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ML:NAMESPACE PREFIX = FCK />
<style>DIV.MyFav_1291857995090 P.MsoNormal{TEXT-JUSTIFY: inter-ideograph; TEXT-ALIGN: justify; MARGIN: 0cm 0cm 0pt; FONT-FAMILY: "Times New Roman"; FONT-SIZE: 10.5pt}DIV.MyFav_1291857995090 LI.MsoNormal{TEXT-JUSTIFY: inter-ideograph; TEXT-ALIGN: justify; MARGIN: 0cm 0cm 0pt; FONT-FAMILY: "Times New Roman"; FONT-SIZE: 10.5pt}DIV.MyFav_1291857995090 DIV.MsoNormal{TEXT-JUSTIFY: inter-ideograph; TEXT-ALIGN: justify; MARGIN: 0cm 0cm 0pt; FONT-FAMILY: "Times New Roman"; FONT-SIZE: 10.5pt}DIV.MyFav_1291857995090 P.MsoHeader{BORDER-BOTTOM: medium none; TEXT-ALIGN: center; BORDER-LEFT: medium none; PADDING-BOTTOM: 0cm; MARGIN: 0cm 0cm 0pt; PADDING-LEFT: 0cm; LAYOUT-GRID-MODE: char; PADDING-RIGHT: 0cm; FONT-FAMILY: "Times New Roman"; FONT-SIZE: 9pt; BORDER-TOP: medium none; BORDER-RIGHT: medium none; PADDING-TOP: 0cm}DIV.MyFav_1291857995090 LI.MsoHeader{BORDER-BOTTOM: medium none; TEXT-ALIGN: center; BORDER-LEFT: medium none; PADDING-BOTTOM: 0cm; MARGIN: 0cm 0cm 0pt; PADDING-LEFT: 0cm; LAYOUT-GRID-MODE: char; PADDING-RIGHT: 0cm; FONT-FAMILY: "Times New Roman"; FONT-SIZE: 9pt; BORDER-TOP: medium none; BORDER-RIGHT: medium none; PADDING-TOP: 0cm}DIV.MyFav_1291857995090 DIV.MsoHeader{BORDER-BOTTOM: medium none; TEXT-ALIGN: center; BORDER-LEFT: medium none; PADDING-BOTTOM: 0cm; MARGIN: 0cm 0cm 0pt; PADDING-LEFT: 0cm; LAYOUT-GRID-MODE: char; PADDING-RIGHT: 0cm; FONT-FAMILY: "Times New Roman"; FONT-SIZE: 9pt; BORDER-TOP: medium none; BORDER-RIGHT: medium none; PADDING-TOP: 0cm}DIV.MyFav_1291857995090 P.MsoFooter{MARGIN: 0cm 0cm 0pt; LAYOUT-GRID-MODE: char; FONT-FAMILY: "Times New Roman"; FONT-SIZE: 9pt}DIV.MyFav_1291857995090 LI.MsoFooter{MARGIN: 0cm 0cm 0pt; LAYOUT-GRID-MODE: char; FONT-FAMILY: "Times New Roman"; FONT-SIZE: 9pt}DIV.MyFav_1291857995090 DIV.MsoFooter{MARGIN: 0cm 0cm 0pt; LAYOUT-GRID-MODE: char; FONT-FAMILY: "Times New Roman"; FONT-SIZE: 9pt}DIV.MyFav_1291857995090 P.MsoDate{TEXT-JUSTIFY: inter-ideograph; TEXT-ALIGN: justify; MARGIN: 0cm 0cm 0pt 5pt; FONT-FAMILY: "Times New Roman"; FONT-SIZE: 10.5pt}DIV.MyFav_1291857995090 LI.MsoDate{TEXT-JUSTIFY: inter-ideograph; TEXT-ALIGN: justify; MARGIN: 0cm 0cm 0pt 5pt; FONT-FAMILY: "Times New Roman"; FONT-SIZE: 10.5pt}DIV.MyFav_1291857995090 DIV.MsoDate{TEXT-JUSTIFY: inter-ideograph; TEXT-ALIGN: justify; MARGIN: 0cm 0cm 0pt 5pt; FONT-FAMILY: "Times New Roman"; FONT-SIZE: 10.5pt}DIV.MyFav_1291857995090 DIV.Section1{page: Section1}</style>
【内容摘要】这是一节以“低年级语文‘连词成句,提升技能’读写结合”为主题的教学研讨汇报课。因为是研讨课,我就上了一些在我校语文课里常常被忽视的内容,希望能引起同行们的思考。一要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1.情感的渲染。2.读书的优化。即在自由朗读课文后,我通常会用一些看似简单的阅读反馈填空题,来实实在在地检查学生的学习态度与阅读效果。更好地突出与优化语文学科的“工具性”、“人文性”。3.引领与应答。即根据课文的关键词句,我反复引领学生应答。这样一来,老师教起书来不费劲,学生学起习来更有趣,课文的内容也就记得牢固多了。二是从积累到运用:1.从说到写,包括“文”与“道”。2.连词成句读写训练。3.作业展示。三是对一些问题的探讨:如“蛋壳”的读音、课文的层次等。
【关键词】小学语文 连词成句 《丑小鸭》教学 若干思考
5月26日,我用“一支粉笔走天下”上了一节读写结合的教学研讨课。这是一节以“低年级语文‘连词成句,提升技能’读写结合”为主题的教学研讨汇报课。因为是研讨课,我就上了一些在我校语文课里常常被忽视的内容,希望能引起同行们的思考。那天二2班的课室,真可谓高朋满座,座无虚席——除了其他班正在上课的老师外,全校所有的语文及美术、音乐等学科的20多位老师参加了听课。这种听课的情景,在我校也是少有的。
下面是我对《丑小鸭》(第二课时)的一些设计念和教学过程的反思。
一、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
对于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崔峦先生十多年前在《低年级的阅读教学应当抓什么》一文就说得好。他说:一要抓读书,二要抓理解词和句,三要抓阅读习惯。“在小学特别是低年级的阅读教学中要十分重视阅读习惯的培养”:读书要保持正确的姿势;读书要集中注意力,要把书读进去;读书要勤查字典;读书要边读边画,做到读、想、画结合;还要养成课外阅读的习惯。
正因为基于这样的理念,我在整节课的教学中,十分注重一些学习习惯的培养。
1.情感的渲染
有经验的语文老师都知道,要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情感渲染是必不可少的。我也观摩过很多成功的阅读课教学范例,他们无一不彰显着阅读情感的魅力。年轻的教师大多采用多媒体辅助教学,以现代化的声光电等刺激学生的求知欲。年纪稍大一点的或教学经验丰富的老师,往往采用语言、动作、朗读、情感等,使学生快速进入课文角色之中去。
我在《丑小鸭》第二课时“导入”这一教学环节上,就用语言渲染了浓浓的学习气氛,起到很好的烘托作用。因为有了第一课时和早读时的反复朗读的基础,我一上课就提出了一些问题,让绝大部分的学生和听课的老师自然而然地融入到课文中来。以下是导入时的片断实录:
(1)师:“有个鸭妈妈,她天天趴在草堆里晒太阳。等呀等,她只有一个愿望——”∥生:“就等她的孩子出世。”
(2)师:“刚才老师说了一个动作的词语,说鸭妈妈什么在草堆里?∥生:趴在。
师:课文又是怎么写的?”∥生:“鸭妈妈是卧在草堆里的。”
师:一个“卧”字用得多好呀!谁能说说“卧在”是什么意思?……
(3)师:“‘出世’能换其他的词语吗?”∥生举手回答:“出生。”
(4)师生对读两遍,加深情感共鸣:
师:太阳——生:暖烘烘的。
师:鸭妈妈——生:卧在草堆里,等她的孩子出世。
(5)师:“鸭妈妈原来不是在晒太阳,而是在——”∥生:“孵化小鸭子。”
(6)板书:鸭妈妈——孵化小鸭子
2.读书的优化
在自由朗读课文后,我通常会用一些填空题来检查学生的学习情况。下面是我在“初读课文,感知内容”这一教学环节上的读书反馈。(阅读反馈,填后齐读。)
合上书本,我也会按课文内容填空(参照二语下册《同步解析与测评》P75“读读填填”。):
(1)他的毛灰灰的,嘴巴大大的,身子瘦瘦的,大家都叫他“丑小鸭”。
(2)哥哥、姐姐咬他,公鸡啄他,连养他的小姑娘也讨厌他。
(3)他扑扑翅膀,向湖边飞去,忽然看见镜子似的湖面上,映出了一个漂亮的影子,雪白的羽毛,长长的脖子,美丽极了。
正是这类看似简单的阅读反馈,却能实实在在地检查学生的学习态度与阅读效果。它还可以突出与优化语文学科的“工具性”、“人文性”:
(1)这是一只“又大又丑”的小鸭子。作者从概括(课文前一句话)到具体(从“毛色”“嘴巴”“身子”)写出了丑小鸭受欺负的客观原因。还让人们知道他名字的来历。第一题,用一个字来概括,就是——“丑”。
(2)通过填写动作的词语,体会丑小鸭处处受欺凌的社会现实——“除了鸭妈妈,谁都欺负他”。这是他离家出走的客观原因。这时的丑小鸭又是多么的孤独啊!
(3)丑小鸭望着从空中飞过的“洁白美丽的天鹅”,心里“又惊奇又羡慕”。他离家出走后遭遇到了种种磨难。春暖花开,冰雪融化,忽然看见自己漂亮的影子。这是多么的兴奋啊!所以,第三题的填空,就突出了“丑小鸭”原来是一只美丽的天鹅!在语文知识点上,它还包含着下面的内容:a.把句子写具体。b.比喻的妙用。c.同义词“漂亮”与“美丽”。d.时间的词语“忽然”。e.描写与议论相结合……
以上一、三题,一方面为课后练习题“读读写写”作铺垫——“雪白的羽毛、漂亮的影子”“嘴巴大大的、身子瘦瘦的”;另一方面也为“‘连词成句,提升技能’读写结合”提供写话范例。
3.引领与应答
我很反对形式主义的工作,但在低年级教学里也要有必要的规矩。在小学课堂教学中,我们一定要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与行为习惯,学文明理,形成正确的道德观。因为它一旦在低年级形成,将会惠及学生一辈子。这良好的学习习惯,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1)培养低年级学生读书的习惯。如:a.自由读、齐读、对读、赛读。b.边读书边勾画。(画好词佳句,画中心句,画出动作的词语。)c.拿起书本来读书。d.响亮回答与认真倾听等。
(2)根据低年级注意力易分散和爱表扬等特点,上课的时候,我常常用语言引导和强化学生的学习习惯。如,老师问:谁坐好?学生应:我坐好!老师说:二2班。学生答:我最棒!这些看似无关要紧,实际是一种学习强化剂。
(3)根据课文的关键词句,我反复引领学生应答(齐答),祈求强化重点难点。下面各句,前半部分为教师的引领,后半句为学生的应答。如:
a.这是一只——丑小鸭。(教师用手点指课文题目。)
b.这是一只——又大又丑的“丑小鸭”。(教师用手点指“又大又丑”。)
c.他的毛——灰灰的;嘴巴——大大的;身子——大大的;大家都叫他——“丑小鸭”。
d.丑小鸭来到世界上,除了鸭妈妈,谁都——欺负他。
哥哥、姐姐——咬他,公鸡——啄他,连养他的——小姑娘也讨厌他。
……
正是这种师生反复的引领与应答,能使老师教起书来不费劲,学生学起习来更有趣,课文内容也就记得牢。
(4)培养独立思考的习惯。除了反复的应答需要齐答外,一般情况下,老师提出来的问题,都必须举手回答。集体回答与独立回答之间,需要看老师手势的指挥。如老师把手前伸,端正地竖向举成90°的动作,那是“举手发言”的信号;老师用单手前伸做出横向90°平放的样子,那是“我坐好”的命令……学生的学习调控,往往就在老师的一举手,一投足、一眼神之间。
二、从积累到运用
《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指出:“语文教学要注意语言的积累、感悟和运用,注意基本技能的训练,给学生打下扎实的语文基础。”怎样用活用实这样一句“建学建议”呢?下面是我的一些教学操作。
1.从说到写
从说到写,主要包括以下的“文”与“道”:
(1)说一说“丑小鸭”的名字是怎样来的。(2)以貌取人对不对?(3)丑小鸭为什么要离家出走?这样做对吗?(4)我会用“雪白的羽毛、漂亮的影子”“嘴巴大大的、身子瘦瘦的”等词语说一说,写一写。说话写话时,可以用一个词语,也可以用多个词语;可以说一句话,也可以说几句话,但必须与别人的不一样。
2.连词成句
如果说这节课前25分钟阅读教学的点拨引导,是一种教学手段,那么后面的15分钟时间的“连词成句”小练笔活动,就是教学的目的所在——用活用实教材,开展“连词成句,提升技能”读写结合教学研讨,更好地解决小学低年级学生写话“言之无物、言之无序”的瓶颈问题,激发他们写话的兴趣,拓展他们的创造性思维,更好地为中高年级习作学习打下基础。这个教学环节,主要体现在以下的一些过程:
(1)齐读语句:a.他的毛灰灰的,嘴巴大大的,身子瘦瘦的,大家都叫他“丑小鸭”。b.他扑扑翅膀,向湖边飞去,忽然看见镜子似的湖面上,映出了一个漂亮的影子,雪白的羽毛,长长的脖子,美丽极了。
(2)学生独立地用“雪白的羽毛、漂亮的影子”与“嘴巴大大的、身子瘦瘦的”等短语写话。(也可以写一写丑小鸭离家出走前后的心理活动。)
(3)把自己的小练笔读给同学听,认真倾听别人的意见。(最好把自己的小练笔交给听课的老师看,认真倾听老师的评价。)
3.作业展示
这个环节,主要是随堂反馈“连词成句”小练笔的情况,让学生学有身边的榜样。这正如听课的老师们所说的那样:真让我意想不到,语文的阅读课还可以这样上。更想不到,我校二年级同学居然能随堂写出这么好的文章来。
三、对一些问题的探讨
1.关于“蛋壳”的读音问题
“壳”字是一个多音字。语文出版社出版的《现代汉语规范字典》,解释是:“qiào”音,“名词,某些动物和植物果实外面的硬皮;泛指物体的硬皮”,如“金蝉脱壳、甲壳、果壳、地壳、外壳”。“ké”音,“义同‘壳’(qiào),用于口语”,如“鸡蛋壳儿、外壳儿、贝壳儿”。
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现代常用汉字规范字典》,解释是:“ké”音,“义同‘壳’(qiào),用于口语”,如“鸡蛋壳儿、贝壳儿、外壳儿、脑壳、炮弹壳、驳壳枪、卡壳”。“qiào”音,“物体外面坚硬的表皮”,如“金蝉脱壳、灵魂出壳、甲壳、外壳、地壳、果壳、躯壳”。
商务印书馆出版的《现代汉语词典》(第5版),解释是:“qiào”音,“坚硬的外皮”,如“甲壳、地壳、金蝉脱壳”。“ké”音,“(壳儿),口语,名词,义同‘壳’(qiào)”,如“贝壳、脑壳、鸡蛋壳儿、子弹壳儿”。
须要注意的是,这三本工具书的“ké”音,都写着:“义同‘壳’(qiào),用于口语”,举例均有“壳儿”,如“鸡蛋壳儿”。从“ké”音,“义同‘壳’(qiào),用于口语”,也可以推测出:“qiào”是“壳”的首选读音。
《丑小鸭》第2自然段第一句话的“壳”字,课文是没有随文注音的。生字卡和生字表(二)的注音都为“ké”。对于“一只只小鸭子都从蛋壳里钻出来了,就剩下一个特别大的蛋”这一句书面语的“壳”字,该读什么音?这是一个值得商榷的问题。
我认为:该文的“壳”字,与同是写成文字的“小红说:‘我看见一只只小鸭子都从蛋壳里钻出来’”的“壳”字不同。前者属于书面语,后者属于口语。对于课文“一只只小鸭子都从蛋壳里钻出来了”中的“壳”字,应该读什么音才准确,我希望相关科研部门在修订教材时,能随文注音。这对于我们粤语方言区的师生们来说,很重要。
2.课文的层次
课文《丑小鸭》的写作技巧与顺序,是很值得教师作为“作文范例”教给学生的。撇开它的环境描写、心理描写、动作描写等不说,单是说它的时间顺序,就很值得我们推广。教材的编者们是很关注这一个问题的。而我听过不少老师上这一课书,只有为数不多的人关注它。
人教社小语室编写的《同步解析与测评》,就显得有智慧了。题目如下:读句子,想想分别是什么季节,再填空。(见该书语文二年级下册P76“我会填”。)
◆太阳暖烘烘的。鸭妈妈卧在草堆里,等她的孩子出世。(春天)
◆树叶黄了,丑小鸭来到湖边的芦苇里,悄悄地过日子。( )
◆天气越来越冷,湖面上结了厚厚的冰。( )
◆一天,丑小鸭出来散步,看见了丁香花开了。( )
3.丑小鸭为何会变天鹅
丑小鸭为何会变天鹅?他是有前提条件的——这本来就是一只天鹅蛋。受童话故事《丑小鸭》的影响,人们或多或少会浮想联翩:什么时候,自己也会变成美丽的天鹅呢?作为教师,我们是很有必要向学生们作出正确指引的。
四、结束语
以上的只言片语,是我执教《丑小鸭》一课的设计理念。为了让我们更清楚了解我的教学过程,文后附上该课书的第二课时原创教学设计。文中错误在所难免,敬请大家多多包涵。
二○一○年六月二十三日
附件,28《丑小鸭》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俞伟明)
【教材内容】
人教版实验教科书语文二年级下册126—129页(人民教育出版社,2002年12月第1版)
【教材简说】
这是根据丹麦著名童话作家安徒生的《丑小鸭》改写的一篇童话……(《教师教学用书》161页)
【教学目标】(全文)
1.会认14个生字,会写12个字。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积累好词佳句。
3.懂得要善待他人,互相尊重,同时要正确认识自己。
4.用活用实教材,开展“连词成句提升技能”读写结合教学研讨,更好地解决小学低年级学生写话“言之无物、言之无序”的瓶颈问题,激发他们写话的兴趣,拓展他们的创造性思维,更好地为中高年级习作学习打下基础。
【课时安排】三课时。
第一课时:学习生字词,反复朗读课文,生字书写指导。第二课时:细读课文1—3与第7自然段,感悟理解;开展“连词成句”读写结合小练笔活动。第三课时:了解课文写作顺序,体会丑小鸭的心理变化,开展“说说写写”活动——我想对丑小鸭说……
【教学过程】
第二课时
一、启发谈话,揭示课题(8:00~8:04)
1.谈话引入。以“有个鸭妈妈,她天天趴在草堆里晒太阳。等呀等,她就只有一个愿望”引入。
2.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感知内容(8:04~8:12)
1.自由朗读课文,读通课文,读准生字。
(1)借助拼音把课文读通。
(2)边读边勾画好词佳句。
2.阅读反馈,填后齐读。
合上书本,我也会按课文内容填空:(参照《同步解析与测评》P75“读读填填”。)
(1)他的毛灰灰的,嘴巴大大的,身子瘦瘦的,大家都叫他“丑小鸭”。
(2)哥哥、姐姐咬他,公鸡啄他,连养他的小姑娘也讨厌他。
(3)他扑扑翅膀,向湖边飞去,忽然看见镜子似的湖面上,映出了一个漂亮的影子,雪白的羽毛,长长的脖子,美丽极了。
三、细读课文1—3与第7自然段,感悟理解(8:12~8:25)
1.男女赛读,边读边动笔做记号。
师:读书时要想一想课文中讲了哪些事,请同学们动笔在课文中画出来。
2.找出有关语段读一读。四人小组讨论一下:
(1)“丑小鸭”这个名字是怎么来的?
(2)他为什么要离家出走?这样做对吗?
提醒:我们不要盲目向丑小鸭学——中小学生离家出走是绝对不行的。
(丑小鸭离开家后的生活好吗?)
3.用“△”号画出动作的词语。
4.原来,这不是一只丑小鸭。他是一只漂亮的天鹅呀!
(师:你是怎么知道的?)
四、连词成句,提升技能(8:25~8:39)
1.齐读:
(1)他的毛灰灰的,嘴巴大大的,身子瘦瘦的,大家都叫他“丑小鸭”。
(2)他扑扑翅膀,向湖边飞去,忽然看见镜子似的湖面上,映出了一个漂亮的影子,雪白的羽毛,长长的脖子,美丽极了。
2.指导学生用“雪白的羽毛、漂亮的影子”与“嘴巴大大的、身子瘦瘦的”等短语写话。(也可以写一写丑小鸭离家出走前后的心理活动。)
3.把自己的小练笔读给同学听,认真倾听别人的意见。
(最好把自己的小练笔交给听课的老师看,认真倾听老师的评价。)
4.指名读一读自己的小练笔。
五、布置作业(8:39~8:40)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修改自己的小练笔。
附,全文板书设计:
28丑小鸭
丑: 又大又丑 毛灰灰的 嘴巴大大的 身子瘦瘦的
孤独:除了鸭妈妈 谁都欺负他 咬他 啄他 讨厌他
害怕:小鸟讥笑他 猎狗追赶他 白天躲起来 晚上找吃的
羡慕:望着洁白美丽的天鹅 又惊奇又羡慕
幸运:一位老农把他带回家
惊喜:漂亮的天鹅 漂亮的影子雪白的羽毛长长的脖子
2010-5-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