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零教育信息网 首页 > 教师 > 语文 >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案课件 > 正文 返回 打印

别有一番诗趣在其中

[db:作者]  2022-02-15 00:00:00  零零社区


  [情景说明]
   《所见》是人教版实验教材第二册第四组“快乐的夏天”中的一首古诗,这首诗非常的富有情趣:
   野外的林阴小道上,小牧童骑在黄牛背上缓缓而来。也不知是什么开心事儿,他一路行一路唱,唱得好脆好响,整个树木全给他惊动了。忽然,歌声停下来,小牧童脊背挺直,嘴巴紧闭,两眼凝望着高高的树梢,而那不知祸的小东西仍在自鸣得意地“知了……”个不停!

  [教学过程]                          〖你正在浏览《》提供的文章〗

  第一版块:创设情境,初读古诗。
  师:在夏天的时候,小朋友都喜欢玩些什么呀?
  教师倾听学生的谈话,了解学生的想法,在此基础上引出古诗《所见》。
  师:夏天的农村有许多有趣的事儿,可以捉螃蟹呀,采莲蓬呀!古时候有个大诗人叫袁枚,他特别喜欢农村的生活,有一天呀,他来到一片树林边,眼前的情景把他给深深地吸引住了。于是呀,他把看到的这些写成了一首诗,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所见》。(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师:袁枚到底看到了些什么?轻轻打开我们的课本,听老师读这首诗。(学生听教师范读古诗。)
  师:听出来了吗?袁枚看见了些什么?
  生:他看见了一个小牧童。
  生:他还看见了树上有一只蝉。
  生:他看见了一片小树林,小牧童骑着黄牛在小树林里唱歌。
  师:原来他看到了一个可爱的小牧童。多有意思的一首诗呀!现在,我们自己读读这首诗,边读边用自己喜欢的符号把不认识的字画下来,好好地读一读。
  学生自由朗读古诗后,教师了解学习情况。了解字词的认读情况,采用的方法是“苹果”字卡认读,读好了,就表示果子成熟了,可以贴大黑板上的大树上。在认读的过程中,教师通过三言两语的引导帮助学生强化认识:
  所:(引导:你在生活中见过这个字吗?)
  闭:(引导:闭上我们的小眼睛。)
  立:(引导:立正的立就是这个立。)
  蝉:(引导:蝉是一种什么样的小动物呀?学生畅谈后出示蝉的图片,小结:蝉是一种特别可爱的动物,夏天的时候,他特别怕热,就趴在树上不停地叫,热呀,热呀!人们也就叫他“知了”。你看,这只蝉飞呀,飞呀,飞到了大树上。(将图片贴到黑板上的大树上。))
  牧童:(引导:放牛的孩子就叫牧童。)
  捕捉:(引导:小动物是最害怕小朋友捕捉他们的。)
  师:现在,调皮的字宝宝跑回了家,躲进了课文中,但是,我们还是认识他们,我们一定会把这首诗读好的。齐读古诗。

  第二版块:再读古诗,入情入境。
  播放笛子曲:《快乐的小牧童》,课件出示画面:牧童骑在黄牛背上,快乐地唱着歌儿。
  师:(动情地)你们看,你们听,小牧童坐在黄牛宽厚的背上走来了,他摇呀,晃呀,就像坐在摇篮里,真舒服呀!小树林里,花儿在笑,风儿在吹,蝴蝶儿在飞,多美呀!多快乐呀!小牧童忍不住放声歌唱,歌声飞出了密密的树林。我们来读一读这两行诗。
  (学生自由练读──点读──点读──男生读齐读)
  师:你们都是快乐的小牧童,那小牧童是怎样骑黄牛的?
  生:他是这样骑黄牛的。(边说边做动作)
  师:做上动作,你再来读这两行诗,看看是什么感觉?
  生:(得意的边做动作边朗读。)
  师:好神气呀!小朋友们是不是都想骑一骑黄牛呀?那我们一起做上动作再读这两行诗,每个人的动作可不一样哦!(播放笛子曲:《快乐的小牧童》)
  生:(骑黄牛,读古诗。)
  师:小牧童高高地坐在牛背上,他的歌声那么嘹亮!(突然停止音乐)“嘘!咦?歌声怎么停了?你们看,(出示画面:牧童呆呆地站在树下。)小牧童怎么不唱歌了?他为什么不唱了呀?”
  生:因为他可能唱累了,想歇一会儿。
  生:他可能怕吵着别人了。
  生:小树林里没别人,他是看见了树上有一只蝉,他想把这只蝉捉回家。
  师:你为什么这样想啊?
  生:因为他眼睛一直看着大树上,大树上有一只蝉,所以我这样想。
  生:还有诗的后面说了,“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就是说他想住蝉。
  (学生在你一言,我一语中体验到小牧童是想捉树上的蝉。)
  师:小牧童太喜欢这只蝉了,特别想把它捉回家,于是,就马上停止唱歌,一声不响地站在树下。咱们读这两句的时候,可要小点声,千万别把蝉给吓跑了!”(引导孩子在读的时候入情入境。)
  (自由朗读)
  师:谁来读一读?
  生:(很大声地读)
  师:哎呀,蝉儿飞跑了,你太大声了。你再读一读。
  生:(小声地读)
  师:我们一起来读一读,注意,可千万别把蝉吓跑了。
  生:(齐读)
  师:你们说,小牧童捉到蝉了吗?
  生:(众说纷纭,有的认为捉到了,有的认为没捉到。)
  师:你说捉住了,怎么捉住的?来,到讲台上来试一试,看看小牧童是怎么捉住这只“蝉”的?(指大树上的“蝉”)
  生1:(上台后没有捉到蝉,太高了。)
  师:哎呀,树太高了,爬不上去呀!怎么办那?快帮小牧童想想办法呀!
  生2:可以搬快石头来,踩在石头上爬。
  师:(向四周看)小树林里没有找着大石头块呀,再说,石头块也太矮了!怎么办呀?
  生3:骑到黄牛身上去,踩在黄牛的背上,就可以够得着蝉了。
  师:好办法呀!那你来试一试!
  生:(把小凳子当黄牛,踩在黄牛上捉住了“蝉”。)
  (鼓励孩子有独特的意见,引导孩子帮小牧童想办法,克服困难,把蝉捉住。让孩子用自己想出的办法模拟表演,捉住黑板上的那只蝉。)
  师:小牧童终于捉住了这只蝉,你高兴吗?
  生3:高兴。
  师:这只“蝉”就是你的了,你可要好好对待它哟!小朋友们喜不喜欢这个小牧童?喜欢就记住这个可爱的小牧童呀?
  生:喜欢。
  师:那我们记住这个可爱的小牧童,我们把这首诗背下来。
  (练习背诵)

  第三版块:指导书写。
  一、示范指导:这节课,还有几个生字朋友,我们要会写。(粉笔演示,重点指导“林”,木字作为偏旁,一捺改为一点,注意点的位置。)
  二、自由练习书写。(播放音乐:《快乐的小牧童》。)
  三、集体评议:引导学生观看一个小朋友的字,观察他哪儿写得好?如果把哪一笔改一改,就更漂亮了?
  第四版块:拓展延伸
  学生齐背古诗后教师讲述:不止这一首,其实还有很多古诗是写农村的事儿,老师这儿有几首,把它送给爱诗的孩子。
  推荐古诗:《小儿垂钓》、《池上》、《四时田园杂兴》。

  [评析]
  古人云:“诗有别趣,非关理也。”《所见》中那个天真烂漫、童心童趣的小牧童是孩子们非常喜欢的。当他坐在牛背上高声歌唱的时候,是那样自在神气!当他想着捉蝉的时候,那屏住呼吸,眼望鸣蝉的神情,又是多么专注啊!整首诗童趣横生,情趣盎然。因此,诗趣,应该是这堂课的灵魂所在。只有让孩子在学习的过程中领悟到这种诗趣,他们才能在学习全过程中全心投入,浑然忘我。而一旦学生领悟到这种诗趣,那么他对诗的意境就体会得更真切。那么,在教学中怎样帮助学生领悟到这种情趣呢?这堂课做到了:
  第一,运用多种艺术手段,充分调动学生的想象力,在情境的再造中觅得诗趣。
  诗重趣,想觅得诗趣,须进入诗境。想象是通往诗境的佳径,只要通过想象,才能欣赏到绝佳的美景,才能感受到美妙的旨趣。本节课的教学,运用了多种艺术手段,张开学生想象的翅膀。让学生在《快乐的小牧童》的笛声中,仿佛看到小牧童朝我们走来,让学生在小牧童停凝神望蝉的神情中,想象闪现于牧童脑中的念头……于是,整首诗不再是20个汉字的排列,破纸而出的是嘹亮的歌声,是生动的画面,是盎然的诗趣。
  第二,通过反复朗读,让学生在吟诵中吟出情,诵出趣。
  歌是唱出来的,诗是诵出来的,诗只有朗读出来,才能完成她的全部生命。在这一课中,诗歌的理解,诗意的体会,诗情的领悟,都是通过吟诵来完成的。在吟诵中,学生体味到牧童骑在牛背上的神气十足;在吟诵中,学生感受到牧童生怕吓跑蝉儿的心思;在吟诵中,孩子们化牧童为“我”,化“我”为牧童。正所谓:“文章读的极熟,则与我为化,不知是人之文,我之文也。”
  (原创作品)



http://www.00-edu.com/jaoan/yuwen/1/2022-02-15/64196.html十二生肖
十二星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