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描述:
(一)创设情境、激趣生情
1、师:同学们,听!是什么声音?(播放鸟鸣声)
生1:是鸟的叫声。
生2:是鸟在唱歌。
生3:是小鸟在说话。
[ 亲切的导语伴着清脆悦耳的鸟鸣回荡在教室,使学生身临其境,充分感觉到人与自然的和谐之美。]
2、师:你们喜欢小鸟吗?今天,就让我们到森林里去和小鸟一起感受快乐,好吗?
[ 尊重学生的学习自主权,把教师角色定位在大朋友上,为学生营造平等、民主、愉悦的学习氛围。]
(三)朗读感悟背诵积累
1、学习第一节
师:快乐的小鸟在哪里?
(1)指名读,随机点评。
生1:叽叽喳喳,你的声音真清脆。
生2:蹦蹦跳跳,你真快乐。
生3:唱着歌儿,多开心啊!
生4:梳理蓬松的羽毛,真是悠闲自在。
(2)齐读:小鸟们,让我们加上动作,一起来吧!
[ 角色的换位使学生对文本有更多感悟。再加上教师对学生朗读的激励评价,此时的学生对第一小节的朗读发挥得淋漓尽致。]
2、学习第二节
师:可爱的小鸟们,你们整天在忙什么呀?
(1)播放课件(师:你们真能干,还是捕捉害虫的能手呢!)
(2)拓展深化
出示资料,引读。(杜鹃鸟的捉虫本领很高,一个小时就能吃掉1000多条松毛虫。山雀一天能捕食400多条害虫。小燕子能边飞边捕食苍蝇和蚊子,一天就能吃掉1500多只蚊子,一个月能吃掉45000多只蚊子,一年能吃掉540000多只蚊子。)
(3)师:少先队员们,面对这些数字,你想对小鸟说些什么?(指名回答)
[ 看到拓展资料,孩子们举起小手争着发言,当听到孩子们把看到的能通过自己精彩的语言表达出来与大家共同分享时,我想,此时的课堂已成了孩子们抒发心灵的天空。]
过渡:此时,你们是不是更喜欢这些小鸟了?
(4)指名读,引导学生边听边想象小鸟吃害虫,保护树木的情景,随机点评。
[ 学生的想象能力和朗读感悟能力相互促进,一同得到了发展。]
3、学习第三节
(1)师:(播放画面)在这片翠绿的树林中,鸟一边唱歌,一边捕捉害虫。一群“红领巾”也来了,你们来干什么呀?
(2)生自由读,指名说。板书:放鸟巢,插木牌。
(3)师:木牌上写的什么?齐读。
(4)师:听到你们这样说,小鸟叫得更欢了,你们真是一群爱鸟、护鸟的好少先队员,小鸟在感谢你们,夸奖你们呢!你们听,他们在枝头高唱“红领巾”真好!(板书课题。)
(5)有感情练读,指名读,随机点评。
[ 在自由读的基础上,通过看画面、角色的转换,初步体会少先队员的美;再通过读来抒发自己的情感,学生融入其中,把对少先队员的认同与赞美都包含在美读中。]
4、引导背诵
(1)师:多美的诗啊!你们能试着背诵吗?
(2)自由练习。
(3)引背法配乐背诵
[ 激发背诵的兴趣,培养积累的好习惯。]
(四)拓展延伸深化意识
1.师:学了这篇课文,你有什么感受?生畅所欲言。
2.师:是啊,小朋友们,让我们行动起来吧,告诉所有的人——请爱护小鸟!
3.引:除了放鸟巢、插木牌外,还有什么办法保护小鸟呢?指名说。
[ 瞧!孩子们说“小鸟是我们人类的朋友,我们应该好好保护它!”课至此,孩子们的爱鸟情感已达到了高潮。心动不如行动。一句“你们有什么好办法保护这些可爱的小鸟?”激活了学生的思维,通过交流,孩子们更感受到了做“爱鸟护鸟小卫士”的快乐与自豪。]
教学反思:
1.情境的创设,学生更易入境
上课伊始,优美的音乐伴着清脆悦耳的鸟鸣声回荡在教室,使学生身临其境,充分感觉到人与自然的和谐之美。接着,我用自己富有渲染力的范读,将学生带入情境,使学生感受到自然之美,音乐之韵,诗歌之情。学生真的陶醉了,沉浸在葱郁茂密的树林里。“想读吗?”“想!”多么响亮的声音。那一刻,我看到了学生的眼神中充满了读的渴望。
2.角色的转换,学生更想体验
让学生与文本对话,是我们在新课程实践中致力寻求的新理念,也是我们语文教学的至高要求。通过对话,让每一位学生的个性都得到充分张扬,让他们享受学生语文的乐趣。角色的转换让学生有话可说,不吐不快,但如果希望学生说得精彩,必须先与文本进行亲密接触。也就是说,只有在充分朗读的基础上,进行角色转换,学生才会有更多的体验。
师:此时此刻,你就是林中的一只小鸟,你想对少先队员说什么?
生1:真谢谢你们!因为你们,我们才有这样舒适温暖的家。
生2:有了你的保护,猎人越来越少了,我们越来越安全了。
生3:我要站在枝头高唱:“‘红领巾’真好!”
……
师:多好的少先队员呀,让我们一起来称赞!
在更多体验的基础上,学生一次次与文本亲密接触,感受更深了。
3.拓展的深化,学生更有感悟
学生充分朗读,充分体验,而拓展资料的出现,使学生更有感悟。
师:少先队员们,面对这些数字,你想对小鸟说些什么?
生1:小鸟太厉害了,正因为有了他们,树林才会如此茂盛。
生2:小鸟是人类的好朋友,我们要好好保护他们,不让他们受到伤害。
……
在孩子们眼中,小鸟不仅是捕捉害虫的能手,更是人类的朋友。朗读时,学生更入境了,因为他们有了自己的感悟。
总之,本课教学,通过师生间平等对话,以学定教,顺学而导,把握情感脉搏,努力做到以读为本,引导学生读中入境、读中体验、读中感悟,不仅体现了学生是课堂的主人,更展现了课堂教学的活力。
[2011-10-12]
〖你正在浏览《》提供的文章〗
|