据现实问题提出研修主题——选择相关课例——个人独立备课——查阅相关文献集体备课——上课观课——评议反思连环改进——归纳小结。要通过校本研修示范学校的建设,完善校本研修的基本制度,使这种以课例为载体的主题研修常态化,长效化,可跟踪、可记录、可考核、可监测。这样才能确保每个教师的教学水平在研修中得到提高。
那些还在延续的故事
网上培训,没有电脑怎么办?在努力克服各种实际困难进行校本研修的过程中,发生过很多感人的小故事。
商洛小学数学教师杨鹏莉的家中,每周六日都会来一个客人,她一进来就在电脑前面坐下……这位亲戚家住较为偏远的山区,学校和家中都没有电脑,每周她都风雨不误,换两次车,专程赶很远的路……因而她一直在杨鹏莉家用电脑上远程培训课程。
张村中学英语教师吴雅丽家里也没有电脑,现在每天她都提早来到学校。她说,来晚了电脑就抢不上了。类似的故事有很多,一位平时身体不太好的中年女教师,原来习惯早睡,现在每天深夜都坐在家中的电脑前,家人说她好像打了“吗啡”,怎么这么精神,简直像是换了一个人!
上述状况的出现可以说既是自觉,也可以说是“无奈”。一方面这是由于大环境下,教师职业压力与提高自身专业素养的迫切需要;另一方面也是由于国培的课程设置有固定的学时与具体的要求。目前看来这种“分段指导、全程监控”的远程培训方式,有力保证了教师网上学习的时间与质量,看似有些严苛,但是有效避免了经常出现的教师培训中的走过场现象。周卫研究员介绍说,具体而言,也就是要在培训过程中的每个阶段:准备阶段、开班阶段、学思阶段、知行阶段、总结评优阶段,明确要求,步步到位。研修网项目组针对不同阶段的特点和难点问题,与商洛市项目办密切合作,进行分段指导,全程监控,有序推进。
同时,陕西省教育厅在建立校本研修的组织保障方面也花了很大的力气。为了加强教师培训的管理,省厅设有3个项目办:国培项目办、省培项目办,还有一个校本研修项目办,成立了专门的专家指导委员会,划拨了专项经费,建立了“3+1”的责任体系,就是省、地、县教育行政部门,再加上校长。意在构建教研、师训、电教三位一体的管理体制。张雄强副厅长和师范处领导强调说,我们的推进策略是行政强力推动、采取典型示范引路、区域推进的策略,着眼于教师的专业成长,把自发的、零碎的活动变成一个系统的工作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