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零教育信息网 首页 > 教师 > 语文 >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案课件 > 正文 返回 打印

《小蝌蚪找妈妈》教学设计案例小学语文-人教版小学语文课本-

互联网  2020-02-17 00:00:00  互联网

教材分析:

 

1.《小蝌蚪找妈妈》是人教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下册中的第34课,本课以童话的形式,通过小蝌蚪找妈妈的故事,引导学生了解小蝌蚪变成小青蛙过程中,身体发生了许多有趣的变化。通过课文当中小蝌蚪和其他动物的对话,引导学生学会互相帮助。

 

2.本课的学习内容包括有效地识记生字、流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进行相关内容的扩展阅读及说话训练。

 

学生分析:

 

依据教师平日的教学及对学生的观察了解,总结出学生具有如下的学习特征:

 

1. 在6─7岁的年龄段中,孩子能较好的接受直观、形象以及贴近于他们生活实际的知识。

 

2. 在学习中,学生对创新识字、自主阅读、表演、想象,说话拓展等语文学习活动较感兴趣。

 

设计思路:

 

以学生的主体活动为中心,巧妙设计情境,注重双向互动,在“找中说”,“说中创”,“演中悟”,“悟中编”。

 

以学生喜欢的童话形式为主线,以小蝌蚪的“寻人启事”为载体,以“帮助小蝌蚪找妈”的爱心活动组织课堂教学。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8个生字和由这些生字组成的词语及由熟字组成的新词。

 

2.使学生了解青蛙在生长过程中形体上的几次变化,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3.分角色朗读课文。

 

4.体验语言文字的生动形象和准确性,培养语感。

 

5.树立环保意识,教育学生要保护有益的动物。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课题

 

1.师(神秘地):小朋友们,老师这里有一张寻人启事, 你们想看看吗?

 

2. 师(出示课件:寻人启事,小蝌蚪摆着尾巴,配音)

 

寻人启事

 

我是小蝌蚪,当我看到别的小动物们快乐地和自己的妈妈一起玩耍时,我多羡慕呀!可我不知道我的妈妈是谁?它在哪?聪明的小朋友,请你们帮我找找妈妈吧!

 

                                                 小蝌蚪

 

                                             2008316

 

1)(拟人化的寻人启事,激起孩子们的兴趣,唤醒孩子们的责任心。这种导入形式让人耳目一新。这是第一次出示寻人启事。(2)课件以丰富的画面,文字,声音,让学生入情入境快。)

 

师: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小蝌蚪找妈妈》。(板书:小蝌蚪找妈妈)

 

师:(着急地):找不到妈妈,小蝌蚪多着急呀!妈妈长得什么样呢?听完下面的介绍,你能告诉小蝌蚪吗?

 

(学生看动画,听课文配乐录音。)

 

二、播放课件,引入课文

 

(播放课件,显示课文内容)。

 

师:这是谁呀?(课件出示小蝌蚪图片)

 

生:小蝌蚪。

 

师:谁能用自己的话说说小蝌蚪是什么样子的?

 

生:小蝌蚪大大的脑袋,黑黑的,长着长尾巴。

 

师:课文里是怎么描写的呢?

 

生:小蝌蚪是大脑袋,黑灰色的身子,甩着长长的尾巴。

 

师:小蝌蚪正在做什么呢?

 

生:快活地游来游去。

 

师:快活是什么意思?

 

生:自由自在,无忧无虑。

 

师:对!小蝌蚪在池塘里快活地游来游去,我们也来快活地读读书,请齐读第一段。

 

生:()

 

三、设计活动,学习新课

 

师:我们要帮小蝌蚪找妈妈,可是它妈妈长的是什么样呢?寻人启事里没告诉我们,怎么办呢?让我们再来读一读课文的第二自然段。  (学生轻声读文)

 

师:请找出描写妈妈样子的句子,划上横线。

 

(出示:你们的妈妈四条腿,宽嘴巴。)

 

师:是谁告诉小蝌蚪的呢?

 

生:是鲤鱼妈妈告诉小蝌蚪的。

 

师:鲤鱼妈妈在做什么?(和学生表演,指导读对话,理解“迎上去”)  

 

师:小朋友,别忘了小蝌蚪还在耐心地等着我们呢!让我们再来看看它发出的寻人启事。出示课件):

 

寻人启事

 

我是小蝌蚪,当我看到别的小动物们快乐地和自己的妈妈一起玩耍时,我多羡慕呀!可我不知道我的妈妈是谁?它在哪?鲤鱼阿姨告诉我:我的妈妈长着(            )。聪明的小朋友,请你们帮我找找妈妈吧!

 

长出两条后腿的小蝌蚪

 

                                  2008316

 

(始终以寻人启事为主线开展活动,这是第二次出示寻人启事。落款“长出两条后腿的小蝌蚪”引起学生注意。)

 

师:你们注意看看,现在是谁在找妈妈?

 

生:长出两条后腿的小蝌蚪。

 

师:原来小蝌蚪在慢慢长大,身体也在发生变化呢。

 

师: 小蝌蚪的妈妈长着----四条腿,宽嘴巴。那我们快去找吧!

 

师:(电脑出示第二幅图)小蝌蚪听了鲤鱼妈妈的话,继续游啊游,过了几天,小蝌蚪又发生了什么变化?

 

生:又长出了两条前腿。

 

师:为什么说是长出两条前腿。

 

生:它已经长出两条后腿,后来长出两条前腿,所以说长出两条腿。

 

师:(师贴长前腿的画于黑板上):你真会学习。我们一起来看图,(电脑出示第三幅图)老师再请你们自己学习下面的课文,思考一下这回它们向谁打听妈妈,怎么打听的。读懂课文再请你自己表演表演,注意,一定要仔细地读。

 

生:(自学)

 

师:我看,有好多小朋友已经在表演了,老师念,你们表演,边读边演,行吗? (生演)

 

(借助动作强化记忆,形式活泼,边“演”边记,学生喜欢,“演”中有悟。)

 

师:为什么课文用了追上去这样一个词?

 

生:从图上看,小蝌蚪和乌龟的游动方向相同,表现出小蝌蚪知道妈妈的特征后急于找到妈妈的心情。

 

师:让我们带着急于找到妈妈的心情再来读读这一段。

 

师:我们帮小蝌蚪找到妈妈了吗?我们找到了也长着四条腿,宽嘴巴的----乌龟。

 

师:看来寻人启事写得不太明白,那怎么办?

 

生:我们来改改寻人启事吧!

 

师:那我们还是先读一读书,看看书中有没有把小蝌蚪的妈妈的样子告诉我们,好吗?(生自由读文)

 

(用改寻人启事的方法激发学生读书的兴趣,也锻炼学生综合表达的能力。)

 

学生找到第四段:披着碧绿的衣裳,露着雪白的肚皮,鼓着一对大眼睛。

 

师:来看这两句话(出示)

 

披着绿衣裳,露着白肚皮,鼓着一对眼睛。

 

披着碧绿的衣裳,露着雪白的肚皮,鼓着一对大眼睛。

 

师:这两句话有什么不一样?你喜欢哪一句话?

 

生:第二句。

 

师:老师就喜欢第一句,你们能说服我吗?

 

生:……

 

(语感训练十分重要。比较、鉴赏是有效的途径。老师问:你们能说服我吗?学生兴趣盎然。)

 

师:为了让小蝌蚪马上找到妈妈,你们能再帮它把寻人启事补充完整吗?

 

生:能!

 

(出示课件)

 

寻人启事

 

我是小蝌蚪,当我看到别的小动物们快乐地和自己的妈妈一起玩耍时,我多羡慕呀!可我不知道我的妈妈是谁?它在哪?通过鲤鱼阿姨和乌龟阿姨的帮助,我知道:我的妈妈(            )。聪明的小朋友,请你们帮我找找妈妈吧!

 

长出(          )的小蝌蚪

 

                                    2008316

 

(这是第三次出示寻人启事,与前面设计相贯通,将寻找“小蝌蚪的妈妈”爱心活动推向高潮,学生在交流中,明白语言表达的准确性是多么重要。另外课件句子的出示,给学生补充寻人启事以“拐杖”。)

 

四、总结课文,深入引导

 

师:其实,蝌蚪妈妈就是谁啊?

 

生:青蛙。

 

师:小蝌蚪像我们同学一样聪明,认定了青蛙就是自己的妈妈,小蝌蚪在找妈妈的过程中又会发生什么变化呢?请同学们看图(出示课件),仔细观察,看看小蝌蚪找到妈妈没有?

 

师:小蝌蚪又会发生什么变化呢,谁来说一说?

 

生:小蝌蚪尾巴变短了。

 

师:贴出小蝌蚪尾巴变短的图片

 

师:小蝌蚪历尽千辛万苦终于找到了自己的妈妈,该多高兴啊!你们想,小蝌蚪会对青蛙妈妈说些什么?谁能说一句话,后面用感叹号,把小蝌蚪找到妈妈的喜悦心情表达出来?

 

生:(例句:妈妈,我们好不容易找到你啊!

 

妈妈,原来你在这儿啊!

 

妈妈,我们终于找到你了!

 

妈妈,原来你就是捉害虫的大王啊!)

 

师:(扮青蛙妈妈,笑着说)是啊,孩子,我们一起去捉害虫吧!

 

师:小蝌蚪和妈妈见面了,大家都非常高兴,它们的话该怎么读呢?请一个小朋友读小蝌蚪的话,一个朋友读妈妈的话。

 

生:分角色朗读。

 

师:青蛙的样子,我们在帮助小蝌蚪找妈妈的过程中已经知道了,那课文上又是怎么描写的呢?

 

生:荷叶上蹲着一只大青蛙,披着碧绿的衣裳露着雪白的肚皮,鼓着一对大眼睛。

 

(找出文中描写青蛙的句子,重视语文的工具性。不能抛开课本学语文。)

 

师:(师贴出青蛙的图片)你们对青蛙有哪些了解呢?

 

生:一只青蛙一年能捉一万五千多条害虫,是庄稼的好朋友,我们小朋友要好好保护青蛙。

 

生:青蛙的叫声很好听。

 

师:青蛙是个歌唱家。

 

生:青蛙走路是蹦蹦跳跳的,它还是游泳能手。

 

师:你观察得真仔细。

 

生:老师,我知道蛙泳就是青蛙发明的。

 

师(微笑地):是吗?

 

另一生:不对,是我们学习青蛙游泳时的动作来游泳。

 

(此处的拓展,能激发学生关注自然的兴趣。)

 

师:这节课,我看出小朋友们都很喜欢小蝌蚪,想不想当一回小蝌蚪呢?

 

生:想!

 

师:我是《动物报》的小记者,想采访你们,让更多的孩子了解你们,保护你们。你们愿意接受我的采访吗?

 

1.你们是谁的孩子?

 

2.你们是怎么找到妈妈的?找妈妈时遇到困难了吗?

 

3.你们是怎么变成青蛙的?

 

4.你们变成青蛙后,能给人类带来帮助吗?

 

师:谢谢你们接受我的采访。

 

老师这里有一道题,认真听讲的同学才会做。

 

师:(出示课件)

 

小蝌蚪先长出两条(后腿),过了几天,长出两条(前腿),再过几天,(尾巴)变短了,渐渐地,(尾巴)不见了,小蝌蚪长成了(青蛙)。

 

(这段设计活动性强,在轻松愉快的氛围里,学生不知不觉地复习了全文,并进行保护青蛙和蝌蚪的教育。)

 

五、识字、写字教学

 

1.借助图画读课文,自学不认识的字。

 

2.学生在文中圈出生字及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小组互助学习,交流自己认识了什么字,读懂了什么。

 

4.指导初读课文,检查生字学习情况。

 

5.指导写字。

 

反思:

 

《小蝌蚪找妈妈》是一篇传统课文,因其内容生动、有趣而深受低年级学生的喜爱。在课堂中我力求激发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改变学生上课被动和机械训练的弊端。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以”寻人启事”为载体 ,组织教学
  1. 寻人启事导入,激发学生兴趣

 

兴趣是一个人对某件事所表现出来的喜爱的情绪。课堂中,学生对课文的兴趣有无,直接影响着课的质量。上课伊始,老师神秘地告诉学生,刚才在校门口看到了一张寻人启事,想看看吗?在同学们诧异声中,教师用课件出示《寻人启事》。

 

   2.整个教学过程,始终贯穿寻人启事”,使学生始终保持浓厚的学习兴趣.而且,每次寻人启事的出现,都能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使学生体会到语言的准确性在生活中,表达中非常重要。

 

   3.蝌蚪的身体变化过程也巧妙地通过寻人启事的落款人的变化,体现出来,以引起学生注意,留下深刻印象。

 

二、读、说、贴学文,丰富语言的积累
  1.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

 

学生、文本之间要形成对话和交流的关系,朗读起到了桥梁的作用。俗话说:“读书百遍,其义自见”。道出了读的重要性。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理解、体会、揣摩。我在教学中给学生充分的时间读书,亲自参与理解语言文字的实践活动。根据一年级学生活泼好动、表现欲强的特点,我在本课教学中采用自由读、齐读、分角色读这三种朗读方法,让学生从读中理解“迎”“追”等词语的意思,让学生联系实际生活去朗读,读后同学评价再加上老师的指导,反复练读。从读中悟出词意、句意,学生才能淋漓尽致地进行角色表演,使学生在自主、合作、轻松的氛围中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2.说──以读促说,说中理解。

 

1)说顺序。要求学生用上先、再、接着、最后,说小蝌蚪的生长过程。通过学生的说来完成填空题。

 

2)说内容。在学生知道青蛙的样子以后,要求他们在寻人启事中加入青蛙的特征。把学到的内容及时与实际应用相结合。

 

(3)师生小记者活动的巧妙设计,让学生不知不觉中复习巩固了课文的内容。

 

3.贴──据文贴画,贴中取乐。
  教师准备好五幅画,分别为小蝌蚪、长了两条前腿的蝌蚪、长了前腿和后腿的蝌蚪、尾巴变短的青蛙、小青蛙。通过学生看图引导学生说出小蝌蚪的变化过程,教师相机贴出对应的图片。这样学生掌握小蝌蚪变成青蛙的过程时就会轻松自如,毫不吃力。

 

 



http://www.00-edu.com/jaoan/yuwen/1/2020-02-17/15777.html十二生肖
十二星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