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水不忘挖井人》教学反思
本文按事情发展的顺序讲述了毛主席暂住沙洲坝村,发现村民饮用很脏的水,带领乡亲和战士们挖了一口井,解决了乡亲们吃水难的问题,人们为了感激和纪念毛主席,在井边立碑纪念的故事。课文内容通俗易懂,重点要让孩子从毛主席亲手挖井和乡亲们立碑这样的行为中,感受到毛主席和乡亲们之间的相互理解和关爱。针对教学重点,我引导孩子们自主合作学习,主要抓住毛主席带头挖井的句子和描写老大娘的句子让孩子们品味感悟。通过读一读,演一演,想一想,说一说,帮助学生合作学习,感受毛主席一心为民的情怀,感受乡亲们对毛主席的感激之情。
《难忘的泼水节》教学反思
“泼水节“一个很有特点,非常快乐的节日,但对于二年级孩子来说它又是很陌生,从未经历过的一个节日,一定会充满好奇。所以,开课我以课题入手让孩子们质疑。什么是泼水节?为什么说是难忘的?带着这两个问题学生读课文,通过阅读感受泼水节的欢乐气氛,体会1961年的泼水节与以往不同之处和令人难忘的场面。重点引导学生勾画出令人难忘的画面,通过范读、指导读、分组读、赛读,实现教师、学生、文本之间的对话,感受总理和蔼可亲、平易近人的亲民形象。
如果能够收集到总理与傣族人民过泼水节的视频资料就好了,那样就更能营造情境,更深刻的感受到傣族人民的幸福快乐,更能激发孩子们的情感,激起共鸣。
《朱德的扁担》教学反思
这篇课文向我们介绍了朱德同志与战士们一起挑粮的故事。文中的故事离现在有些久远,而且有着特殊的历史背景,为了避免课上出现孩子们对常识、对历史的认知问题而产生纠结,课前我向孩子们介绍了一下当时的状况,但还是有些“问题”被遗漏,如有孩子问:“粮食藏在山下什么地方?既然文中说敌人进行了严密封锁,红军的挑粮队伍连续几天往返敌人怎么没有发现?”这些问题虽看似有些游离学习任务之外,但实际上与理解故事感受朱德以身作则的品质有密切关系。尽管在介绍历史背景时我忽视了这一点,遇到这样的质疑我感到有些意外,但我心里还是很高兴,这样的问题符合孩子们的好奇心理,说明他们在认真思考。我先让孩子们讨论,然后利用他们的质疑和讨论,一边评价一边引导学生感受挑粮上山困难重重、危险重重,而在这种情况下朱德同志还坚持和战士们一起挑粮,不更能突出他以身作则,与战士们甘苦与共的高尚品质吗?
课堂是动态的,课前我们会预设很多可能发生的情况,但总会有一些意外生成,有些时候这种意外也是一种资源,是可以为我们所用的,今天这节课的意外虽然我利用得并不是很好,但也锻炼了我对目标的把握,对课堂的驾驭能力。
《竹石》教学反思
竹子是孩子们比较熟悉的一种植物,所以我调动学生的认知,让他们谈谈自己所知道的竹子有什么特点。孩子们说得多的是竹子的作用:熊猫爱吃的食物、可以用来做各种各样的东西,竹笋可以吃、可以当柴烧等等。然后读诗,将诗读顺,再结合插图读,想想诗人笔下的竹子长在哪?有什么特点?在“赏画、细读、想象、品读“的思路指导下,教给学生读诗的方法,感悟到诗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