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时喜欢读古诗,对古诗教学也有一份特别的喜欢。可对二年级的孩子学古诗,要达到一个什么标准,还真不好把握。按照要求,学生会读会背,学好生字,能基本理解意思就行了。但就这样教,实在是有点不甘心。怎么着,也得上得稍有点“厚度”,不能太单薄了。
上课伊始,我让学生来一个背古诗比赛。一是为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二是给学生一个导向,鼓励他们平时多积累古诗。虽然才二年级,学生能背的古诗还真不少。可惜的是,学生背古诗时,都背得没有味道,只是把它念出来而已。
接下来,理解诗题“夜宿山寺”,借着机会,渗透学习古诗的方法:先理解单个的字词,再把意思连起来。为了引起学生的注意,我把这称为学习古诗的“秘诀”。在理解整首诗的意思的时候,我就要求学生运用这个“秘诀”,试着去理解其中一句。这首诗比较容易懂,除了几个学生对“危楼”的“危”理解出现问题,其余的都没有什么障碍。在讲到“高百尺”的时候,我趁机告诉学生李白其他的诗中也有这样的写法,如“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等。让我高兴的是,我一提起来,学生都能背出来。
理解了诗意后,我告诉学生,中国的古诗的一个特点是,诗中有画。那么,读了这首诗,如果要你把它画下来,你会怎么画呢?一个学生说,我会画一个高高的寺庙,一个人站在最高层,旁边还要画上些白云。说得太好了!我备课时一直在考虑怎么引导学生去体会楼的“高”,这机会不就来了吗?我赶快接下去追问:“你为什么要画白云呢?”学生答:“楼高到云中间去了。”我自然地引导学生背第一册学过的一首童谣《电视塔》:铁塔高,铁塔尖,高高铁塔入云天……这是我在备课时就想到了的,联系学生以前的知识,让学生体会“高入云端”,为深入体会后面的“天上人”作铺垫。这儿,本来还可以让学生联系自身实际的体验谈谈登高楼的感受。备课时想到了,但上课时却没用上。担心学生谈不出什么名堂。不过也应该试试的。
这时,还有学生说,还要画树和草。为什么呢?因为有山。对,寺因为建在高山上才更高,才更接近“天上”啊。我在诗题中的“山”字上画了一个圈。马上有学生说,还要画星星。诗题中还提到了“夜”,诗中也说到了“星辰”。
学生说得差不多了,我说:老师这儿也有一幅画呢,想看看吗?这是一个flash课件,还是我2001年在浏阳学习时带回来存在电脑中的,想不到今天居然起作用了。这幅画对帮助体会诗的意境颇有作用。画面是深色调的,黑嘘嘘的山,山顶寺中,一点灯火,周围是闪闪的星星。这种“静”的感觉,符合诗中“夜”的特点。比教材中的插图好多了。教材中的插图简直就是大白天嘛,很难有“不敢高声语”的体会。
对照课件,我采用引读的形式。
师:看这楼,多高啊?
生:危楼高百尺。
师:甚至高到什么程度?
生:手可摘星辰。
师:这个时候,站在这样的楼上,诗人有什么感受?
生:不敢高声语。
师:为什么?
生:恐惊天上人。
我喜欢这样的形式,简单但效果好。既保持了诗的整体性,又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了诗。最怕把一首好诗搞得零零碎碎的了。
诗的内部是有联系的,前面一句“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写楼高是无疑的,后面一句“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同样也突出了楼高。但后者学生难以认识到。所以我问:为什么诗人“恐惊天上人”而不担心“惊”地上的人呢?
我的目的当然是为了引导学生理解,在诗人的感觉中,此地离天上比地上更近,说明楼真高呀。但这时出现了一个小插曲。一个学生说:“惊动了天上的人,天上的神仙就会给他很大的惩罚,所以不敢惊动。”真是出乎我的意料之外,想到哪里去了?难道在学生心中,谁更厉害,就不去惹谁?诗人的不“高声语”,难道是怕天上人的惩罚?也许这个孩子是一个特例吧,于是笑笑放过了:嗯,你是这样想的。再请一个举手的孩子说,说的居然还是大同小异!才发现自己错了,赶快引导。现在,我反思当时的情景,估计学生是被诗中“不敢”二字误导了,把它等同于现在的意义,不知那个“不敢”其实是“不愿意”的意思。可惜,我在备课时没考虑到这点,上课时也没想到这点!真是不可原谅!
最后,让学生表演读或背。一个男孩子上台来表演得很好。只是下课铃响,时间不够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