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道“审美疲劳”这个词,最初是在电影《手机》上。当时没太在意,也没往深处想,只知道人们用它来形容对人或者事因长时间接触而产生的一种漠视和厌倦感。直到有一天当我自己认真观察周围的教育、教学现象,有所感触有所思考了,我才明白在生活中的审美疲劳比比皆是,而教育教学中,同样存在着着不容忽视的审美疲劳。
常常会发现:刚接班的半学期,学生个个看起来都那么可爱,他们也愿意围着老师问这问那,课堂上更是争相展示,毫不示弱,可过段时间后学生课堂上精力不集中多了,举手发言的人屈指可数,学生一上课就“静若处子”,下课便“动如脱兔”;平时上课也不咸不淡的,一听说有公开课班里就像开了锅,兴奋异常;更奇怪的是,原来的语文老师常常感叹他们班的学生是如何如何的“木讷”,启而不发,但偶尔有老师去代课,对学生的评价却是大相径庭。我就在想:这些现象是不是人们常说的“审美疲劳”呢?
上个星期,由于一年级的陈老师生病了,让我代课。我一进教室后,学生就欢呼雀跃,毕竟他们的兴奋代表着我这个老师是受欢迎的。也许正是因为他们的欢迎,让我心头一动,为什么我不能给他们上一堂别出心裁的语文课呢?
我酝酿了一下,准备和孩子们一起学习《毽子变乖了》,虽然教材内容不熟悉,但是却上得神采飞扬。
开始,我在黑板上板书“毽子”,请同学说说,“谁认识我们今天的新伙伴呢?”学生是争着大声地回答的,随即我又像魔术师一样从讲台桌里拿出一个毽子,学生都睁大了眼睛,发出“哇塞”的赞叹声。目的达到了,这是快乐学习的开始。接着我让他们听听老师的朗读,再找找“你是从哪些句子知道毽子在老师的脚上是很乖的?”“让它高,它就高,让它低,它就低,让它……”引导学生边比划动作边放声读,他们对这样的做法感到很新鲜,自然就声情并茂。课上到这,我忽然想起小孩子最希望别人表扬的就是“乖孩子”,于是就把毽子比喻成孩子,不懂事的时候总是不听话,妈妈要他往东它就偏往西,慢慢地,妈妈经常跟他在一起玩,给他讲道理,小孩子就变得越来越听话,越来越乖了。这样形象的比喻似乎非常接近孩子们的想法,他们很容易接受,马上有了体验:“老师,以前我的字写得特别差,后来我反复练习,字也变得漂亮了,而且还在学校的书法比赛中获得一等奖呢!”“寒假时,老师布置我们背唐诗,开始背得很慢,我都不想背了,后来妈妈告诉我要坚持,我读了很多遍,最后全会背了,我特别开心。”
40分钟,所有人都觉得太短了。课后,他们回味于这样的语文课,希望我还来代他们的语文课。我知道这是源于他们的快乐与轻松。但细细想一下,发现其中也有着一定的奥秘:
因为这堂课改变了学生的审美疲劳,不是吗?我用表演的形式来教他们朗读课文,孩子的新鲜感自然而生。我是教高年级语文的,今天却冷不丁地跑到低年级为他们上课,不能不引起他们的注意。他们饶有兴趣地看着我如何教他们学课文,却原来变成了边表演边朗读课文,听老师关于毽子的比喻,还可以和老师、同学面对面地交流自己生活中的小事,怎能不让学生轻松愉快?
其实,孩子和我们一样,看多了一件事,看多了一个人,自然会产生审美疲劳。而我们如果改变了这种局面,就会引起孩子心中的波澜。一堂读读议议的语文课改成了课本剧表演,孩子兴奋,因为没有了回答问题;一堂本该冥思苦想的作文课变成了活动课,孩子兴奋,因为不必咬笔头了;一次热热闹闹的小报评选改成了当场送上小红花的形式,孩子兴奋,因为评价成了有形的东西……这样的例子举不胜举。一个顽劣的孩子,在老师眼里是不可救药了,可是换了一个老师,他却改变了,因为他听惯了那样的说教,看惯了那样的眼神,习惯了自己的地位,他疲劳了,心中没有一丝涟漪了。
也许审美疲劳并不是因为事物不美,而是我们展示美的方法、角度单一、不生动,当然在审的人眼里便不美了。面对孩子的审美疲劳,我们能做些什么呢?
改变自己一成不变的教学风格,(单调的教学方法学生难免产生如食鸡肋的疲劳感。)会让更多的孩子从你身上获得汲取知识的快乐;
改变自己脸部肌肉的位置,即使是微笑也让它变得多样化;
改变自己近乎僵硬的教学语言,(教师语言直接影响着课堂气氛。)幽默、诙谐、充满童趣的语言更能博得学生的喜爱;
……
让我们能像魔术师那样,在不经意间给孩子一个惊喜,让他们每天都能收获不同的幸福,让我们的校园变成他们最向往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