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 吃水不忘挖井人
一、教材简说
“吃水不忘挖井人,时刻想念毛主席。”这是一句多么熟悉、多么亲切,又是多么让人油然而生敬意的话。多少年来,当我们沐浴着太阳的光辉,当我们放声歌唱幸福的时候,就会想起毛主席这位杰出的领袖,就会想起他披肝沥胆、呕心沥血、金戈铁马、驰骋疆场的不朽功勋。他一生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为祖国的繁荣富强而奋斗,他是中国人民深深热爱的伟大领袖,中国人民将永远怀念他。今天,让未曾目睹炮火硝烟,未曾品尝贫穷落后的新时代儿童学习这篇课文,就是让他们了解这位为人民翻身得解放,为人民谋幸福的毛主席;就是让他们感悟毛主席为人民着想、为人民服务的好思想,好品质,感悟乡亲们饮水思源的好行为,从而增进他们的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懂得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
识字、朗读是重点,感悟是难点。
二、学习目标
1.认识“忘、挖”等12个生字。会写“井、乡”等6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能在朗读中表达出对毛主席的崇敬之情。
3.初步懂得饮水思源的道理。
三、教学建议
(一)识字写字
1.课前准备。
学生按下面的儿歌自学生字,画出容易读错的字。
拼拼音节,读准音,
看看结构,认清形,
连成词语,理解义,
自己学习,记得清。
学生搜集有关毛主席的图片资料及小故事。
教师制作介绍毛主席革命历程的课件。
2.出示生字。
方式一:揭示课题,出示生字“忘”、“挖”、“井”。
方式二:谈话法引入,出示生字“席”、“导”、“革命”、“解”。
挖井人指谁?你知道毛主席是怎样的一个人吗?(领导人民革命,解放了全中国)
方式三:讲故事,随机出示生字“战士”、“刻”、“念”。
毛主席在江西革命时,带领战士和乡亲们挖了一口井。解放后,乡亲们为了纪念毛主席,在井边立了一块石碑。
3.指导认字。
(1)给机会尝试,体验识字快乐。
出示“我会认”提示卡,学生主动拼读生字,并提醒大家容易读错的字。(“井”、“念”)
出示“我会记”提示卡,学生主动介绍识记的方法,供同学参考。
教师及时点拨、评价,学生体验自学成功的快乐。
(2)给出提示,引导发现识字方法。
归类比较记字。同偏旁:忘、念;同结构:挖、刻。
形近字比较记字:开—井;土—士。
(3)通过游戏活动巩固识字,积累词汇。
游戏一:听老师读生字,学生取字卡带读并扩词;
游戏二:先把字卡分发给学生,学生听老师读字音,拿相应卡片的学生上台读字、组词、说句子。
游戏三:出示“我会读”中的词语,老师读生字,学生读生词。再分组进行扩词比赛,哪组扩词多,哪组获胜。
4.指导写字。
(1)老师板书生字,学生仔细观察,看看能发现每个字的什么特点。
(2)学生分析发现书写特点,并上台试写。
老师重点指导:本课“忘、想、念”三个字是上下结构的字。可以联系第十课“意、总”两个字的教学,引导学生回忆、复习“心字底”的写法:关键是不要把“卧钩”写成“竖弯钩”;第一点是左点,不要写成撇。
(3)出示“我会写”提示卡,学生描红、临写,养成边写边记的好习惯。
(二)朗读感悟
1.读课题质疑:“挖井人”是谁?“不忘挖井人”的人又是谁?带着问题通读全文,了解课文大意。
2.逐句细读课文,读正确每句话。可以采取“朗读接力赛”的方法:开火车一人读一句,做到四不(不错字、不漏字、不加字、不重复字),读对了,下一位接着读下一句;读错了,下一位重复读前一句。老师指导正音、断句。
3.自由朗读,理解感悟。学生在读中感悟毛主席的伟大,从而读出崇敬之情。
(三)实践活动
通过阅读或向别人请教,了解有关毛主席的故事。
四、教学设计举例
(一)谈话引入,在揭示课题中识字
1.板书“井”,说一说:井是什么样的?有什么用?想一想:“挖井”是件容易的事吗?
板书课题,认“忘、挖、井”三个生字。
2.齐读课题,说说课文中的“挖井人”是谁,“不忘挖井人”的人又是谁。
(二)介绍人物,在语言环境中识字
1.出示毛主席的画像,让学生说说他是谁。
2.老师简介毛主席的生平及事迹,并随谈话出示生字“席、导、革命、解”,学生认读。
3.讲毛主席为乡亲们挖井的故事。认“战士、刻、念”四个生字。
(三)朗读课文,在文中熟悉生字
1.借助拼音读全文。
2.对照生字表画出生字,反复读带生字的句子。
3.朗读接力赛,在赛中正音,把课文读对、读顺。
4.自由朗读全文,要求读正确,读流利。
(四)游戏活动,巩固生字
1.学生听音取字卡,再带读、组词。
2.开火车读字卡,分析结构认偏旁。
如,忘:上下结构,心字底。挖:左右结构,提手旁。
3.读字,猜字卡后面的词语,看谁猜得对。(目的是扩词)
4.出示“我会读”中的词语,老师读字,学生接字读词。
5.指导写字。
(五)实践活动
课外读有关毛主席的故事,利用班会讲故事。
五、资料袋
红井
1933年4月,毛泽东和临时中央政府机关从叶坪来到江西省瑞金市沙洲坝后,他看到村子里的人总是挑着浑浊的水往家里去,就问:“老表,这水挑来作什么用?”老表回答说:“吃呀!”毛泽东又问:“水这么脏,能吃吗?”老表苦笑着说:“没法子,再脏的水也得吃呀。”毛泽东又问:“是从哪里挑的?”老表回答:“塘里挑来的。”毛泽东要老表带他去看看。走了一阵,只见一口不大的池塘,杂草丛生,水混浊得怕人。一村人洗衣、洗菜、吃水全在这里。毛泽东皱了皱眉,关切地问:“能不能到别处去挑水吃?”老表摇摇头,说:“我们沙洲坝就是缺水呀!河又远,挑担水要走好几里路。”毛泽东又问:“不能在村子附近打口井吗?”老表苦笑着摇了摇头。毛泽东若有所思地走了。
第二天,毛泽东找来村子里的人一起商量挖井,勘察水源,选择井位。当井位确定后,毛泽东卷起衣袖、裤腿,带头挖了起来。于是,大伙挖的挖,铲的铲,干得热火朝天。
在挖井的日子里,毛泽东和临时中央政府的其他领导人,一有空就到工地参加劳动。经过十几天的奋战,水井挖成了,沙洲坝的人民终于喝上了清甜的井水。群众激动地说:“我们从来没有喝过这么甜的水,毛主席真是什么事情都为我们想到了!”
红军长征转移后,国民党反动派卷土重来,他们要把这口井填掉。沙洲坝人民听了怒火满腔,决心拼死保住水井。敌人白天来填,群众就晚上挖开;敌人填了五次,群众也挖了五次。敌人无可奈何,只得罢手。沙洲坝人民终于把毛主席亲手挖的水井保住了。
建国后,沙洲坝人民把这口井称作“红井”,并在井旁立了一块木牌。后来又把木牌改为石碑,碑上刻着:“吃水不忘挖井人,时刻想念毛主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