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师 > 语文 > 小学二年级语文教案课件 > 正文 | 返回 打印 |
教材简析: 《称象》这课文是人教版小学一年级下册第五组的一篇课文,讲的是曹操的儿子曹冲小时候称象的故事。这个故事说明遇事动脑筋,想办法,就能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全文共有五个自然段,是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记叙的。 第一段写的是曹操带着儿子和官员去看人家送给他的一头大象。第二段写的是这头大象又高又大,官员们议论大象的重量。第三段写的是官员们想出了几种称象的办法,曹操听了直摇头。第四段写的是曹冲想出了称象的办法。第五段写的是人们照曹冲说的办法去做,果然称出了大象的重量。在三、四自然段中,通过官员们与曹冲不同的称象方法的对比,揭示了文章的中心,把一个聪颖、质朴的儿童形象展现在读者面前。 第四自然段讲曹冲叙述的称象方法和步骤是本课的教学重点。曹冲的称象方法是用四句话说明的。第一至第四句具体地写出了称象的方法,一句话就是一个步骤。文中通过“赶、沉、画、赶、装、沉、称”这几个动词的连用、准确、清楚地写出了称象过程,使学生理解曹冲以船代秤、以石代象的科学的称象方法。用水的浮力来称象的知识,是本课教学中的难点,教师在教学中要努力使文章中抽象的语言文字具体化,以帮助学生理解曹冲称象的具体方法和步骤。 预设目标 1、认识“称、象”等13个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能读好人物对话表达的意思。 3、喜爱曹冲这位爱动脑筋的想办法的小朋友,能从他称象的故事中受到启发。 4、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表达能力,愿意主动给家人讲《称象》的故事。 教学重点难点: 理解曹冲称象的方法。 教学时间: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设置悬念 师: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一位特殊的朋友,它是(出示图片)—— 生齐答:大象。 师:你能用自己的话描述一下这头大象吗?(生描述) 师:你们的描述真生动!象这么大,到底有多重呢?古时候有个叫曹冲的小朋友就想了一个办法称出了大象的重量,那时他才七岁。想知道他用的什么办法吗?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21.《称象》 (出示课题,齐读课题,揭示“称”的读音) 二、检查预习,识记生字 1.要想认识这个聪明的小朋友,我们就要走进文本把课文读通顺,要把课文读通顺就要和文中的生字交上朋友。昨天老师已经布置了预习任务,看看大家交了多少生字朋友? 2.检查交流识字情况。 (1)师把字卡贴到黑板上,小朋友认识哪个字就把它揭下来,读字音并组词。 (2)师相机纠正字音,交给识字方法。(称、秤、秆、官出错) (3)全班齐读。 三.品读课文,体会品质 1.刚才同学们认识了这么多生字朋友,相信大家一定也可以把文章读得更好。(开火车读课文)其他同学边听边思考:课文讲了一个什么故事?面对这么庞大的大象,都有谁想出了称量大象重量的办法?你们想先了解谁的办法? 2.这个叫的曹冲小朋友想出了一个怎样称象的好办法呢? (1)把你找到的答案用笔画下来。师指名范读。 (2)引导学生在每句话的前面标出序号,用你喜欢的方式读读这四句话。男、女生分组逐句朗读。(师随机总结并板书称象的步骤)引导使用“先……再……然后”表述。 (3)听了同学们的朗读,老师想在大家的指导下演一演,你们愿意当我的小老师吗?(师演示称象过程) (4)派代表演示。 (5)师:曹冲称象的办法曹操满意吗?你是怎样知道的? 生一起愉快地朗读第5段。 (6)假如你是曹操,你会对自己的儿子说些什么?假如他是你的小伙伴,你会对他说些什么?(谈启发,进行口语交际) 2.面对称大象的难题,官员们想出了什么办法?请同学们在课文中找一找。 (1)指名读课文。 (2)师:曹操同意这种做法吗?为什么? 生:曹操听了直摇头,说明他不同意。演一演“直摇头” (生上台表演。之后师有意只摇一下头,问学生对不对,接着请同学一起演“直摇头”。) (3)分角色朗读。 四.改进方法,鼓励创新 把曹冲和大臣称象的办法进行比较,曹冲的办法更好一些,他用船代替了大称,用石头代替了把大象宰成一块一块的,保证大象还能活着。但是老师发现曹冲的办法也有缺点,大家能帮他想个更好的主意吗?(小组讨论。) 五.拓展延伸,勇于表达 回家后主动向家人讲《称象》的故事。 板书设计: 称象 ↙ ↘ 曹冲 官员们 ↓ ↓ 赶、沉、画 造大称 赶、装、沉 宰大象 称 石头 = 大象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